老兽医自配“偏方”
一口气吞下10克雄黄粉
本文为杭州交通918综合发布
来源: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鲍文娟 通讯员深三院,部分内容分据宁波科普(ID:ningbokepu)
转载已获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砒霜、鹤顶红
是宫廷剧里
最常见的“赐死”毒药
一般人躲还来不及
但就有一个胆大的
老兽医敢给自己开“偏方”治病
下了砒霜的“亲戚”——雄黄
而且足足10克
是正常剂量的100多倍!!!
结果
急性砷中毒
全身多器官衰竭
差点命都没了!
医生判断他这个情况,死亡率在95%以上。近日,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下简称“深圳市三医院”)重症肝病科和重症医学科等多学科紧密合作,联手把这个70岁的老兽医从鬼门关拉回来了。
老兽医自配“偏方”
一口气吞下10克雄黄粉
前一阵,70岁的陈先生左侧胸部长了巴掌大的带状疱疹。原本去医院皮肤科用些抗病毒的药物就能治,但陈先生不乐意!他是个老兽医,给动物看了多年的病,他觉得以自己了解的医学知识治这个小病“小菜一碟”。
4月24日,陈先生自配了一个“偏方”,一口气吞下了10克雄黄粉。
雄黄是什么?雄黄主要含有二硫化二砷,作为一种中药,它具有解毒杀虫,燥湿祛痰,截疟功效。现在,在一些肿瘤、血液病的治疗中也会用到雄黄。
不过,一旦加热,雄黄就被氧化成含有剧毒的三氧化二砷,也就是各类宫斗剧传说的“砒霜”。所以,人们也把雄黄称作是砒霜的“亲戚”。只要摄入0.01~0.05克砒霜就可能中毒, 每公斤体重摄入 0.76~1.95毫克的剂量就会致死。
在服下雄黄5小时后,陈先生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家人急忙把他送到光明区某医院。
“中毒了!这明显是急性砷中毒!”听了陈先生“以毒攻毒”的招数,医生吓得脸都绿了,紧急给陈先生洗胃,洗出了不少雄黄。但4天后,陈先生还是出现了肝肾功能衰竭,被紧急转到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重症肝病科治疗。
迷之自信
雄黄使用量
超正常使用范围100倍
“怎么会服用10克超大剂量的雄黄?”深圳市三医院重症肝病科主任戴炜想不通,一般来说,雄黄的正常使用范围大约是每次0.05g-0.1g,陈先生足足用了100倍的剂量。他猜想,老兽医陈先生可能是以动物治疗的经验剂量来推测,用到了自己身上。
“我们拦也拦不住。”陈先生的子女说,老父亲平时就喜欢捣鼓一些养生方子,开些中药来调理身体,根本不听儿女劝。多年来也没出什么事儿,没想到这次“栽了”。
戴炜立刻制定了紧急治疗方案,包括:口服活性炭等解毒剂;用药物来中和重金属砷;保护器官,支持治疗等。但陈先生依然没有脱离危险期。陈先生迅速出现神志昏迷,呼吸、循环、骨髓、肝肾等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情危重。
戴炜担心多器官功能衰竭的陈先生很可能挺不过去,第二天立即将他转到重症医学科抢救治疗。
连续72小时持续体外血液净化疗法
深圳市三医院重症医学科的主管医生林正豪、副教授黄佳、主治医师王智轮流守在陈先生床边,利用PICCO监测仪精准调整他的循环参数,做心电图、打B超……化验结果陆续回报,患者血钙报告危急值、肌钙蛋白I危急值、血小板极低,多个脏器功能衰竭。
这意味着,老人病情危重,病死率极高。“他这个情况,死亡率在95%以上。”有着多年丰富危重症救治经验的主管医生意识到是一场“硬仗”。院领导立即组织全院多学科会诊制定治疗方案。
“他能存活到五天已经是奇迹了,他不放弃,我们医生就不会放弃。”市三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李金秀说,毒素可能还在患者体内,要继续给他洗胃、导泄、吸附处理。服下雄黄后的第五天,竟然还能清除出大量有雄黄气味的大便,查尿时,砷依然超100mg/L,远远超出致死剂量。同时,医生们还清除了他皮肤毛发指甲等地方的毒物残留,并使用解毒剂。
只是解毒还不行,专家团队推测,在毒物的“攻击”下,骨髓造血功能抑制,他可能已经感染了。利用深圳市三医院快速确定感染病原微生物的优势,8小时就明确了患者还存在毒力很强的肺炎克雷伯菌血源性感染。重症医学科的医务人员连续72小时守在床边进行持续的体外血液净化疗法,精细化调整药物和液体等治疗措施。
养生别太野!
不要随意使用“偏方”“秘方”
“循环稳定了!““神志清楚了!”“可以讲话了!”“体温不烧了!”“骨髓造血功能恢复了!”“终于有尿了!”患者的每一个进步医务人员都特别欣慰,重症医学科的总住院医师岑福兰已经连续4天没回家了。
目前,陈先生已经脱离危险转出重症医学科。“一个70岁的老人服用如此大剂量的雄黄,造成急性砷中毒还能存活的情况,文献中几乎没有报道。”李金秀表示,陈先生的救治成功,是多学科紧密合作的成果,也是医生们对患者永不言弃的承诺。
“广东人民爱养生,但一定要在合理范围内。”深圳市三医院专家提醒市民,有病要及时去正规医院就诊,千万不要随意使用“偏方”“秘方”,给身体造成巨大的伤害追悔莫及。
大爷是个狠人,万幸最后没事!
有些偏方真是要害死人!赞同的猛戳↓↓↓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杭州交通918”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杭州交通918公众号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