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尽显中文之美!10张意境海报带你品读《经典咏流传》 | 微言夜读

作者:微言教育 来源:微言教育 公众号
分享到:

05-09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灿烂文化,是我们的宝贵财富。蕴藏独特力量的传统经典,在每一代中国人的心里种下信念的种子,像烛火一般指引着后人前进的方向。


文以载道,歌以咏志,今晚,为大家献上《经典咏流传》第二季第九、十期的诗词及意境海报合集。跟随北师大教授康震的赏析,一起来感受诗词的魅力↓↓↓



《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赏析:公元1075年春,苏轼任知州的山东密州地区发生严重蝗灾。严重到什么程度?一时“民多弃子”。时任父母官的苏轼不仅亲自组织百姓灭蝗救灾,拨出库粮,赈济百姓,同时还写奏章请求朝廷减免赋税。那些日子,他茹素斋戒,带头俸薪锐减,把家中能变卖的物品都用来赈灾。此外,苏轼还以仁慈之心,救助了四十多个即将饿死的孩子,抚养在自己家中。


蝗灾扑灭之后,不想旱灾又接踵而至。苏轼按照密州传统风俗祈雨,过了没些日子,天上居然下了一场倾盆大雨,一时缓解了当地的旱情。此时的苏轼舒了一口气,他的心情得以宽慰,于是便带着官员、军卒到祈雨的地方做祭典,看到满城百姓都赶来追随他的队伍,苏轼在人民的拥戴下豪情高涨,决定在归程时牵黄擎苍,一展身手。




《山村咏怀》

【旧题】宋•邵雍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赏析:在中国古典诗词当中,有数字很常见。可是从一一直数到十还真不多见。知道为什么吗?邵雍是个数学家。他不仅是数学家,他还是宋代的大哲学家,这叫大家写小诗。让人一看,就能看得懂。让人再一看,就能记得住。让人再再一看,就能永生不忘。




《杂诗三首》

唐·王维

其一

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

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

其二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其三

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

心心视春草,畏向玉阶生。


赏析:《杂诗三首》是王维拟江南乐府民歌风格所作的一组五言绝句。第一首,描写闺人怀远盼望音书的心情。第二首,描写游子思念家人,向故乡来人询问家中的情形。第三首,写的是一位思妇给丈夫的回信。这三首中,第二首尤其有名,写的是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思乡的诗作很多,这首则写的自然生动、真挚清新。“思乡”是一种心理活动,但一个人对故乡的怀念,总是和那些与自己过去生活有密切关系的人、事、物联结在一起。因此,窗前的这株寒梅,已不再是一般的自然物,而是被诗化、典型化了,成了故乡的一种象征,轻轻一问,语简情深,成为游子思乡之情的集中寄托。




《江南》

汉·佚名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赏析:这首诗是汉代的乐府民歌。整首诗里没见一个人,就两样东西。一是很多条鱼,还有很多的莲叶。其实这里说的鱼指的是小伙子,莲叶、莲蓬,指的是姑娘们。正应了那句俗话:男女搭配,干活不累。这首诗写的就是,一群青年男女,一边采着莲,一边唱着歌。千年之后的我们,现在重新开始唱这首歌,仿佛还能感受到那种青春,和那种压抑不住的内心的快乐。




《别董大》其一

【旧题】宋•邵雍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别董大》其二

【旧题】宋•邵雍

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

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赏析:《别董大》作于天宝六载,此时高适已经四十出头,但仍未能在朝堂谋个一官半职。董大,指的是董庭兰,因在家族兄弟中排行第一,故被称之为董大,是当时一位名倾朝野的音乐家,特别擅长演奏胡笳这种乐器。董大是朝廷重臣房琯的门客,房琯当时正在主持温泉宫改华清宫、建百官署的重大工程,不料尚未完工房琯就因受人牵连,被贬谪到地方去做了太守,而董大呢,作为房琯的门客,也受到牵连离开长安。从内容看,这是一首送别诗,然而它却不同于一般送别诗流连哀伤,而是充满了大丈夫的豪迈气概。虽然分别时,黄云落日、北风吹雁,处处是天寒萧瑟之景。虽然分别时,董大和高适,经历了各种不称意,都处于人生的低谷。但难得的是诗人的胸襟与气度,诗人的豪迈与风骨,于是高适笔锋一转,写道“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语言朴质豪爽,一扫离愁别绪,给了董大无限力量与希望,这首诗也由此成为送别诗的千古名篇。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赏析:这首《咏柳》大家都很熟悉,作者是盛唐前期诗人贺知章,与张若虚、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旧唐书》卷190中:知章性放旷,善谈笑,当时贤达皆倾慕之。工部尚书陆象先,即知章之族姑子也,与知章甚相亲善。象先常谓人曰:“贺兄言论倜傥,真可谓风流之士。吾与子弟离阔,都不思之,一日不见贺兄,则鄙吝生矣。”知章晚年尤加纵诞,无复规俭,自号“四明狂客”,又称“秘书外监”,遨游里巷。醉后属词,动成卷轴,文不加点,咸有可观。又善草隶书,好事者供其笺翰,每纸不过数十字,共传宝之。杜甫《饮中八仙歌》:“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贺知章生性旷达,但其写景、抒怀之作却清新潇洒,像这首《咏柳》诗即因其明白如话、可爱俊秀,被广为流传。写杨柳,该从哪儿着笔呢?毫无疑问,它的形象美是在于那曼长披拂的枝条。一年一度,它长出了嫩绿的新叶,丝丝下垂,在春风吹拂中,有着一种迷人的意态,贺知章将杨柳化身为美人而出现。




《过阴山和人韵》

(其三)

元·耶律楚材

八月阴山雪满沙,清光凝目眩生花。

插天绝壁喷晴月,擎海层峦吸翠霞。

松桧丛中疏畎亩,藤萝深处有人家。

横空千里雄西域,江左名山不足夸。


赏析:这首诗的作者耶律楚材,是辽的皇族子孙,学识渊博。金(女真)灭辽(契丹)后,耶律楚材曾任金左右司员外郎。蒙古大军攻占金都,耶律楚材被成吉思汗召用,随军万里西征。这样的随军经验丰富了耶律楚材的见识阅历,耶律楚材本身即有很好的汉学基础,他辅佐成吉思汗父子三十几年,后来官至中书令,一直主张保护汉文化。在这次出征过程中,耶律楚材写了很多雄奇奔放,同时具有游牧民族特色的边塞诗。


这首《过阴山和人韵》就是耶律楚材扈从成吉思汗西征至新疆所作,“阴山”即今天新疆境内的天山山脉。天山八月飞雪,天山下即是沙漠,雪里夹沙,在强烈的光照下十分刺眼。触目所见,是悬崖吐晴月、高山托云海的奇丽景象。此处森林茂密、耕地稀少,但住着人家,生气勃勃。虽然江南山青水绿,但绝无西域这般横空万里的雄奇。




《沁园春·雪》

现代·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赏析:《沁园春·雪》这首词,是毛泽东于1936年2月所作。当时,毛泽东和彭德怀率领红军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清涧县袁家沟,为了视察地形,毛泽东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当“千里冰封”的大好河山和这白雪皑皑的塬地展现在他眼前时,不禁感慨万千,诗兴大发,欣然提笔,写下了这一首豪放之词。这首词堪称经典,词中上片眼中的景观,“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长城,黄河,山川之美尽收眼底;下片写心中的历史,江山多娇,映入眼前的是一幅中国五千年的画卷,在无数英雄人物面前,不禁感叹当下,应“还看今朝。”全词用字遣词,设喻用典,合律入韵,似无意而为之。虽属旧体却给读者以面貌一新之感。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革命年代人们的雄心壮志,豪情万丈,更能体会到那个年代留给我们的坚定与自信。




《成都府》

唐•杜甫

翳翳桑榆日,照我征衣裳。

我行山川异,忽在天一方。

但逢新人民,未卜见故乡。

大江东流去,游子日月长。

曾城填华屋,季冬树木苍。

喧然名都会,吹箫间笙簧。

信美无与适,侧身望川梁。

鸟雀夜各归,中原杳茫茫。

初月出不高,众星尚争光。

自古有羁旅,我何苦哀伤。


赏析:这首五言古诗,是杜甫由同谷赴西川途中所写的十二首纪行组诗的末篇。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十二月一日,诗人举家从同谷出发,经过艰苦跋涉,终于在年底到达成都。于是,上元元年庚子,杜甫在成都写下此诗(《杜工部草堂诗笺》:“上元元年庚子在成都所作”)。


此诗真实地刻画了杜甫初到成都时喜忧交并的感情。杜甫举家远徙,历尽艰辛,为的是寻找一块栖身之地,如今来到富庶繁华的成都,“我行山川异,忽在天一方”,眼前展开一个新天地,给了他新的生活希望,欣慰之感,自不待言。但成都虽美,终非故土,“大江东流去,游子日月长”,茫茫中原,关山阻隔,自己何日才能回去呢?更何况当时中原州郡还陷于安史叛军之手,一句“中原杳茫茫”,包含着杜甫多少忧国伤时之情。




《行路难·其一》

唐·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赏析:天宝元年,42岁的李白在玉真公主的推荐下奉诏入京,李白本是个积极入世的人,他才高志大,很想像管仲、张良、诸葛亮等杰出人物一样干一番大事业,可是入京后,不料只能做个御用文人,加上权臣贵戚的谗言攻击,终于在天宝三载被皇帝赐金放还,离开朝廷。组诗《行路难》就写在离开长安时,这是第一首。


李白在面对送别的美酒佳肴时却只能“停杯投箸”,“拔剑四顾”,心绪茫然。由此可见李白此时的内心是多么的苦闷抑郁。但李白并不是一个软弱的人,面对“冰塞川”“雪满山”的困境他又想到了吕尚垂钓的故事和伊尹梦日的情景,认为有朝一日会实现“天生我材必有用”的理想抱负。“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在李白的思路回到现实的时候却又不禁迷茫未来的路在哪里。“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短暂的沉寂过后如积淀之中的火山爆发一般,横空出世,唱出了充满信心与展望的强音。他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像南朝宗悫所说的那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来源 | 经典咏流传微信公众号


阅读39655
中文 经典 
举报0
关注微言教育微信号:jybxwb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微言教育”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微言教育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微言教育

微信号:jybxwb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