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记者 陈斯斯
晒旅游、晒成绩、晒才艺……在微信朋友圈晒娃,已成为很多父母生活中的一部分。殊不知这样的行为,也会给娃带来负担。
在上海市第八次少先队代表大会召开前夕,上海市中医药大学附属闵行蔷薇小学四年级5名少先队员提出了一项“关于加强家长微信朋友圈健康‘晒娃’家庭教育的建议”。
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份提案?
该校四年级学生章楚依牵头做了这项提案。近日,她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份提案主要来自于学校少年队活动课上开展的一次调研。
章楚依在提案中提到,“父母们把我们的快乐、烦恼晒在朋友圈里,这本来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但晒才艺、晒成绩、晒荣誉、晒游玩,不仅会增加家长之间的攀比,还会将这些现象之后的压力转嫁到我们孩子身上。”
那么,究竟如何在朋友圈健康“晒娃”?这份提案不仅得到了诸多少先队员们的共鸣,如今也引起了家长、老师、心理学家以及律师等群体的共同关注。
六成被调查学生不愿意家长晒娃
调研采取了问卷的形式,从2019年3月开始,在学校三、四、五年级,近400名少先队员中开展。
在调研中,章楚依发现很多同学有着相似的经历:有父母把孩子的优异考卷晒到朋友圈,就有其他父母逼着自己的孩子做一遍同样的卷子;还有父母将孩子深夜在家做作业的照片晒到朋友圈,孩子会担心被同学嘲笑说‘动作慢’;也有同学反映平时出去旅游,常常因为父母要求拍照晒圈而影响了玩乐的兴致。“我们更喜欢自己愿意拍照的时候再让父母帮我们拍,还有同学反映父母只发弟弟、妹妹的照片,自己也会存在一些失落感。”
提案另一参与人谢子俊告诉记者,因为他的妈妈曾在朋友圈晒过一段自己跳舞时的搞笑视频,第二天他去上学就被一大波同学“围观”,“当时我的脸都红了,放学回家一晚上都没睡好觉,觉得有些丢脸。”谢子俊说,他不完全反对父母“晒娃”,但希望不要晒自己的丑照。
调研发现,有近八成被调查学生的父母曾经将他们的孩子晒在朋友圈,其中有六成并不愿意父母这样做。另外,有七成学生受到别的家长朋友圈“晒娃”的消极影响。因为父母看到“别人家孩子”的优秀表现,而对自己表示不满。
另外,还有被调查学生认为父母朋友圈晒娃,可能会带来安全风险。章楚依表示:“一旦父母把我们的照片放到了朋友圈,很多人会知道我们的信息,我们担心这个照片会不会被坏人利用,泄露了我们的隐私,给我们带来潜在的危险。”
晒娃一不小心变“炫娃”
为何家长喜欢晒娃?
家长李女士坦言,“一般情况下,在朋友圈晒娃,主要是出于家长对孩子的一种肯定和骄傲,大部分家长的初衷其实都是好的,并不是要伤害孩子,只是有时候没有考虑那么多。”
一同参与这项提案的学校大队辅导员陆丹薇表示,从提案调研结果来看,一味地“炫娃”,无论对孩子还是对社会来说,都会带来不好的影响。“对于家长来说,当他们晒娃时要多多思考,会不会因自己的行为,给别的父母带来焦虑感,他们自己该如何去处理好这样的关系。”陆丹薇说。
上海申浩律师合伙人律师张玉霞坦言,现实生活中,家长往往以“别人家的孩子”来对比自己家的孩子,这种行为在家庭教育中是不合适的。“家长必须意识到,如果通过晒娃出现盲目的攀比行为,刻意逼迫孩子,拔高对孩子的预期,这样不仅伤了娃,也伤了自己。”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国家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委员会专家委员徐光兴也指出,究竟孩子要比什么,值得现在很多家长去认真思考,如果家长在朋友圈晒娃,仅仅只是为了得到一种育儿满足感,这种观念是不正确的,也是不可取的。
如何合理健康地晒娃?
陆丹薇表示,这项提案能引起社会关注是一件好事,一方面,家长看到提案后,会意识到这个日常很少关注的问题。
对于能否事先征得孩子同意之后再发朋友圈,家长程先生认为“这实现起来很难”。但程先生表示,朋友圈毕竟是公共空间,发布消息时的确需要考虑各方面因素。“一般情况下,还是以发布积极观念、正能量内容为主。”
徐光兴与程先生的观点一致,他建议要本着孩子健康成长的教育理念,多发布一些积极向上的内容,譬如社会公益活动、健康运动等,同时要注重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他们正处于身心发育阶段,尤其到了8岁以后,自主意识慢慢地增强,尤其需要家长的正确引导,才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徐光兴说。
考虑到孩子的自尊心和人身安全保护,家长李女士建议,晒娃时,最好不要直接在微信群里晒孩子的成绩,如果一些家长需要对孩子的成绩留个纪念,可以选择在小范围内发布或设为“仅自己可见”。
张玉霞也建议,朋友圈晒娃,不要频繁曝光孩子行踪,也不要把孩子的肖像任意损毁或丑化,更不要过度暴露孩子的一些信息、特征等。
另外,上述提案也提到,建议学校在定期召开家委会或开展家长学校活动时,请心理专家介绍儿童心理特征,引导家长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着重指导家长如何使用微信朋友圈适度、健康晒娃,共建和谐亲子关系。同时,学校也可以为有这方面困扰的孩子安排特定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陆丹薇表示,学校希望能引入第三方有相关资质的心理专家定期坐堂,与有需求的孩子进行私密聊天,以科学的方法引导孩子养成健康的心理,“协同学校、家庭形成合力,从源头上缓解矛盾,避免意外的发生。”
本期实习编辑 常琛
推荐阅读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澎湃新闻”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澎湃新闻公众号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