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专访51CTO熊平:打造IT教育双边平台,年营收2个亿,毛利率60%

作者:i黑马 来源:i黑马 公众号
分享到:

05-15

点击上方i黑马选择“置顶公众号”

黑马智库,创业必读


更多创业内容请访问www.iheima.com



来源 | 火柴盒观察(ID:huochaihejiaoyu)

作者 | 张沉浮


大学毕业后,熊平一直在赛迪集团工作。1997年在《中国计算机报》,2000年在赛迪网。短短几年的时间,熊平的职务也从技术工程师一路做到总裁。2005年,熊平裸辞创业,创立了线上技术人员社区51CTO。

 

2014年,51CTO转型做在线教育。这意味着,技术人员社区将变成IT教育平台,熊平自己也将从媒体行业跨届进入教育行业。

 

2015年和2016年,51CTO连续获得德沃基金、挚信资本、华开投资的A轮和B轮投资。2018年,51CTO营收接近2个亿,毛利率60%左右。截至目前,51CTO大约有3000多位老师,1万多门课程,学习用户超过600万人。

 

近日,i黑马&火柴盒对51CTO创始人熊平进行了专访。以下为其口述,为方便阅读,本文共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1、业务发展:从做社区转型做教育,布局三大业务线

 

2、趋势判断:C端的教育形态,B端潜在市场,产教融合发展

 

3、差异化:线上双边平台,看重职后人群

 


从做社区转型做在线教育,布局三大业务线

 

2005年公司初创,51CTO开始做社区,2014年开始转型做在线教育。

 

2005年创立51CTO这个社区时,我的判断是:“技术人群对中国未来的发展会有重要的影响,国家的整体发展一定离不开IT对各个领域的支撑。”

 

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很骨感,社区变现并不是特别好实现。51CTO主要通过广告方式进行变现,但广告变现的天花板是比较明显的,最高一年几千万的收入,想变成一个更大规模的公司太难了。

 

1、2014年,在线教育时机成熟

 

我一直觉得线上教育有着光明的前景,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2003年左右,我创办了赛迪网远程教育服务-赛迪网校,2个月的时间招收了2000多位学员,但带宽太小,实时支付难以解决等问题接踵而来,线上教育只能是不温不火。而到了2014年,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用户在网上的学习行为明显发生了深刻变化。

 

一方面,技术人群的自我驱动力更强了。当时,技术人员差不多都能找到很好的工作,加班的次数和频率也多了起来,从另一个角度考虑,加班多也意味着技术人员稀缺。另一方面,技术环境发生巨大的变化,以前找学习的资源很困难,现在逐步发现通过网络搜索变得容易便捷。

 

2014年成了我们转型的节点,2015年和2016年,51CTO连续两年获得融资。2017年,51CTO进入企业培训领域,也获得了一点成绩。2018年,51CTO和全球最大的教育平台Udemy达成中国区独家战略合作,有2万多个老师,10万门以上课程在中国独家授权51CTO进行发布。

 

2、转型教育的4大挑战

 

可以说,2005年到2014年的第一段经历,为我们转型教育业务积累了大量的用户。同时,在运行第二段商业模式的时候,我们也经历了很多挑战。

 

第一个挑战:技术平台的挑战。教育的平台比社区的平台复杂很多。

 

第二个挑战:服务思维的挑战。对于传统的电商来说,东西卖出去,服务就结束了;而对教育来说,课程卖出去,服务才刚开始。

 

第三个挑战:平台服务的挑战。以前做社区只需要服务一边即可,现在做教育需要服务教师和学员两边,还要更多地偏向于服务供给者。

 

第四个挑战:技术门槛的挑战。对教育平台的智能化要求,导致技术门槛变高了。

 

3、三大业务占比为6:3:1

 

51CTO教育业务主要有三条线:to C,to B,to E(学校)。目前这三块业务的营收占比是6:3:1。接下来几年,学校业务会逐步爆发,各业务线营收占比可能会出现5:3:2或者4:3:3。

 

to学校业务上,目前51CTO以提供内容和服务为主,向学校输送优质课程,帮助其建立完备的教学体系。同时,我们也期待与各类学校在模式上碰撞出新的火花,把协同育人落在实处,真正做到为学生负责,为学校负责,为社会负责。

 

除了学校,C端和B端都有重大的机会。我们重视学校,同样也重视企业。原因有二:第一,企业的机制更加灵活,更容易合作;第二,企业的成长依赖于内部人员的成长,企业和员工的利益一致,导致企业培训将会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机会。

 


C端的教育形态,B端潜在市场,产教融合发展

 

我现在经常考虑三件事:第一,未来满足C端的教学形态。第二,B端企业的潜在市场机会。第三,职教20条等新政出台,如何解决原有的校企双方矛盾点,进一步推动产教融合。

 

1、未来教学形态应该是线上线下混合

 

我认为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是分不开的,各自都有自己的优点。未来教学形态应该是混合的,差别只是在不同的需求层面,不同的领域层面,有的线下教育会多一些,有的线上教育会多一些。

 

当然,混合教育也不一定完全是现在的双师模式。双师只是混合教育形态中间的一类形态,不是全部,双师教学在特定的环境里确实有自己独特的价值。

 

2、B端企业的潜在市场机会

 

我们现在的用户,一部分是在职工程师,另一部分是企业,比如四大运营商、中石油、中石化、国家电网、腾讯等等。

 

有数据显示,已注册的含信息技术的公司有几十万家,其中注册资金在5000万以上的中大型公司有几万家。其中80%以上的中大型公司,有充足的学习预算,但大部分企业的学习花费并没超过预算的50%。原因可能要归结到如下三个方面:受训员工基础条件不一致,大规模培训时间难以协调,学习效果难以检验。

 

3、矛盾点:学校教育与企业应用的脱节,情怀or盈利

 

目前IT教育跟企业应用是脱节的,这是很多业内人士的共识。

 

IT技术的教育很难做到学校跟市场完全吻合。我们有一个概念叫IT的半衰期,IT的半衰期是两年到两年半。即使高校的老师每天研究理论知识,也很难跟上市场的变化。老师进入高校的时候,技术水准很高,但是脱离开实践应用层面后,马上就会和市场脱节。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推出,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向。但就实际来看,虽然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一直在谈,但是效果并不好。

 

第一个原因,高校和企业本身就不是平等对话。高校有稳定的招生渠道,也有国家政策支持,再加上合作的企业蜂拥而至,所以从一开始高校就会觉得自己有优势。

 

第二个原因,高校的人不谈钱,企业的人要谈钱。一个企业,总是要赚钱的。不赚钱的企业谈情怀,要么是骗子,要么就是在耍流氓。

 

我认为,让企业赚钱不是问题,但得取之有道,只要满足两点,就能取得共赢。第一,真正能给高校、给学生创造足够的价值。第二,赚钱的手段公正公开且被大家所接受。

 

4、如何推进产教融合,找到存在的市场机会

 

现在产教融合的整体形势还是乐观的,政策的力度和高度都有体现。

 

经济形势下行业倒逼。我们要从传统粗放式的发展要进入精细化发展的阶段了,人才必须得跟得上。以前可以靠劳动密集型,增加劳动力,增加资源消耗,来解决问题。现在需要靠品质的改进,靠效率的改进,靠知识和智力,人才质量的提升势在必行。

 

无论教育机构还是学校的思维意识都开始转变了。以前大家做出突破,是有压力的。现在国家政策开始倾斜,大家也就要勇于突破。

 

目前,大概有1000多个高校在跟51CTO合作,主要是使用我们的课程内容。但是深度的合作还比较少,对于深度合作,我们还是很谨慎的,主要也是因为前面讲的那些问题。

 

现在,我们看到很多学校的领导们很有魄力,很有思路想法。我们也认为,这是个非常重要的市场机会,也需要找准时机切入进去。


 

差异化:线上双边平台,看重职后人群

 

1、打造IT领域的终身学习平台

 

IT领域发展飞速,技术发展很快,IT从业者需要不断地充电,学习,才能紧跟发展步伐。终身学习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生活态度,同时也形象贴合了51CTO的用户画像。我们的用户大多是22到35岁之间,工作年限从2年到10年之间的青年人。

 

51CTO致力于打造成为IT领域的终身学习平台,为IT从业者提供一个学习环境,一种生态微循环。一方面,我们希望提供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覆盖IT从业者的全工作周期,从IT小白到具有一定技术技能的工程师,再到资深的技术工程师,最后到CTO一个不落;另一方面希望更多从学员成长起来的老师,去分享自己的学习经历、心理历程,帮助后来者快速成长。

 

2、和其它IT培训机构的差异化

 

和其它IT培训机构相比,我们存在不少差异,不仅是线上和线下,即使同为线上,也有着不一样的看法。

 

首先和一些线下教育机构相比。它们主要是线下授课,我们是线上授课。线下的阶段性非常明确,特定阶段、特定人群,主要提供岗前培训服务。

 

其次和一些线上教育机构相比,我们也是有不少差异。

 

第一,他们更多地是把线下模式直接照搬到线上。我们认为,线下那一套照搬到线上后是完全不行的。

 

第二,线上教育平台是个双边市场,左边老师,右边学生。启动的时候,我们51CTO的社区有几千万的用户,很容易撬动左边的老师和右边的学生。

 

第三,在企业经营上面我们有明显的差别。我们不怎么去做市场活动,也不怎么做发布会。发力点还是在夯实课程内容和课程质量上。

 

第四,我们看得更多的是职后的这群人,他们看得更多的是职前的那群人。职前的这群人分为两类,学习能力强和学习能力弱,我们即使涉及一些职前,也都是针对学习能力比较强的。

 

3、搭建双边平台,服务供需双方

 

51CTO课程以录播为主,偶尔用直播做答疑。老师用自己的IP去定义课程,全是老师自己录制。这个课程可能很长,也可能很短,客单价就几百块钱。当然万事万物都不是绝对优也不是绝对劣。当我有1万个老师的时候,好处是学生可以更好地寻找到自己喜欢的老师,也可能会很难选择、无法体系化学习。

 

51CTO怎么去解决这个问题?第一,我们给学生智能推荐合适的老师,让学生自己设置关键词来查找更适合自己需求的老师。第二,我们所有的课程均设置免费试听。学生可以在试听之后判断是否接受老师的授课方式,以及知识点难易程度是否跟自己匹配。第三,我们给老师做了非常详尽的打分。然后通过系统帮助学生把优质的课程给筛出来,进行优先展示。

 

针对供给侧的老师,我们也会提供特别服务。第一,我们会深度参与老师的教学工作。第二,我们会参与到他们部分的招生环节。第三,我们还会给用户提供实训的系统。



*本文由i黑马旗下火柴盒观察原创发布,作者:张沉浮i黑马,让创业者不再孤独。


i黑马,让创业者不再孤独。

商务合作:15222191516(微信)


阅读38663
毛利率 
举报0
关注i黑马微信号:iheima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i黑马”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i黑马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i黑马

微信号:iheima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