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他在云南峡谷造了一座私家庄园,因为太美,半年都舍不得用

作者:一条 来源:一条 公众号
分享到:

05-16

每天一条独家原创视频

云南保山的潞江坝,

高黎贡山挡住了印度洋过来的暖湿气流,

这里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咖啡产区。

2014年开始,

北京建筑师华黎用4年,

把这里的一块荒废院子,

改造成了一座咖啡庄园。

有咖啡储存、加工空间,咖啡厅,

及正在筹备中的咖啡博物馆。

整个建筑用76万块砖打造,

面积2000㎡,柱廊、拱券贯穿,

细节精巧,气质古典。

身处其中,还望得见远处壮阔的怒江峡谷。


摄影:苏圣亮

真没想到在云南小村里,

还有这样一座宁静雅致的现代建筑,

而且与当地完美相融。

虽然落成半年后,

还没有完全投入使用,

已经常有周围城镇的人们特意驱车前来,

看一看建筑,喝一喝咖啡。

撰文   成卿


华黎在咖啡庄园

2010年,建筑师华黎在云南腾冲建成了一座造纸博物馆,因此常到云南,通过朋友认识了谢先生。

谢先生在云南保山的潞江坝种着近一千亩的小粒咖啡林,在高黎贡山脚下的坝湾村,他买下了村中心一块地,想做一组房子来储存、加工制作咖啡豆,还有一个展示当地咖啡文化的博物馆。


地位于整个村的高处,开车进去要沿缓坡先在村中心兜上一圈,途经一个小学、一个中学,很热闹。抵达后,整块台地地势向着西北方向跌落,俯瞰怒江峡谷,视野所及都是连绵的青山。


回廊后可见废弃电影院的外墙

废弃的电影院内部

咖啡庄园的地是以前乡政府的办公地,乡政府迁出去后,8000多平方的地上散落着一圈曾经的办公楼、房舍,还有一座两层高的电影院。 


电影院前的一棵250年树龄的老榕树,是这里的“镇院之宝”。

2014年的6月份,华黎第一次来,便被这块地本身吸引了,“这儿有着强烈的历史感,十分宁静,尤其这个八十年代的老影院甚至有穿越感,气场很强大,很吸引我。”


摄影:苏圣亮


四年后,华黎在电影院的一侧并排修建起两栋新建筑,一共1800多个平方。

一栋红砖砌筑的两层咖啡厅,另一栋有三层高,外观上看由灰砖包裹,是咖啡的加工厂和储藏间。


摄影:苏圣亮

 三层主体建筑 

从下沉庭院进回廊,从回廊进红砖砌筑的咖啡厅。咖啡厅紧挨着的就是咖啡庄园的主体建筑。


摄影:苏圣亮

主体建筑三层高:

一层是咖啡豆的储藏空间。储藏需要恒温恒湿的物理环境,红砖砌筑出十字拱的结构, 阴影之下甚至有些幽暗,像酒窖一般。

这儿地面比户外的中心庭院地面低一大截,更像一个地下室的空间,厚重的柱子密集地扎入地里。


摄影:苏圣亮

二层是咖啡豆的加工制作的车间。考虑加工设备器械的体积大,华黎用连续的多个平行单向拱串联出一个开阔的、没有柱子的大空间。

外面围绕了一圈环廊,南北走向的拱结构从室内延伸到环廊,视觉上看,把南边庭院里的景致和北边是峡谷的风景联系起来。


三层安置了几间客房,给业主谢先生来这儿玩的亲友住。

楼层越高,看峡谷的视野越好,建筑本身也从砖砌体脱胎换骨成了混凝土的结构,多了更多的开窗和更大面积的玻璃,从形体上也变得透明、轻快起来。


二层和三层之间,华黎设计了一个单跑楼梯,有很强的方向指引性。

二层往三层走,人朝着中心庭院,透过拱形的窗洞,眼里是郁郁葱葱的庭院树荫;


摄影:苏圣亮

到达三层的楼面,转过身来,视野面向的是怒江峡谷。

楼梯一侧的公共休息间用了透明的玻璃房围合,连同露台一起,框出开阔的视野。玻璃上映出了一重镜像的景色,更显得有趣。


摄影:苏圣亮

整个建筑从下到上,从一层到三层呈现出一种从重到轻、从厚重到透明的转变,在华黎眼中,这是一个从大地向天空逐渐过度的过程,和咖啡是一样的性质:

“咖啡是生长在土里面,这个建筑也是从土里面生长出来。” 

进入咖啡庄园后,从庭院到回廊,又进入主体建筑看远处风景而豁然开朗,给人从收到放、先抑后扬的体验。


摄影:苏圣亮

 回廊和庭院 

一组混凝土的回廊把老电影院和两栋新建筑串联起来,在整片地上围合出三个庭院,大小不一,高低不同。


第一个庭院在整块地的最中心,也最大,是场地上的老办公楼、新建筑和回廊一起围出来的。

人们从外面熙攘的街道走进来,一下子安静和放松下来;


摄影:苏圣亮

第二个是大树庭院,在中心庭院的西边,回廊围绕着250年的大榕树。

院子以这棵树为中心,回廊的每个洞口都能自由地穿行。


摄影:苏圣亮

第三个庭院,紧挨着大树庭院,利用地形做出了两层高的院子,沿着楼梯往下走,到达这个“下沉庭院”。

院子串连着旁边的咖啡厅,承担起这块地上的交通枢纽角色。


华黎喜欢阿根廷诗人博尔赫斯的诗歌《庭院》,诗歌里写道:

庭院被天空浸润。

庭院是一道斜坡,

是天空流入屋舍的通道。

下沉庭院强调的便是和天的关系,“这是一个向天空致敬的庭院”。


摄影:苏圣亮

在这里,人对空间的感觉是竖向的,身处其中,不自觉地会抬头看,先看到围合庭院的裸露混凝土,往上是电影院的灰砖墙面和小拱券窗,然后是云南清澈的天空。

夕阳下,老电影院的墙面上闪烁着斑驳的树影,散发出肃穆的气质。

华黎下一步的计划是把它改造为咖啡博物馆,曾经的礼堂功能也会被保留下来。


摄影:苏圣亮

 砖和拱的建造 

整个咖啡庄园的两栋新建筑一共用了76万块砖,红砖有40多万块,灰砖有30多万块。

在咖啡庄园的建造上选择砖,华黎的考量也是来源于这片地给自己的直接感受:

“这场地跟当下我们的生活有一点脱离,老的电影院自身就带着怀旧气质,而且它本身也是灰砖砌筑的。


摄影:苏圣亮

砖具有泥土的质感和手工感,我们手掌就可以比划出它的大小。砖这个材料如果用在这里,造出的新房子可以和这个场地原有的宁静气质很契合。”

而砖要变成结构,最古老最自然的方式就是先成为拱,贯穿整栋建筑的“砖拱”结构由此而来。


建造初期,华黎有些担心:“拱的建造是这个项目最有挑战的地方。咖啡储藏的一层空间里满是十字拱的砌筑,十字拱在45度交线的地方需要砍砖。

拱的交线往顶部走,每一皮砖需要砍去的角度也不一样的,没法用机器做精确的角度测量,完全要通过工人师傅的目测和手头功夫来控制。”


“找来的老师傅都是五十岁以上的。先用木头做出模板,然后在模板上面进行砌筑,完成之后再拆掉木模板。需要有耐心去把它实现出来。”

在二层咖啡加工车间里的拱形窗洞上,华黎做了很细节的坚持:没有窗框,让玻璃和砖墙直接接触。


华黎对地方文化和民间技艺有特殊的敏感和好奇,曾有建筑学者评价华黎“他的建筑常常使用一种混杂了地方工艺和外来要求的’中间技术’”,这一点在咖啡庄园里有着明显的体现。

建造所有的灰砖都来自当地砖窑,而红砖则来自保山附近的砖窑。


摄影:苏圣亮

对红砖和灰砖各自使用在哪,他也有精心的布局:

老电影院是原有的灰砖,相连的两层咖啡厅用红砖,新的三层建筑在外廊用灰砖,从外观上看,呈现出灰到红再到另一种灰的色彩间隔;三层建筑的内部又再次使用了红砖,使室内的氛围温暖亲和。

户外庭院的裸露混凝土围廊,以更简约的形式恰到好处地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咖啡庄园落成的时间还不久,业主谢先生也正在慢慢着手来使用咖啡仓储、加工车间。

而房子建成以后,口碑相传,很多保山当地或者周边的人会特意驱车来这里看一看建筑,喝喝咖啡。





阅读39222
云南 
举报0
关注一条微信号:yitiaotv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一条”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一条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一条

微信号:yitiaotv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