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让有作为、有贡献的科研人员“名利双收”!李强应勇等市领导为这些“科学大咖”颁奖

作者:上海发布 来源:上海发布 公众号
分享到:

05-15

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今天上午(5月15日)举行,隆重表彰为上海科技事业和现代化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会后,以“万众创新——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为主题的2019年上海科技节正式启动。市委书记李强出席并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科创中心建设的重要指示要求,瞄准“全球学术新思想、科学新发现、技术新发明、产业新方向重要策源地”的目标,激活关键力量、盘活平台载体、带活产业发展、搞活创新生态,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努力为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市委副书记、市长应勇主持大会并出席启动仪式。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殷一璀,市委副书记尹弘,市领导于绍良、张恩迪出席,副市长吴清在大会上宣读表彰决定。市领导为获奖代表颁奖,向受到表彰的集体和个人表示热烈祝贺,向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诚挚问候。


紧紧围绕形成符合科技创新规律的资源配置方式这个关键,形成科创中心建设“满盘皆活”的生动局面


李强在会上指出,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作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指示。5年来,我们举全市之力加速推进,一批标志性原创成果竞相涌现,一批世界级科技设施迅速集聚,开放型创新生态加快形成,科创中心建设取得重要的阶段性突破。站上新的台阶,上海要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抓住关键领域、重大课题,聚力突破、加速前进。要紧紧围绕形成符合科技创新规律的资源配置方式这个关键,把各方面创新要素的活力充分激发出来,形成科创中心建设“满盘皆活”的生动局面。


强化优化创新体系建设,在释放创新创造活力上下更大功夫

李强指出,要强化优化创新体系建设,在释放创新创造活力上下更大功夫。鼓励和支持企业成为研发主体、创新主体、产业主体,积极布局前沿技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为高校和科研院所放权松绑,加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力度。充分尊重和信任科研人员,让有作为、有贡献的科研人员“名利双收”,吸引更多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


打造集聚全球创新资源的“强磁场”、创新成果的“原产地”


李强指出,要用足用好科技创新平台载体,发挥更大效能。持续提升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集中度和显示度,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世界一流实验室和世界级大科学装置集群,打造集聚全球创新资源的“强磁场”、创新成果的“原产地”。持续提升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众创空间、孵化器等各类科研平台的功能,更好服务创新活动、创新企业。要推动强强联合、协同创新,打好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攻坚战。


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推动科技创新围绕产业转


李强指出,要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让创新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推动科技创新围绕产业转,把成果更多体现在市场产品、技术实力、产业实力上,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要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加强核心技术攻关,推动重要成果转化,着力形成充满生机的创新企业集群和现代产业集群。


破除一切制约科技创新的制度藩篱,推出更多更有力的政策举措


李强强调,建设科创中心,离不开开放、协同、包容的良好生态系统。制度供给要更有效,破除一切制约科技创新的制度藩篱,推出更多更有力的政策举措。创新环境要更优良,持续优化法治环境、市场环境、人文环境,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抓住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机遇,推动资本市场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创新文化要更浓厚,大力倡导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和勇于创新、严谨求实的学术风气,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之花竞相绽放。


2018年度上海科技奖特等奖:“上海中心大厦工程关键技术”项目

由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龚剑等完成,实现了目前(2019年5月)我国唯一突破600米、世界高度第二的高楼建设。建设过程中采用了多项新型建筑技术,实现了数字化和绿色的建筑体系,突破层叠式理念实现了垂直城市新模式。


获奖代表龚剑、游书力在会上作交流发言。2018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共授奖300项(人),10人获得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28项成果获得自然科学奖,30项成果获得技术发明奖,231项成果获得科技进步奖,澳大利亚籍专家张树庭获得国际科技合作奖。


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之后,市领导与中外科学家代表、市民代表等一起出席2019年上海科技节启动仪式。李强宣布2019年上海科技节正式启动。为期12天的2019年上海科技节,旨在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提高公民科学素质,营造爱科学、爱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将举办科创论坛、科普赛事、主题展览、青少年活动、新创发布会等1000余场活动。全市有300余家科普教育基地、100余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将向公众开放。


摄影:陈正宝

编辑:林欣

阅读38969
举报0
关注上海发布微信号:shanghaifabu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上海发布”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上海发布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上海发布

微信号:shanghaifabu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