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炮弹妈妈 · 主播 |
来源:小十点(ID:sdikid)
“哎,你怎么又在墙上画呀!说了多少次了?”
小美刚冲完宝宝在厕所挤出来的泡泡,又看到孩子拿着画笔在墙上作妖。
她一把夺过画笔,忍不住朝孩子大吼。
孩子面对着墙壁,手举在半空,愣愣地站着。过了好一会,才回过神来,哇哇地哭起来。
“你还有理哭?跟你说了多少次,画画要在纸上画,就是不听。你要气死妈妈吗?”小美继续吼道。
孩子转过身,惊恐地看着妈妈。脸上挂着两行泪,哗哗地往下流,嘴巴大张着,却不敢再出声。
世界突然静止了。
小美看到了孩子受惊的脸,心中的怒气又化成了内疚,心疼地把孩子搂进怀里。
“呜呜呜,妈妈不要我了。”孩子紧紧搂着小美的脖子,生怕妈妈真的不要他了。
小美知道,因为自己重新返工,工作压力大,看到孩子调皮就控制不住发火。
不仅是小美,曾经一起国内作业调查显示,全国将近90%的家长都曾经吼叫过孩子。
孩子磨蹭、顶嘴、功课不好、调皮贪玩,加上家长工作压力大,心里总有烦心事,憋着各种无名火,“一言不合就开吼,吼完就后悔”,成为许多家长教育孩子的恶性循环。
最近,杭州一所小学也做了一项调研,发现有五类家长最被孩子嫌弃。
其中就包括只会吼的父母,孩子们表示:被吼愣了,至于吼了什么,一概被屏蔽掉了。
对孩子大吼大叫,对孩子来说,不仅一点用都没有,反而会影响和父母之间的感情。
面对不听话的孩子,父母无计可施,内心就会涌现出对自己无能的愤怒,大吼大叫,不过是在宣泄自己的情绪。
可是,经常控制不住吼孩子,父母一时爽,对孩子会造成怎么样的影响?
孩子被吼后安静了,可他们心里会想些什么?
知道真相后,你还会吼孩子吗?
大吼大叫不过是父母的情绪宣泄,却没有任何的教育意义。
心理学上有个“超限效应”:
指某种刺激过多、过强或者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者产生逆反的心理现象。
面对不听话的孩子,总是大吼大叫,这种压力会迫使孩子出现各种应激反应。
最简单的就是捂住耳朵,把自己封闭起来,避免受到伤害,从而形成一种自我保护。
孩子表面上不反抗,甚至沉默,但是心理却会产生抵抗、逆反的情绪,即使父母给出的建议是好的,孩子也不会接受,而是选择对抗。
这是父母最不想要的结果。
美国儿科学会(AAP)的研究表明,朝孩子大吼大叫的后果,跟打骂、侮辱孩子一样,都会提高应激激素水平,从而导致大脑结构发生变化。
大吼大叫,真的可能会改变一个孩子。
教育专家陈鹤琴说:
孩子幼小的心灵极易受到挫伤,任何粗暴武断的教育方式都是不合时宜的,只有用温和的方式,才能走进孩子的心灵。
爱之深,责之切。
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即使再愤怒,也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毁掉孩子一生的幸福。
面对越小的孩子,越容易失控大吼。
因为我们会普遍认为:越小的孩子,越听不懂大人说的话,非得吼才有用。
可是,对孩子大吼,孩子接收到的是什么呢?
前不久,Kimi的妈妈在Kimi的书桌上,发现了一张描绘妈妈发火的变身过程图。
Kimi描绘妈妈顶级愤怒时,双眼突出,比脸还大,还会喷火。
说完后,妈妈都感受到孩子想逃跑。
愤怒的妈妈在孩子眼中,就像一头会喷火的怪兽,弱小的孩子恐惧得只想逃离。
可是,孩子又需要妈妈的爱和照顾。
无法逃离暴怒的妈妈,只好将躯壳留下,把灵魂放空,假装消失在妈妈面前。
绘本《妈妈发火了》,就生动地描绘出大吼大叫的妈妈在孩子眼中的的形象:
从嘴里喷出长长的黑色的火焰,像龙卷风一样将孩子卷入无边的黑暗,孩子想哭,却哭不出来。
在妈妈面前,孩子突然消失了。
妈妈不知道,孩子其实是被她愤怒的黑色火焰吞噬了。
妈妈跋山涉水寻找孩子的途中,听到了孩子的心声:
“妈妈每次看到我,就告诉我要老实坐好。每次她叫我老实一点,我心里就特别委屈。”
“妈妈总是对着我大喊大叫。每次她冲我吼的时候,我身上的小泡泡就噼里啪啦地往下掉。如果总是这样,我的身体就会越缩越小了。”
“妈妈一生气,就总说要被我气死了。可是,我真的真的很爱妈妈……”
“对不起!小山。妈妈真的很对不起你!”听到真相后,妈妈泪如雨下,无力地瘫倒在地上。
这时,小山终于又出现了。
“小山,对不起!小山,妈妈爱你!”妈妈紧紧抱住小山,小山也紧紧抱住了妈妈。
弗洛伊德说:“所有成年人的伤,都是在童年时期留下的。”
如果父母能够好好说话,静下心来,听听孩子的声音,尊重孩子的成长,多少误解和创伤,会在孩子的童年时期,就被疗愈。
孩子不是不听话,相反,他们渴望被听见。
请不要让你的怒吼,盖过了孩子爱的呼唤。
吼叫,是无意义的教育。养育孩子,也是父母不断修炼成长的过程。
首先,要照顾好自己
研究表明,疲劳和睡眠不足会降低人体的抵抗力,使人们变得暴躁、易怒,面对压力更加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吼叫,是我们在愤怒或者情绪激动时的一种应激反应。
虽然带孩子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别忘了照顾好自己。
只有我们元气满满,才能精神气爽地迎接孩子啊!
学会“放手”,寻求家人的帮助与合作,才是“戒吼”的首要任务。
牢记两条:
1. 孩子不是你一个人的;
2. 你不是一个人带孩子。
低声说话代替高声吼叫
其实有时候,父母一个严厉的眼神,就足以对孩子产生威慑力。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项研究,发现处理同一件事,用低声调孩子更容易接受。
当父母刻意降低声音说话,情绪也会随之变得冷静,会变得更理智。
这种情绪也会传递给孩子,使孩子跳出情绪误区,理智思考。
低声教育,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忍不住吼了,请真诚地向孩子道歉
孩子身体上的创伤,需要父母的包扎;心灵的创伤,更需要父母的疗愈。
忍不住吼了孩子,请对他说:
爸爸妈妈大吼大叫,不是你的错,是爸爸妈妈没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有话应该好好说。
无论我们怎么凶孩子,孩子都渴望与父母的连接;
无论我们怎么吼孩子,孩子依然渴望父母的拥抱。
只要一句“对不起”,孩子会义无反顾地原谅我们。
本以为我们是如此深爱着孩子,其实,孩子对我们的爱更深刻、更纯粹。
我们只爱听话的孩子,而孩子爱我们,只因我们的名字,叫妈妈。
孩子无条件地爱着我们,无数次原谅我们。
而我们也愿意在孩子面前,诚实地面对自己,接纳不完美的自己,也接纳不完美的孩子。
为人父母,是一辈子的修行。
正是孩子的不足,才给了我们成长和学习的机会,也让我们看到自身的不足,在不断修炼中成为更好的父母。
虽然成为父母不需要考试,但是,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我们就知道,学习如何成为更好的父母,是永远不会停止的工作。
愿每个家长和孩子,都能在相互温暖中,成为更好的自己。
▼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关注小十点
即可免费收听妈妈秘籍
-音乐&图片-
背景音乐 | 《夜的钢琴曲》《不要忘记我爱你》
图片来源 | 视觉中国
-作者-
炮弹妈妈,创业宝妈,英语达人,擅长儿童心理研究,曾被家长誉称“五星级育儿辅导专家”,以笔为鞭,育儿育己。本文首发小十点(ID:sdikid),转载请在小十点后台回复“转载”。
-主播-
林静,十点读书签约主播,电台主持人。典型的双鱼座,矛盾的个体,偏爱白色。喜欢音乐、旅行、读书、看球及一切美好的事物,相信声音是有温度的。微信公众号:晚听经典、静听林静。新浪微博@DJ林静。欢迎下载,搜索“林静”关注主播十点号,收听林静为你朗读的专属美文。
长按2秒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欢迎把我们推荐给你的家人和朋友哟
▼
☟戳这里,免费听书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十点读书”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十点读书公众号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