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期间,教育部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举办的大会六个平行分论坛之一——“维护亚洲文明多样性分论坛”在京举行。中国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局主席李炳铉出席分论坛并致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社科助理总干事诺达•阿尔纳什夫主持分论坛。
如何推动亚洲文明交流互鉴,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教育小微带你到分论坛现场看看↓↓↓
分论坛主题是什么?
一起来了解
↓↓↓
以“多彩亚洲 共创未来”为主题的亚洲文明多样性分论坛,紧密围绕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大会开幕式上发表的主旨演讲,探讨了平等共生、互鉴共享、传承发展的亚洲多元文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纳入“联合国文化和睦十年”框架下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活动,吸引了亚洲国家常驻教科文组织大使广泛参与。
来听听陈宝生部长怎么说↓↓↓
推动世界和平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我们从维护亚洲文明多样性的视角“多看”“多思”
陈宝生在致辞中表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就推动亚洲文明对话、携手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发表了重要讲话,为增进亚洲人民福祉、开创亚洲新未来描绘了蓝图,指引了方向。
推动世界和平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我们从维护亚洲文明多样性的视角“多看”“多思”,回眸过去,放眼今朝,展望明天。我们要增强自信意识、忧患意识、和合意识,用比天空更宽阔的胸怀,同舟共济、携手努力,秉持平等、谦虚、包容的态度,让多姿多彩的亚洲文明平等对话、交流互鉴。
推动世界和平发展、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我们在促进亚洲文明对话的进程中“多做”“多行”
陈宝生指出,推动世界和平发展、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我们在促进亚洲文明对话的进程中“多做”“多行”。
一是做实人文对话,让亚洲交流之路走得更顺。要秉持“亲、诚、惠、容、通”理念,努力让亚洲文明交流互鉴为世界文明对话、人类文明共生发展提供亚洲方案、亚洲模式、亚洲样板。
二是做深教育对话,让亚洲教育之桥建得更牢。要充分发挥教育在文明交流互鉴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引领性作用,在开放包容中更好地认识各种文明的价值,让教育为人类文明传承创新服务。
三是做细心灵对话,让亚洲青年之手拉得更紧。要引导各国青年朋友们争当亚洲文明交流的传承者、亚洲共同发展的践行者、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贡献者,共同承担起重振亚洲雄风的历史使命。
四是做好精神对话,让亚洲文明之水流得更远。要大力推动文明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各国人民享受更富内涵的精神生活,为正处于发展十字路口的人类社会,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来听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局主席李炳铉怎么说↓↓↓
多边合作对于解决地方、区域、全球问题至关重要,国际合作成功的关键是以开放的态度和倾听的心进行对话
李炳铉在致辞中表示,2014年3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总部,他在讲话中强调了不同文明之间交流和整个历史相互学习对人类进步和全球和平与发展的重要性,这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始的初衷不谋而合。70多年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直致力于建立全球化的平台和空间,让全世界的人们能走到一起、相互学习,通过对话与合作来寻求解决全球与地区发展问题的可持续方法。
李炳铉指出,多边合作对于解决地方、区域、全球问题至关重要,国际合作成功的关键是以开放的态度和倾听的心进行对话。今天的论坛为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民提供了一个探讨文化和文明多样性、建立相互信任和尊重的机会,希望国际社会继续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密切合作,通过教育、科学、文化和沟通,在人们心中深植和平的理念。
分论坛上,中国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签署了一个协议,来看看是什么内容↓↓↓
分论坛上,中国教育部副部长、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主任田学军和教科文组织社科助理总干事诺达•阿尔纳什夫共同签署了《丝绸之路青年学者资助计划信托基金协议》。这一协议的签署标志着中国将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设立第一个社科领域国际学术资助项目,中方提供100万美元资助35岁以下各国青年学者进行丝绸之路学术研究和交流,将成为通过教科文组织平台宣传文明交流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抓手,为“一带一路”倡议提供国际学术和舆论支撑。
来自阿富汗、柬埔寨、马来西亚、乌兹别克斯坦、阿塞拜疆、叙利亚、也门、阿曼、伊拉克、老挝、蒙古的11个亚洲国家常驻教科文组织大使齐聚分论坛,共擎多边主义旗帜。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中央戏剧学院、复旦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山东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10所高校邀请了来自44个亚洲国家的知名学者、教授、专家以及来自法国、俄罗斯、德国、美国、加拿大、巴西等域外国家代表,立足亚洲、面向世界进行广泛交流。
摄影 | 张劲松
转载请按以下格式注明来源↓↓↓
教育部政务新媒体“微言教育”(微信号:jybxwb)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微言教育”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微言教育公众号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