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海峡导报综合泉州晚报、平安时报、东南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福建一女子吃了这种海鲜
入院几小时不治身亡
原因竟是感染了这种细菌
▼
它被称作“海洋中的无声杀手”
是一种栖息于海洋中的细菌
人如果接触到被这种细菌污染的海产
感染后致死率极高,一旦感染上
发病很快
48小时内死亡率可超过50%
它就是
海洋创伤弧菌
近日
泉州有市民因感染此细菌
在短时间内不治身亡
真实案例:
先后接诊2例
都出现双下肢肿胀
4月底,一名五旬妇女因双下肢肿胀伴有发热症状,被紧急送至泉州市区一家医院进行治疗。该患者在入院短短的十余个小时里,病情不断恶化,最后因多器官功能衰竭,不治身亡。据了解,女子家中经营海产生意。
无独有偶,5月初,该院又接诊一类似病例。在入院后8小时里,该患者同样出现双下肢重度感染,终因多脏器衰竭不治身亡。据该院医生介绍,该患者家属曾说过,患者在发病前曾食用过海螺一类的海产品。
据悉,通过对两名患者的血液化验,确认两人均感染了致死率极高的海洋创伤弧菌。“两名患者送医后,情况已经不容乐观,虽然我们高度怀疑是感染了海洋创伤弧菌,但由于病程发展太过迅速和凶险,终未能救回两人的生命。”该院医生遗憾地说道。
感染海洋创伤弧菌症状 图片来自网络
何为海洋创伤弧菌呢?
为何致死率会那么高?
生吃海鲜易感染
被扎伤也要注意
每年夏天为高发时段
对此,泉州市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林天来说,海洋创伤弧菌也称海洋弧菌,是一种在海岸环境中自由生活的细菌,适合在20摄氏度的咸水中生长。一旦感染上该细菌,发病急,病情发展很快,75%的患者在入院48小时内因多脏器功能不全而死亡,被称为“海洋中的无声杀手”。一般每年夏天为高发时段。
据介绍,海洋创伤弧菌有两种感染途径,一类是进食生的或未经加工熟的贝甲类海产品(尤其是牡蛎),其危害不在于引起胃肠炎,而在于引起的蜂窝组织炎和脓毒症,死亡率高达50%以上。
另一种感染途径是破损的肢体接触海水,或海产品刺伤皮肤而感染。细菌通过破损的皮肤很快速传播,并导致严重的肌炎和肌膜炎引发严重的坏疽,继而发生败血症。
这几类人尤其要注意了
厦门就曾有人不幸中招
海洋创伤弧菌虽然凶险,但健康人并不容易感染,酒精性肝硬化、原发有肝病、慢性疾病者才是高危人群。
2017年7月,厦门黄先生在家处理海鲜时,不小心被鱼刺扎破左手食指的指腹。第二天,黄先生的左手掌及左前臂出现发红并且胀痛,掌根部还出现了淡红色的水泡和渗液,连手掌皮纹也无法看清,手指远端变白,左手和手臂疼痛不断加剧,差点截肢。检查后,黄先生确诊感染了号称“海洋中的杀手”的海洋创伤弧菌。
2017年1月10日傍晚,广州男子洗鱼被扎了下,半条手臂没了。广州朱俊杰的妻子买回一条太阳鱼,朱俊杰在处理鱼的时候,右手不慎被鱼刺扎了一下。一家人并没有重视及时处理伤口,以为只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没想到,第二天朱俊杰就突发高烧、右手发肿发黑。12日晚,朱俊杰在医院确诊感染了海洋创伤弧菌,并于次日凌晨进行了紧急截肢手术。
2018年10月,广东的吴先生在买鱼的时候被一条鲈鱼刺到手指的中指。然后马上流血了,之后吴先生当场将手指的血挤了很多出来,不痛了就以为没事。到了当晚开始发作,手指头发黑很痛,人又发烧发冷,就医后被送往重症ICU进行治疗,并组织综合会诊。入院的第二天就进行了一个中指的截指手术,把整个中指都切掉了,切掉以后同时在ICU里面进行血透,全身抗感染,专门采购了一些特殊的抗菌药物过来治疗。
如何避免感染海洋创伤弧菌?
谨记!关键时刻能救命!
生活中如何避免感染海洋创伤弧菌?
1. 尽量少吃生冷食物,尽量将水产煮熟。
2. 避免受伤或将皮肤伤口暴露在海水中。
3. 从事海边工作或在海边游玩挖螺的市民和游客,要做好防护工作,戴手套、穿套靴。
4. 在挑选或者清洗海鲜时,尽量戴上手套,防止被尖刺部位扎伤。
5. 皮肤发红局部出现水泡,又有吃生海鲜、皮肤被海鲜刺破或海边作业的情况,要尽早到医院诊治,不要等到皮肤有小疱出现紫癜才去就诊,后者往往皮下已大片坏死,抢救非常困难。
6. 如果被海鲜类产品刺伤要小心观察、及时就诊。
三哥提醒,身体有疾病的朋友,吃海鲜得多留心,切记一定要煮熟再吃!同时处理海鲜的时候,务必要小心谨慎!猛戳小花,扩散提醒更多人!
哇你真厉害!发现福利了呢!还不赶紧戳进去领取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FM93交通之声”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FM93交通之声公众号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