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遵义,外地人除了遵义会议和茅台酒再无别的了解。
那么作为遵义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你又对遵义了解多少呢?
也许看过下面的内容,你会怀疑自己就是个假遵义人。
1972年,遵义桐梓县岩灰洞发现古人类牙齿化石2枚、旧石器数件和用火痕迹。标志着20万年前,遵义地区已有人类活动。
商周时期,遵义地区分布着许多小诸侯国,以鄨国与鰼国为代表。两个国家都以当地动物为图腾,记载于《山海经》。
结合同时期许多治水的神话,可以推测当时的遵义遍布河流与沼泽。
成语“夜郎自大”让许多人误解自大的是夜郎王,然而首先问出“汉孰与我大?”的其实是滇王。夜郎王只是一个附和者,却为滇王背了2000年的锅。
汉朝时期,遵义出现三位名士,分别是师从司马相如的盛览,师从许慎的尹珍,与开创2000年经学,被称为“汉儒释经之始”的舍人。我们称他们为“汉三贤”
唐朝时,杨粲成为播州(遵义)安抚使。
他崇尚儒家,重视教育,加速了遵义的汉化。并且积极扩张领土,奠定了今天遵义行政区域的基础。
从宗法来说,后来的播州(遵义)杨家即北宋杨家将后人。
南宋末年,蒙古军攻入西南地区,为了做好抵挡蒙古军队的准备,继承爵位的杨文在遵义选址修建了海龙屯。
于是赶到重庆献策,模仿海龙屯,在重庆合川修筑了钓鱼城。凭借钓鱼城,南宋军队得以抵挡当时世界无敌的蒙古军36年,击杀元宪宗蒙哥,改变了世界历史进程。
最终蒙古军队还是没攻入遵义,播州(遵义)杨家在南宋灭完后,也向元朝投降。
明洪武年间,朱元璋在全国设立四大茶仓,遵义就是其中之一。
明朝末年,四川政府财政紧张,发不起士兵工资,经常来遵义借兵平叛。至今四川大凉山还留存石碑,记载了遵义军队平叛的事迹。
由于当时遵义经济、军事都在西南地区首屈一指,继承播州(遵义)宣慰司爵位的杨应龙就开始强行扩大遵义地盘,至今重庆綦江还留存播州(遵义)界碑。
后来黔东南州叛乱,明宪宗派正三品官员张瓒从京城来到遵义调兵平叛,杨应龙就招待他在遵义多玩了两天。后来张瓒留下日记说,遵义居民富庶,有江南气象。
不久后,杨应龙因触怒了下属,被诬告谋反。而他还擅自攻击前来“平叛”的川黔联军,于是坐实了谋反罪。
朝廷派出有“明朝第一猛将”之称的刘铤,倾全国之兵,与杨应龙在海龙屯激战114天,杨应龙兵败自杀。
这一场战役被称为平播之役,成为万历三大征战之一。
平播之役后,由于刘铤治军不严,放纵军队烧杀抢掠,播州古城毁于一旦。经济人口一落千丈。
然而到了清朝雍正年间,统计成都有人口60万,重庆有人口56万,遵义有人口46万,贵阳有人口36万,昆明有人口38万。遵义还是当时西南地区人口规模第三大城市。
清乾隆年间,遵义地方官陈玉壂引进山东蚕丝技术,让遵义丝绸盛极一时,在市面上媲美蜀锦,遵义成为“黔省首富之区”。
晚清时期,遵义又出现了三位名士。分别是经学大家郑珍、清朝十大书法家之一的莫友芝、曾门(曾国藩)四弟子之一、清朝驻日本外交大使黎庶昌,他们被称为“清三儒”。三人回到遵义后创办私塾,致力教育事业,传承350余年。
至此,遵义成为当时的贵州经济文化中心。
1935年,遵义会议召开,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很快波及全国,1940年时,竺可桢带领浙江大学师生避难,将浙大迁至遵义。
1964年,由于三线建设,大批企业从北方地区、东部地区迁至遵义。为遵义发展建设作出巨大贡献,让遵义成为贵州最大的工业城市。
2009年,新蒲新区作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挂牌成立,经过10年建设,如今初现雏形。
区域内白鹭湖公园拥有吉尼斯世界记录最大水幕,用不一样的方式,展示一个你从未了解过的遵义。
But,近期由于天气原因,原定于5月20日开播的白鹭湖5D水幕秀只能延期,首映时间另行通知,详细情况请参照下面的通知,给大家带来的不便之处敬请谅解。
★以上涉及史实内容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涉及史实内容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1、
2、
3、
4、
编辑:陈娟丨审核:周钰姣丨签发:熊 俊
热线电话:19908522221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遵义晚报”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遵义晚报公众号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