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生于繁华,死于战乱:中国人建立的第一座博物馆

作者:果壳网 来源:果壳网 公众号
分享到:

05-18

1903年,日本政府在大阪举办了盛大的劝业博览会。在看完来自18国的展品后,一个留着辫子的人隐约感到了“博览”对于教育的作用。他对比了日本各项指标,在日记中写下了“教育第一”的句子,然后回到了中国。


这个人在中学历史书上出现过。他是清末状元,是当时民族资本企业的扛把子,也是第一个开办博物馆的中国人。他叫张謇。


张謇(1853-1926),江苏南通人 | 维基百科


缘起


向外国学习


国内,古人很早就有收藏的传统,但官方和私人大多“只藏不展”。从西周青铜器上“子孙永宝”的铭文,到明清天一阁“书不出阁”的规定,都是如此。


国外,18世纪有了类似现代的公共博物馆概念,且张謇之前就有若干传教士在上海等地办博物馆了,但它们的展陈和开放对国人并不友好。如法国传教士韩德禄(Pierre Heude)于1868年创办的徐家汇博物院,它最早并不对公众开放,要“有人”才能带进去。而后来的所谓开放,也必须先提交名片,再让管事教士决定能不能进。


徐家汇博物院| 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


张謇自费赴日期间,还参观了东京的帝室博物馆,那里皇家捐赠的藏品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1905年,深思熟虑的张謇给张之洞和学部写了两封主题差不多的信,提议道:中国应该有自己的博物馆了


以教育为目的


在给张之洞的信中,张謇分析了当时西方的教育形势,认为博物馆是“学校之后盾”,可以起到教育辅助的作用。至于如何开办,他的想法很美好:“当奏请皇太后、皇上颁赐内府所藏”,同时大小官员也应该捐出自己的藏品,这样,“帝室博览馆”就能在北京开办,接着推行到省,到州,到县,中国自然就能像日本那样遍地博物馆了。


“东京帝室博物馆”即如今东京国立博物馆的前身 | 维基百科


张之洞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但他显然不认为薅老佛爷的羊毛是个好主意。


眼见提议泥牛入海,张謇便自己掏钱,于1905年在老家南通的通州师范学校(也是他掏钱修的)西边修建了中国第一所公共博物馆,即集历史、艺术和自然科学于一体的“南通博物苑”。


与现在我们拿看展当休闲不同,南通博物苑的创立有浓厚的清末维新思想的色彩,具体来说就是教育救国。也因为此,张謇与京城里的士大夫不同,格外看重自然科学类藏品。据1914年的《南通博物苑品目》统计,自然科学类藏品占总藏品数量的六成以上。张謇还写了一副对联:“设为庠序学校以教,多识鸟兽草木之名。”是为博物苑宗旨。


白话翻译很简单:多学多认识,知道啥是啥,就行了。


张謇手书对联 | 南通博物苑官网


在清末,张謇的理念几乎可以说冒着风险。比如1888年有外国人打算在上海开“生物囿”(动物园),一时舆论大哗。有人引用历代昏君的例子,说观看珍禽异兽会惑乱人心,危害国政,“直犯古人之所忌也”。对此,《申报》一篇评论表示很搞不懂:参观真实动物来增长见识,难道不比读《山海经》强?


好在,张謇的大生纱厂在这时已初见成效。他用银子给我们砸出了一个真理:有钱,真的可以为所欲为。


兴建


1905年,张謇花钱迁了30座荒坟,把通州师范学校的植物园扩展成了“博物苑”。为什么不用之前已有的译名“博物馆”?因为张謇要把这里打造成教育和休闲并重的地方,它同时也是一个公园。


整个博物苑主体建筑为北馆、中馆和南馆。张謇为苑总理,负责出资和规划;破格提拔的学生孙钺当了苑主任,负责日常运营。这个博物苑对校外人员是只在周日开放的,假如你穿越回去,那么你需要领一个“观览证”,然后让一个工作人员来引导参观。


博物苑观览证| 《南通博物苑文献集》


五脏俱全


在这座一百年前的博物苑里,你将看到什么呢?


从东门进入,你会感到进入了一个花园,随处点缀着露天的风车、水塔、假山、喷泉等。绕花园一圈的是陈列各种动植物的建筑,包括九间鸟室、八间兽室、八间花竹平安馆和三间温室花房。你可以在其中看到丹顶鹤、东北虎、猩猩、鸵鸟,甚至是鸸鹋。——插句嘴,这只鸸鹋脾气不老好。张謇备注:“产于澳洲,高约丈余,极凶鸷。”


南通博物苑平面图| 据严乃钊测绘


走到花园中间,便是中馆。这里是办公楼,张謇让孙钺在屋顶的“观象台”鼓捣各种仪器。于是从宣统元年元旦开始,南通地方报纸开始出现了天气预报。


如果你想看文物,那你可以来名为“博物楼”的南馆。这里藏品既有传统的古玩和工艺品,如唐代的雷琴和当时刺绣家沈寿的作品,也有一些不能入传统士大夫“法眼”的东西,如林肯床上的木片、晚清凌迟的小刀,和袁世凯复辟时的“洪宪”国旗。


至于北馆,一楼放的是自然标本,二楼放的是书画等美术作品。其中最为张謇得意的是一具12米长的鲸鱼骨架。当时吕四海边有一头鲸鱼搁浅,张謇立马让孙钺负责运到北馆做标本。期间张謇在信里千叮咛万嘱咐,一定不要把骨架弄坏了:“海大鱼全体骨骼大约可拆取,须令挖泥人逐节挖,勿伤其接笋处。”


后来根据头骨研究,它应该属于长须鲸。现在的南通博物苑还有一个“巨鲸天韵”的常设展,在向张謇致敬


巨鲸天韵——江海鲸类生物资源专题陈列 | 南通博物苑官网


好的,现在你逛得差不多了,那么可以来苑品出售所买一些纪念品。这里卖的主要是苑里的动植物制品,比如一块钱两个的鸸鹋蛋。折合现在人民币的话,一个鸸鹋蛋只需要200元左右,绝对良心价。


顺便,镇江金山寺有个和尚曾用鸸鹋蛋骗人说是“龙蛋”,直到一个南通人看了才戳破谎言。


捐献藏品,积沙成塔


这些藏品的来源,首先是自然是张謇以身作则,“謇家所有,具已纳入”,然后利用自己游刃于官商间的身份向社会广泛征集。他苦口婆心地写了藏品征集启事,向世人介绍了什么是博物馆,博物馆藏品包括哪些类别,把藏品放进博物馆有什么好处等,呼吁“收藏故家,出其所珍,与众共守”。在其努力下,端方、叶恭绰乃至梅兰芳等人陆续捐出自己的藏品,博物苑的藏品越来越丰富。


征集启事| 《南通博物苑文献集》


显然,张謇将自己的博物苑视作儿女一般。他亲自写“观览简章”,亲自设计一草一木,亲自写了一个个牌匾和一副副对联。博物苑初具规模时,张謇不无骄傲地写了一首《营博物苑》,其中有一句:“但得诸生勤讨论,征收莫惜老夫频!”


这首诗如今刻在南通博物苑的外墙上 | 南通博物苑官网


鉴定考证,集结成书


张謇还请了诸多学者进行鉴定考订工作,文物自不必说,自然标本都用林奈的双名法注了拉丁文,有产地,化石有地质年代。这些标本绝大多数是孙钺自己做的,有的还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得了奖。


孙钺对南通博物苑可谓尽心尽责。比如张謇要做一个陈列药用植物的花坛,孙钺就去军山上采集了一个月。据孙渠回忆,父亲手不释卷,经常翻阅日文的《动物图谱》、《植物图谱》、《鸟类图谱》和《昆虫图谱》等工具书。


孙钺(1876-1943),江苏南通人 | 《南通博物苑文献集》


1914年,两册的《南通博物苑品目》编印了。上册为“天产”,有动物活体和标本536件,包括东北虎、豹、鲸、袋鼠、树獭、孔雀、鸵鸟等;植物活体和标本308件,包括牡丹、金带围、琼花等;矿物标本1247件,包括沙金、铱等金属,猫睛石、鱼睛石等宝石。


下册分历史、美术、和教育三部,都属历史文物,共28类1147件。张謇在序中说:“抑闻公法,战所在地,图书馆、博物苑之属,不得侵损,损者得索偿于其敌。”也就是说,哪怕发生战争,博物苑也能按照目录去保护藏品或索赔。1920年日本官兵闯入博物苑,张謇还写信给日本外务省进行了抗议。


当时张謇没有想到,自己死后,这本《品目》会在日军的战火下变成一堆废纸


凋敝


1926年8月24日,张謇去世。


葬礼非常隆重,赵尔巽、徐世昌、梁启超等人都写了挽联。由于张謇一生实在太过传奇,当时民间有人扶乩请神(类似玩笔仙),自称被黎山老母附了体,说张謇去世是“文曲星归位了” 。


棺材外,是把“状元公”传得越来越神的老百姓;棺材里,是用了大半辈子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张謇。


1926年9月30日的申报 


日益衰败


早在1922年,张謇的纺织事业就因为外国纺布倾销、军阀混战和资金周转陷入困境。张謇去世后,博物苑因失去支柱而每况愈下。1932年,《通光日报》记录了博物苑的衰败景象:


兽室十室九空,房屋亭台芜秽不堪,露天陈列的水晶等物也不见了。作者感于博物苑的窘况,呼吁其应该交与教育行政机关管理,否则不止建筑衰败,“恐怕那些较好的古董,大半要改名换姓。”


仿佛是呼应文章一般,两个月后,博物苑发生了文物失窃大案,总价20多万元的80多件古物被盗。虽然警方立即出动,人赃俱获,没有发生损失,但苑主任孙钺一是感到难咎其责,二是感到博物苑已无力支撑,于是不顾张謇之子张孝若的挽留,坚决辞职了。


孙钺的辞职信可谓字字泣血。他回忆张謇在时,“钺自随先苑总理斩荆伐棘,以创以成”,“苑费充足,外有岗警,内有更夫”;而现在“苑费减之又减,苑丁裁之又裁”。自己实在独木难支,不得不退位让贤。


当然,孙钺对生物学的热爱始终没变,一生出版了多部相关著作。67岁去世时,案头上是写了一半的《南通植物志》。


浩劫当头


1938年3月,日军占领南通,博物苑最大的厄运来了。


由于相信日军会遵守国际法,新主任胡履之没有转移藏品。直到南通沦陷前夕,胡履之才匆匆忙忙挑了一百多件转到上海。日军将张謇故居“濠南别业”占作司令部,博物苑则用来养马,而张謇生前苦心收集的藏品也被毁坏殆尽。据孙渠回忆,张謇生前最爱的一对丹顶鹤,一只被日军杀来下酒,另一只悲鸣而死。


抗战胜利后,博物苑几乎变成了废墟。1946年,《五山日报》对博物苑的残破景象进行了描写:


“走到过去收藏古今珍物最富的南馆,首先就见一尊大铁佛倒仰在地上,除了头部还完整以外,身躯已分裂成支离破碎了。”


“只见两段原在北馆的鲸鱼头骨,搁置在零乱倾倒的橱柜之上,还有些肋骨抛弃在墙外乱草之间。”


“图书馆房屋外表虽大体还存在,询之现在的管理人员,其中许多珍版的图书,也已给搬走和损毁了很多了。”



劫后的南馆| 《南通博物苑文献集》


劫后的中馆| 《南通博物苑文献集》


解放后,经用《品目》反复核对,南通博物苑原来的藏品只剩下了100余件,比起巅峰时期的10023件可谓九牛一毛


再到后来,人民政府对博物苑进行了曲折的改造过程,此不赘述。


沈寿刺绣《耶稣像》。原藏于南通博物苑,现藏于南京博物院丨南京博物院


以推动教育为己任


南通博物苑源于清末维新,兴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衰于日军侵华。回顾其兴衰,几乎就是一部中国的近代史。但历史不应以成败论英雄,尤其是对于张謇这样的人。


事实上,博物苑只是张謇教育事业的一小部分。他不仅造就了第一个中国人的博物馆,还开设了淮海实业银行、女工传习所、伶工学社等教育机构,贫民工场、残废院、盲哑学校等慈善机构,以及图书馆、更俗剧场等文化机构。1920年,美国学者杜威访问南通时因惊讶于当地教育的发达,甚至说出了“南通者,教育之源泉,吾尤望其成为世界教育之中心也”的话。毫不夸张地说,张謇以一己之力推动了整个南通的现代化。


杜威(右六)与张謇(右一)等人的合影 | 申报


张謇自己是旧学出身,但却对教育现代化有着近乎偏执的追求。他一生创办了370多所学校,包括如今复旦大学、扬州大学、南通大学、上海海洋大学等高校的前身。这些学校给中国输送的人才,可谓不计其数。


今天来到南通博物苑,我们仍然会在南馆二楼看到张謇手书的那幅对联:“设为庠序学校以教,多识鸟兽草木之名。”


认识鸟兽草木需要理由吗?不需要吗?需要吗?


参考文献

[1]张謇, 张季子九录·教育录[M]. 中华书局, 1931.

[2]论生物囿之有益, 申报[N]. 1888-9-25.

[3]孙渠, 南通博物苑回忆录[J]. 东南文化, 1985, 1.

[4]二十年来之南通[M]. 通通日报馆, 1930,9.

[5]张謇, 啬翁垦牧手牒[M]. 通海垦牧公司, 1918.

[6]南通博物苑百年苑庆纪念文集[M]. 本书编委会, 2005.

[7]陈存仁, 银元时代生活史[M].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8]徐坚, 名山:作为思想史的早期中国博物馆史[M]. 科学出版社, 2016

[9]南通博物苑文献集[M]. 1985.

[10]落花生, 从五公园到博物苑, 通光日报[N]. 1932-9-4.

[11]博物苑主任及会计孙子葛进夫等昨忽呈请引咎辞职, 通光日报[N]. 1932-11-15.

[12]黄然, 南通博物苑第一任主任孙钺, 江海春秋——南通文史资料精选[M]. 江苏省文史编辑部, 1998.

 

[13]言永, 城南文化地区凭吊记, 五山日报[N]. 19




作者:吴二棒

编辑:Luna


题图来自维基百科,摄影师“猫猫的日记本”



一个AI

今天是国际博物馆日。各地各所博物馆,一般都会在今天举行特别活动。出门去参加一下吧!


今天是世界博物馆日,你是不是也喜欢逛博物馆,快来向大家安利一下你最喜欢的博物馆或藏品吧~(欢迎带图!)


BTW,我们设置了小小的门槛,相信热爱科学的你肯定会通过考验!扫描下面的二维码,在42秒内答对尽可能多的题,达到一定分数才可以加入,每24小时仅能答题一次。呼~深吸一口气,然后好好答题吧!


AI和同事们等你来玩哦~

阅读40961
中国人 博物馆 
举报0
关注果壳网微信号:guokr42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果壳网”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果壳网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果壳网

微信号:guokr42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