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
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
新闻发布
5月22日,广西推进中医药壮瑶医药传承创新情况新闻发布会在南宁举行。会上通报了2019年全区中医药壮瑶医药的重点工作,即通过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修订一个条例、打造一批模版、推进一批项目、实施一个工程、构建一个平台、做大一个产业、打造一个窗口等“八个一”,推进中医药壮瑶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发布会现场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壮瑶医药工作,在本轮机构改革中,新组建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作为自治区卫生健康委的部门管理机构,并于2018年11月15日挂牌运行。半年来,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从健康、文化和经济产业着力,发挥好中医药“五种资源”的优势和作用。通过推进中医药的健康扶贫,补齐中医药服务体系的短板,形成了中医中药相互促进,事业产业齐头并进的工作格局。
资料图
1
广西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在中药材种植规范化建设方面,我区已建立29种药材规范化种植(养殖)示范基地、5种药材野生抚育生产示范基地。玉林市建有全国第三大中药材市场,获“中国南方药都”称号。全区目前正在开展中药材示范基地遴选,推进定制药园建设,因地制宜推进中药材产业扶贫行动。
在制药工业方面,我区共有医药生产企业221家,中药民族药生产企业109家,主营业务收入占我区整个医药工业的68.2%。具有中成药批准文号2783个,拥有三金片、正骨水、血栓通、金桑子、花红片、青蒿琥酯等全国驰名品牌。共有医疗机构制剂1196个,其中中药制剂541个,民族药制剂13个。
在中医药壮瑶医药健康旅游方面,加强中医药与养老养生旅游的融合开发,打造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南宁市列入全国首批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
在中医壮瑶医健康养老方面,推动中医药与养老融合发展,支持中医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建设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示范基地。
2
广西中医药文化宣传取得新成绩、新硕果
每年开展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推动中医药壮瑶医药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2018年,在全国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大赛总决赛中,广西代表队荣获总分第一的好成绩。
广西作为首批中医药服务贸易重点区域,经过三年的建设顺利通过国家验收。成功举办两届中国—东盟传统医药论坛、一届中国—东盟传统医药健康旅游国际论坛(巴马论坛),进一步扩大了传统医药的国际影响力。
3
2019年全区中医药壮瑶医药工作重点
2019年重点将抓好“八个一”工作:
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指的是对标对表党中央、国务院、自治区党委、政府对中医药工作的决策部署,将中医药工作充分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进一步完善政策机制,出台加快广西中医药壮瑶医药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全力推进广西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
修订一个条例指的是推进《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中医药壮医药条例》修订工作,改变我区中医药壮医药条例与中医药法不相适应的状况,切实解决中医药壮医药事业和产业发展中的一些瓶颈问题。
打造一批模板指的是要打造一批中医药参与医改的模式模板,特别要在紧密型医联体建设、中医优势病种专科专病联盟等方面形成经验。
推进一批项目指的是推进传承创新工程、健康扶贫工程项目建设,实施贫困县中医医院服务能力建设项目,实现29个贫困县中医医院帮扶全覆盖,推进近1000个基层中医馆建设。
实施一个工程指的是落实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岐黄工程)项目,加强高层次人才和骨干人才培养,夯实人才基础。
构建一个平台指的是整合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等中医药科技资源,构建中医药科技协同创新平台。加强中医药壮瑶医药传承创新,加强中医药成果转化体系建设。
做大一个产业指的是做大做强中药产业。开展“三个一批”示范基地建设。遴选建设一批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开展定制药园建设,因地制宜推进中药材产业扶贫行动,打造中医药助力脱贫攻坚的“样板”。建设一批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建设一批中医药医养结合示范基地,以此推动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与乡村旅游、文化推广、生态建设、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制定出台更利于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医保政策,以及中药产业发展政策文件,进一步做大做强全区中药饮片产业,助力中药产业扶贫和全区经济社会发展。
打造一个窗口指的是依托中国-东盟传统医药交流合作中心(广西),建设高水平合作平台,建设一批中医药合作示范基地,打造中医药壮瑶医药合作新窗口。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加强与香港、澳门联系,推动健全中医药领域的合作机制,将中医药研发优势与广西丰富独特的中医药技术和民族医药技术结合起来,发展壮大中医药产业。
坚持把中医药融入广西经济发展大局
和卫生健康全局,
在健康广西建设中
提高中医药的贡献率和显示度,
推动全区中医药事业再上新台阶。
✪
✪
✪
来源:广西新闻网记者 黄诗淇
编辑:张晓微
责任编辑:蒋晓伶
值班主任:叶焱焱
值班总编:曾俊峰
点亮告诉更多人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广西新闻网”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广西新闻网公众号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