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有很多人不知道,今年已经是端午节作为法定节假日的第11年了。端午节这样的中国传统节日,让我们这些吃货兴奋的,除了假期,就是端午节最标志性的食物——粽子了!
既然是资深吃货,爱一种食物,就一定要把这个食物“盘”得明明白白。
神秘的粽子
关于粽子的起源,说法一直很迷。众多故事中流传最广的还是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而制了。
其实早在上古时期,粽子这种东西就已经存在了。不过称呼不太一样,在当时,北方称它为角黍,南方称它为筒糉。
不管是角黍还是筒糉,在以人民饱腹为主的上古时期,造型都过于drama,因为这种食物本来就是用来祭祀的。
角黍,内含上古重要农作物黍(也就是黄小米),形似牛角。黍是上古时期的一种重要农作物,在上古时期人民的饮食中占有重要地位,祭祀场合自然不可或缺。而牛角造型在祭祀中具有特别的象征意义,所以就产生了这种被将黍饭用茭白叶包成牛角形状的贡品。
不过茭白叶本身并没有黏性,无法凭借着自己的能力保持牛角的形状,就只能通过捆绑这个外力来保持形状。
筒糉就是将大米放入竹筒中烹熟而成。水稻的生长离不开水,所以在南方稻作区,人们祭祀的是水神——蛟龙,“将贮有稻米的竹筒投入江中以饲蛟龙,正是越人祭龙的古老活动,恰如北方周人的祭祖之俗。”
粽子,美食界的捆绑爱好者
粽子和螃蟹应该算是美食界的两大捆绑爱好者,不过粽子的捆绑玩法更多,更加有门道。
现在我们市面上常见的粽子,一般只有两种,一种是使用棉线捆绑,一种使用马蔺草捆绑。
棉线不够“传统”,这里不配拥有姓名。我们认为比较传统的食物,一般都要原汁原味的,马蔺草以其坚韧的特征夺得了食物界捆绑爱好者的青睐。自古以来,坚韧的马蔺叶就是绳子的优秀替代品,捆菜、拴鱼、挂肉都很好用,螃蟹一般也用马蔺草进行捆绑处理。当然,还有端午节拿来捆粽子。
其实用马蔺草捆绑并非端午节粽子最传统的做法,最正宗的捆绑方式应该是用五彩线捆粽子。
南朝梁人吴均的《续齐谐记》中记载:“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水,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筒子贮米,投水以祭之。汉建武中,长沙区曲忽见一士人,自云三闾大夫,谓曲曰:‘闻君当见祭,甚善。常年为蛟龙所窃,今若有惠,当以楝叶塞其上,以彩丝缠之。此二物蛟龙所惮。’曲依其言。今五月五日作粽,并带楝叶、五花丝,遗风也。”
现在我们已经很少能看到市面上用五彩线捆的粽子了,五彩线这个本来跟粽子相亲相爱的一对,换了另外一种形式在端午节占据一席之地。
不再捆粽子的五色线还能做什么?
五彩线跟粽子这对cp分开之后,并没有离开端午节这个大家庭,而是以其鲜艳的外表成为了端午节民俗的另一大花旦。
五彩线,在古代还被称为五彩长命缕。早在汉代的时候,就有系五彩线的习俗。
汉·应劭《风俗通》载:“五月五日,以五色丝系臂。”据此,即此俗直承汉代,至今已两千年矣。
标准的五彩线佩戴方法是:将五种颜色的丝线搓成一根彩色丝绳,系在女孩子手臂或者颈项上。明代余有丁的《帝京五日歌》中就提到过这种习俗:“系出无丝命可续”。
传统习俗是这条五彩线要从端午节一直戴到七月初七女儿节,才能解下来焚烧掉。
还有一种说法是,端午节后的第一个雨天,把五彩线减下来扔进雨中,会给人带来一年的好运。
古人尚能将五彩线玩得花样繁多,我们现代人当然也不能落后。这不,今年端午节就有人对五彩绳动手了。
如果不做详细的介绍,相信大家一定都认为这是某位艺术家的展览。其实这是今年端午节五芳斋在天猫超级品牌日发布会飞的新产品粽子——外来物“粽”。
古人用五彩绳做饰品,天猫奇妙研究所这波操作更加高级,用五彩绳来玩艺术。
《天猫奇妙研究所》已经不是第一次搞事情了,这一次天猫奇妙研究所联合五芳斋将新品发布做的极具趣味性和想象力,仿佛一场光影结合的“艺术展”。
用来捆粽子和作为端午饰品的五彩线成为了这次奇妙研究所(五芳斋)的主要元素。将五色线以编织缠绕的方式,通过放射,散发的线型呈现出粽子这一特有的三角棱形的元素。
结合3D投影的光影效果,将“线”和“型”以更深入的效果呈现,呈现出穿越宇宙和能量的光影效果。
以每一个粽子缠绕的五色线为“点”散发出各色线条,编织为一幅总图。
不要光被图片震撼到,只有视频才能感受到光影效果下的萧条及宇宙感。
点击观看视频
年轻人过端午节的方式有很多,有人将端午节当做年中休整日来过,有人则把端午节过成了情人节。但一定没人能把端午节粽子的捆绑绳玩出这么新奇有趣的方式。
今年的5月27日是五芳斋天猫超级品牌日,这一天,五芳斋用超级酷炫的出场方式送上了这款有意思的新品。
天猫奇妙研究所向来致力于将产品用最有趣、最新奇、有创意的方式结合,这次的端午节,更是将粽子变成了天外来客。
端午节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这一次能够跟现代元素甚至时下最热门的宇宙元素结合,奇妙研究所和五芳斋对端午节和粽子可谓是脑洞大开了。
这一天,真真的是与“粽”不同。
如果你觉得今天的文章还不错
动动手指,给壹读君点个赞呗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壹读”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壹读公众号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