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梁衡图书馆在梁衡先生的母校——太原十二中揭牌。梁衡先生回到母校,参加揭牌仪式。梁衡先生生于霍州,初中和高中都是在太原十二中度过。
梁衡图书馆的创办,既是成功学子对母校的回馈,也是母校对杰出校友的眷恋。馆中藏品可分为六个部分,分别是梁衡著作,梁衡研究文集,刊载梁衡作品的期刊,梁衡写作用书及文友赠书,梁衡讲座讲课视频,其他相关的纪念品、实物等。在梁衡图书馆筹办过程中,得到了人民教育出版社、霍州市委、梁衡研究会等单位和许多热心人士的支持和帮助,梁衡先生本人更是为图书馆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他捐赠了一批自己珍藏多年的文献资料,包括由国学大家季羡林、著名画家范曾签名的赠书;烈士方志敏的《可爱的中国》复制手稿等。
在与母校教师座谈时,梁衡先生深情地回忆,读高中时他的语文老师李光英以丰富的学识、有趣的教法启迪了他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得他感受到学习是一种享受,十二中给了他最初的文化滋养。梁衡先生在现场发言时表示:“把图书捐给母校,一是向母校致敬,感谢母校培育我成长;第二,希望同学们能来图书馆看一看,了解老校友走过的路,得到一种激励。”
太原十二中校长冯国雷说:“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校园图书馆,它展示了一所学校的文化品位和育人理念。今天我们以‘梁衡’来命名十二中的校园图书馆,不仅是为了收藏梁衡作品和资料,为后人开展研究创造条件。更重要的是希望以此为依托,促进学校的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品质,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梁衡先生是著名散文家、学者、新闻理论家、政论家和科普作家。曾任《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人民日报》副总编辑,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人教版中小学教材总顾问。
梁衡先生的作品入选大中小学、师范等教材,数量最多,范围最广。《晋祠》《夏感》《跨越百年的美丽》《把栏杆拍遍》《壶口瀑布》等耳熟能详的文章,选编在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在中小学生中有着广泛和长久的影响力。
“晋祠之美,在山美、树美、水美……”这是我国著名文学家、学者梁衡先生创作的《晋祠》一文,曾经被收录在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中。27日,篆刻了《晋祠》全文的碑刻作品在省城的晋祠公园内“扎根”,以此种艺术方式与广大公众见面。
晋祠历史悠久,风景优美,文化遗存丰富。我国著名文学家梁衡先生在1982年4月创作了《晋祠》一文,被评为优秀散文,首次发表在《光明日报》上,同年9月入选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后又节选于全国职业高级中学语文教材。由此遍及天津、北京、广东、云南等20个省、市、自治区,影响了几代人,不仅给大家留下了关于晋祠的美丽回忆,更是让很多人循着梁衡先生的笔迹找到了晋祠,并按照文中描写的内容欣赏晋祠。
为了让晋祠文化更加深入人心,经过太原市委市政府批准,太原市文物局精心组织,以梁衡先生的《晋祠》为主题内容,进行了艺术创作设计,其艺术形象参照北京故宫博物院景仁宫院内的石影壁,并进行艺术深化处理,最终呈现了今日的碑刻作品。据太原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石碑材质选用北京故宫内较多使用的北京青白石,彰显庄重,影壁墙大小长7.1米,高2.6米,用中国传统石雕工艺实心整石分段雕刻制作,最终陈立于晋祠公园内,打造成精品景观,供后人观赏品读。
采写:山西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冠兴 孙轶琼
视频拍摄:山西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冠兴
视频制作:山西晚报全媒体记者 赵亮
编辑:山西晚报全媒体编辑 闫婷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山西晚报”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山西晚报公众号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