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花
很多时候,我们站久了或者坐久了,就很容易腰酸背痛,这是一种很常见的情况,一般休息休息就能好起来。
但是,最近茂名45岁的陈女士遇到的腰酸背痛,着实把人吓一跳:她的脊柱居然被病菌“掏空”了,险些瘫痪!
综合自深圳晚报、人民日报、生命时报、海峡网、河南省制三院及网络
脊柱几乎被掏空
如不及时治疗恐致瘫痪
茂名45岁的陈女士最近几个月经常腰背疼。
一开始,她也不以为意,以为年纪大一点,有点中年小毛病很正常,可能是骨质增生或者椎间盘突出了。可是最近一段日子,她的腰背疼得越来越严重,有时疼得晚上都睡不着。身材本就瘦小的她还逐渐消瘦,体重下降。 而且,她总感觉背上长东西了,喊来儿子一看,背上的骨头高高的凸起来了!
这可把陈女士吓了一大跳,她赶紧到附近医院就诊,在医院开了一些药调理,加上针灸治疗。可是,几个疗程后,陈女士不仅没有好转,反而疼得更厉害了,背上的凸起也更明显了!
后来,她又辗转几家医院看病,被诊断为“胸椎骨折”,经保守治疗没有好转,反而越来越严重。打听到脊柱专家刘少喻教授在深圳,陈女士最终到了中山七院骨科。
刘少喻教授接诊后,给陈女士做了胸片检查,检查发现陈女士脊柱有一大块阴影,有可能是骨结核。通过 CT 检查发现,陈女士的胸 7、胸 8 椎体有一个大空洞, 就像被蛀虫咬了一样,整个椎体都塌了下来,导致脊椎的棘突凸起。这就是她背上有一个明显凸起的原因所在。
经过进一步检查发现,导致陈女士脊柱被掏空的原因竟然是 " 结核 " ——一种经常发生在肺部的传染病。陈女士中招的却是脊柱,也就是所谓的 " 骨结核 "。肺结核一般有咳嗽、咳痰、咯血、胸痛等症状,而骨结核症状则比较隐匿。由于早期未发现时结核病,结核细菌在陈女士体内不断破坏,骨关节和脊椎骨质被侵蚀,最终就像骨头被掏空一样。
" 随着疾病的进展,关节活动逐渐受限,最终出现了成角后凸畸形。" 刘少喻教授介绍说," 如果疾病进一步发展,一旦脊髓受到压迫、损伤或牵拉,就有可能导致瘫痪!"
手术取骨补缺让脊柱重新挺起来
发现病因后,陈女士首先接受了规范地抗结核杆菌治疗,清除体内的结核杆菌,避免其继续破坏骨质。经过 3 周的治疗,陈女士体内的结核杆菌得到有效控制。但前期结核杆菌对脊柱造成了很大破坏,淤积了许多坏死的骨头和脓液,怎么办?
为了尽可能清除陈女士胸腔内的坏死组织,刘少喻、魏富鑫两位来自广州中山一院的“老牌”专家组成的团队选择了难度较大的“侧前方入路结核病灶刮除植骨融合术”。
“胸椎侧前方入路”手术示意图。
手术中,医生需要切断一截肋骨,切开胸膜,直达病灶,并避开胸腔内密密麻麻的血管和神经。做完病灶清扫后,骨科团队将陈女士取下来肋骨的一部分“雕琢”成适合的大小和形状,嵌进椎间病灶,进行植骨融合,又将剩下的肋骨重新接回去。经过近5个小时的抽丝剥茧,团队顺利完成了手术。 接下来,陈女士只需要等着嵌进去的部分肋骨与缺损的骨头融合,慢慢长成结实健康的骨组织,就能摆脱困扰,重新挺直胸板。
结核杆菌侵入骨造成骨结核
据了解,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青年人较容易发生,大多发生于肺部,但也可发生于人体的任何器官。骨结核即是由结核杆菌侵入骨或关节而引起的破坏性病变。
骨结核发病部位多数在负重大、活动多、容易发生劳损的骨或关节,好发于脊柱、髋、膝、足、肘、手等。骨结核是全身疾病在局部的表现。据统计,约 50% 骨结核患者合并肺结核,患者可能没有肺结核病史。陈女士就属于这种,她没有家族结核病史,也没有得过肺结核,在诊断时容易被漏诊。结核病变侵蚀骨头,而脊梁骨后面就是脊髓,一旦脊髓受到压迫或者损伤和牵拉,传达指令就会出现问题,患者就会出现瘫痪。
腰背疼有这两种情况要警惕
陈女士的经历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如何区别普通腰疼和脊柱结核呢?
很多疾病都可以产生腰疼,比如椎间盘病、腰部劳损等,脊柱结核最早的症状也常常是腰疼。结核病导致的腰疼是一种持续的腰疼,尤其是在晚上睡着以后疼,小孩或者年轻人经常疼醒,疼痛不会因为休息、吃药等有好转。
刘少喻教授指出,脊柱结核和别的疾病导致的疼痛一个很重要的区别在于,脊柱结核导致疼痛的病人的腰都是僵直的,很难自己弯腰。他还强调,骨结核在青少年阶段多见,小孩发病率较高。如果小孩患有儿童骨结核家长应及时带其去正规的医院去进行有效的治疗,以免病情严重化,影响到孩子的成长。
脊柱是人体的“承重墙”,
一旦出现病变,
就很容易引起全身一系列问题,
因此保护好脊柱,
非常重要!
保护脊柱,这样做!
正常人的脊柱从
25岁开始就开始退变,
几乎每个人一生中
都会遇到脊柱相关疾病,
不过不能因此大意,
如果发现疼痛异常,
及时上医院就诊!
编辑:朱晓华 责编:陈广泰
脊柱好,身体好!
快快转发提醒亲友吧!
猜你喜欢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健康资讯
点亮小花,一起保护脊柱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广东卫生信息”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广东卫生信息公众号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