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考研人数越来越多,高考和考研究竟哪一个更难?

作者:临海教育 来源:临海教育 公众号
分享到:

03-05

进入3月,各高校的复试分数线即将陆续公布,290万报名考研的同学,最终能够进入被录取的预计不会超过75万。随着考研人数的逐年增加,保研比例的上升,出国形势的严峻等因素,考研似乎越来越困难。同样,进入3月,2019年高考也开始进入百日倒计时,寒窗苦读的莘莘学子,也即将迎来人生的一次大考。这两场决定运命的考试究竟哪一个更艰难?


高考总体录取率更高,但本科录取率因地区不同有较大差异


单从录取率来说,本科生录取率高于研究生录取率。结合下图可以发现,随着2009年高校扩招,高考录取率也逐步提高,截止到2017年,高考全国总体录取率已经接近75%,当然这包括了本科和专科的所有数据。具体到本科,因为各省录取率存在较大差异,比如按照下表统计情况,最高的天津本科录取率为74.83%,最低的江苏只有20.95%,也可以看出各省市之间高考的难度是有非常大区别的。




研究生近几年来报考人数增长非常快,从2017年的201万到2019年的290万,仅用了三年时间,虽然录取人数也逐年增加,但也从一定层面也反应考研竞争越发激烈。从历年的报录比来看,基本维持在3:1左右,2017年达到了2.5:1,也就是40%左右。按照这个最高比例来看,研究生的全国平均录取率应该要略高于本科录取率。所以总体上高考难度低于考研难度,但是具体到本科以上,本科录取率低的省份的高考的难度要远高于考研的难度,相应地本科录取率高的地区考研难度也会远低于考研的难度。




名校考研录取率较高考相对高,但不确定因素更大


如果把比较数据缩小到一本以上,甚至985,211高校。以2017年数据为例,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为940万,985高校录取人数约15.8万,录取率1.68%;211高校录取人数46万,二者加起来一共只有61.8万,比例约为6.5%,当然同样是不同地区录取率有较大差别。



而985、211高校的研究生录取率不确定性更高,不同院校不同专业差别非常大。一些顶尖高校或者热门专业报录比甚至可能超过20:1,甚至更低。比如下图是2018年中国人民大学各专业研究生报录情况,总报录比为9163:876,总录取率约为9.5%。比率最低的是经济学院和法学院,分别为1249:111,1536:96,比例大约为8.9%和6.3%,而录取率最高的物理系报录比为38:21,录取率理论上超过55%。(当年数学系无人报考)




考研竞争难度相对较小,但是对个人要求更高


之所以说考研竞争的难度相对较小,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因为985,211等名校最优秀的一大部分同学都会出国或者保研,比如清华大学总体深造率约为78.3%,C9高校中深造率相对较低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深造率也都超过了60%,设有研究生院的211高校保研率在15%左右,未设研究生院的211高校保研率也在5%以上,这样考研的同学就少了相当大一部分强劲的对手。加上名校绝大部分专业录取率比本科的录取率高,所以除非非要考热门专业,理论上考名校研究生应该更容易一些。

当然高考和考研还有别的一些因素影响。比如从备考的难度来说,研究生备考难度明显会更高。考研从开始确定目标学校和专业到复试结束,几乎完全依靠自己,这个过程中需要收集所有相关信息,具有一定盲目性,复习过程中完全依靠自我管理和约束,对个人的能力要求更高;而高考有老师和家长监督和帮助,自己需要操心的事情相对较少,但是复习备考的时间更长,考试的频率和强度更大,身心更容易疲惫。

在心理压力方面,考研不成功还可能有就业或者重新再考的选择,相对退路比较多;高考则更多要求一次就顺利通过,虽然也能复读再战,但二者所站的平台不一样,本科生即便就业也没有太大问题,高中生直接就业的话和大学生就会有质的差别。当然这些因素对不同个人而言,影响程度可能不一样。

总体来说,考研的时候自己操心的事情要多得多,而家人而老师能帮得上忙的地方越来越少。高考总体难度比考研的难度要低一些,但是考名校的话,考研的难度略比高考时低一些。当然这些都是理论上的分析,面对具体情况,个人面临的问题可能会相差很大,这两次都是可能决定人生发展方向的考试,主要还是依靠个人努力来克服各种客观因素带来的困难,也许可以用一句话来总结,不管面临的境况如何,努力的程度决定了考试的难度。

忘记在底部留言点赞哦~


编辑墨池   监制昍朤    

声明:本公众号为公益性非官方平台,由台州墨池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管理运营

台州墨池:书法考级(回复考级)、网络教育、小程序、收银系统、人工智能标准化建设等

大家都在看








阅读39349
高考 
举报0
关注临海教育微信号:gh_868620bd33d1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临海教育”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临海教育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