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授权转载自浪潮工作室(ID:WelleStudio163)
在连续加班了一个星期之后,绝望的你把头像换成了哭泣的悲伤蛙以宣泄内心的悲痛,然而还没等来朋友的宽慰,妈妈的微信头像先跳了出来。
“闺女啊,你这好好的一个女孩子干嘛用一个这么丑的青蛙做头像?”
“你知不知道,微信头像就是人的第二张脸,从微信头像上就能看出一个人的性格!”
“来,妈妈给你挑了几张图片,你看这朵荷花,美观大方,就适合女孩子做头像,快换上,听话!”
妈妈们最爱的荷花 / the Unsplash@Aradhika Sharma
虽然你的心里早就对这朵荷花翻了130个白眼,可也百思不得其解:为啥咱妈总是对自己的头像如此严格?微信头像真的能看出一个人的人格吗?微信头像到底有多重要呢?
其实,妈妈说的有错的地方,也有对的地方。
微信头像不是人格测试
人们总是说:“微信头像是心灵社交网络的窗口”、“读懂一个人的微信头像,你就读懂了这个人”…… 真的是这样吗?
严格地说,这样的话有一定的道理,毕竟微信作为现代人们展示日常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最主要的网络平台之一,它的头像自然也是可以作为了解一个人的窗口的。
比如说,每到期末时节,大学生们就会纷纷拿出自己珍藏已久的幸运头像,开启一场轰轰烈烈的“微信做法”,于是当你看到你的同学都换上了熟悉的头像,你就知道,期末周来了。
名侦探柯南的头像曾经风靡一时,因为挂柯南的谐音是“挂科难”。但互联网的潮流变化太快,今天柯南头像在考试周的地位已经日薄西山了。
不过如果想通过分析一个人的微信头像,就能精确了解他的人格特征,甚至是把它当作严肃的人格测试,那么对于来说大部分人来说真实效果如何可能还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为了确保人格测试的科学性,心理学家可以采用信度和效度两个指标来判断。
那么,如果想通过微信头像了解一个人的人格特征,首先可以确定的是,信度应该不高。
比如说,我身边曾有人换过爱豆头像,也换过卡通头像,甚至换过表情包的头像,那按照某些头像解读方式,他应该有时幽默开朗,有时卑怯软弱,有时又少女心爆棚——看起来似乎不太稳定啊。
所以如果解读结果无法做到一贯而稳定,那这样的解读方式可能“信度”就不算高。
那么它的效度又如何呢?也就是说,微信头像反映的究竟是不是人格特征呢?不好意思,很可能也并不是。
就像学生们换头像可能是快到期末了,如果哪一天社畜们换上了“奋战到底”的大拳头头像,一般不是因为他有“坚忍不拔之志”,大概率是因为年底要冲业绩了,小领导让全组人都给换上的。
如果突然有个男生突然换上了《樱桃小丸子》中的花轮同学做头像,不要以为他是打算朝这个角色发展,而只是因为……他被女朋友逼着换上了情侣头像 / 网络
当然,这种有趣的问题不仅大众关心,心理学研究者们也很关心,不少研究者们也对这个问题进行过一些探讨,例如台湾师范大学曾经研究了人们的Facebook头像与他们的人格特征之间的关系,并发现头像图片的类型与他们的人格特征相关度达到了显著水平,而这篇文章也成为了“微信头像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性格”的有力证据之一[1]。
可惜这份研究做得并不够完善:因为它需要让受测者自己先给自己和好友的微信头像分类,而这种对头像的“深度加工”很有可能让受测者进入社交的状态,那么在这样的状态下进行人格测试很可能无法展现出受测者真实的人格。
犯了类似错误的还有一份欧美的关于Facebook动态的研究[2];除了头像以外,还有研究者对Instagram上的图片进行了研究,但图片特征和人格特征的相关度也不是很理想[3]。
人们在社交网络上拿某张明星照做头像,可能只是想展现出自己的品味和喜好。如果你想使用这张张国荣做头像,请准备好以下应付妈妈的台词:“我不是想抽烟”、“这不是我男朋友”、“我没有丧气,黑白不是丧气”(图文无关)
那么通过微信头像了解一个人的人格就真的完全不可行吗?其实也不是。有人利用图像识别技术和特殊的计算方法对人们的Facebook头像进行了分析,发现其预测的大五人格测试结果准确率达到了60%以上[4]。
可惜的是,到目前为止,对于大部分普通微信使用者来说熟练掌握这些高大上的技术还不太现实,那头像对于我们真正深入了解一个人能够起多大作用也许需要重新探讨了。
微信头像确实很重要
不过,虽然想要通过微信头像就准确把握一个人的人格特征并不可取,但也并不能否认微信头像在社交活动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和日常的面对面交流不同,微信交流属于典型的缺场交流:我们无法直观地感受对方的表情、神态、语气包括交流的环境等等,因此除了交流的具体内容以外,微信头像就成了最重要的社交要素[5]。
就好像同样是发了“拿小拳拳捶你胸口”这句话,如果对方的头像是一只萌萌的小猫,你也许会觉得ta超可爱,但如果对方的头像是灭霸,那估计你会感到一阵违和的不适感。
流行于中文互联网的悲伤蛙(或者叫佩佩蛙,Pepe the Frog),其实是由一个美国人创造的,这个系列的表情包在美国还因为政治因素而颇有争议 / Vox
更重要的是,如果你与对方的初次交流方式就是微信,那么微信头像就会变成别人对你的第一印象。
第一印象有多重要呢?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研究,他们虚构了一个人并杜撰了两段关于他“内向”和“外向”的材料并按照不同的顺序呈现给被试看,一半的被试先看到“外向”的描述,而另一半被试先看到的是“内向”的描述。
而在看完材料后,前半组的被试有78%的人觉得这个人是外向的,而后半组只有18%的人觉得他是外向的,可见第一印象对于人们的形象塑造有多重要[6]。
所以如果你用了一个沙雕表情包做头像,就算你和别人念聂鲁达的爱情诗别人也会觉得你是不是抽风了。
而且,从传播学的角度上来讲,微信头像也直接参与了用户在网络中的形象构建,因此用户也会有意识地通过选择微信头像来进行印象管理[5]。
比如说,如果你想做一个愉快的沙雕网友,那么你大可以选择各类时新的表情包作为你的微信头像,而如果你想打造你的“学霸人设”,各类励志图片一定是你的不二之选了。
当然,你最好别用这位叫做“翟天临”的大兄弟做头像了(图文无关)
其实不少网友也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尤其是那些疯狂换头像的人,他们更是重视头像在自己形象塑造中所起的作用[10]。
一份针对378名Facebook用户的调查发现,大多数人的头像设置标准差不多就是“在不会被他人认为是欺骗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展现自己有吸引力的一面”[7];另外一份对288名大学生的研究,也得出了相似结论[8]。
考虑到Facebook实名社交的特殊性,大部分用户都会把自己的照片作为头像,头像对于自己的形象塑造就起到了更重要的作用,因此他们自然会精挑细选出自己最满意的照片——稍微修一修也是可行的,别修得亲妈都不认识就行。
那你可能会问了,如果有的人对自己的外貌并不自信,又不能“P图整容”,那他们该怎么设置自己的头像呢?另一份研究显示,在这样的情况下,你也许应该选择“匿名性”更高的图片[9]。
所谓“颜值不够,背影来凑”,放上自己的背影或是超多人的大合照,甚至是直接来一张风景照,就可以有效避免社交中的尴尬。
对自己不自信的女生,可以试试“背影杀”。这种“不出格”的照片还有一个好处,不少雇主会查看雇员的Facebook主页,因此为了避免给雇主留下不好的印象,许多人也会尽量避开“出格”头像[10] / the Unsplash@Jake Ingle
而这一系列充满小心机的操作最根本的出发点,还是在于人们希望在社交网络上塑造一个更好的个人形象。调查显示,无论在匿名还是在实名状态下,让自己显得更有吸引力都是人们选择Facebook头像最主要考虑的因素[1]。
还有一些传播学者认为,微信头像不仅会影响他人对自己的看法,有时也会推动使用者自我认知的建构[5]。也就是说,使用沙雕表情包不仅能让别人觉得你是一个沙雕,也许时间长了你也会怀疑自己究竟是不是真的是沙雕。
看来爸妈关心得也没错,微信头像确实挺重要的,但为什么他们总嫌弃你的微信头像呢?
被嫌弃的头像的一生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他们嫌弃你的头像肯定不是因为嫌弃你,只是有可能你们的性格特征和观念上存在一定的分歧。
有人统计了中国2004-2013年间65份大五人格研究,涵盖了近50000名大学生样本,结果发现十年间大学生的开放性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12]。
也许你会质疑,并不是所有人的父母都是大学生,而10年的跨度也不够长。这里还有一份针对中国3192名15-75岁横断样本的大五人格测试研究,结果发现年龄越大的人开放性程度越低,也就是说从整体上来看,我们常说的“老年人更保守”是有一定的道理的[13]。
你的朋友圈,大概率有人使用过韩国宋一国的“宋家三兄弟”的照片作为头像。但这种头像,可能会引起妈妈的强烈反感,“你又没结婚,别人会以为这是你的小孩啊!”(图文无关) / Youtube
还有人研究了经济发展与人格的关系,研究发现社会经济水平越高,人们的开放性以及在人际关系中的现代性越强,因此如果父母留守老家而子女在一线城市打拼,双方出现观念上的不统一也是正常的[14]。
而开放性程度低也会让他们在微信头像的选择上更为谨慎:“不要说什么小狗小猫小猪佩奇,人怎么能用畜生做头像呢?”“这张不行,搔首弄姿,一点也不洁身自好!别人会怎么想你?”……什么?你说沙雕表情包?那更是碰都不能碰。
父母们最无法接受的照片当属袒胸露乳的照片。假如你换上一张你家idol这样的照片,5分钟后你会迎来一阵暴风雨般的微信通知 / the Unsplash@Viktor Juric
此外,对于近几十年青年的择偶标准研究也发现,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如今的人们在择偶时变得更自主、崇尚自由,也更重视人的全面发展[15][16]。
由于择偶标准往往也体现了人们的理想发展结果,即“什么样的人才是好的”,因此当父母用他们的标准衡量子女时也会出现分歧:在你眼里的自由时尚可能在她们心目中就是灾难性的道德崩坏。
不仅如此,还有些家长对于风水的狂热让他们坚信一些头像会招致无妄之灾,因此也会对子女的微信头像提出近乎苛刻的要求。
相信不少人都听父母劝诫过:不能用猫做头像!猫是邪物,做头像会招邪!别用黑白照做头像!会影响身体健康!用动物头像要小心!一定要细查与自己的生肖是不是相克!繁多复杂的规矩让你不禁怀疑爸妈是不是偷得了什么真人的心传。
你用这种恐怖猫片怕是会被你妈妈打死 / 浪潮工作室内部绝密图片再度分享
不过说一千道一万,微信头像毕竟还是我们自己的,你有自己的发展轨迹,父母也有他们的成长路径,存在分歧也是难以避免的,也许真正重要的并不是永远保持步调一致,而是相互的理解与尊重,微信头像上是这样,其他很多事情上也是。
[1]Wu, Y. C. J., Chang, W. H., & Yuan, C. H. (2015). Do Facebook profile pictures reflect user’s personality?.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51, 880-889.
[2]Liu, L. D., Preotiucpietro, ZR, Samani, & Moshen. (2016). Analyzing Personality through Social Media Profile Picture Choice
[3]Ferwerda, B., Schedl, M., & Tkalcic, M. (2016). Using Instagram Picture Features to Predict Users’ Personality.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ultimedia Modeling.
[4]Celli, F., Bruni, E., & Lepri, B. (2014). Automatic personality and interaction style recognition from Facebook profile pictures.
[5]卢春天, 张志坚, & 张琦琪. (2016). 缺场交往中青年的形象自我管理. 中国青年研究(3), 89-95.
[6]金盛华. (2010). 社会心理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7]Hancock, J. T., & Toma, C. L. (2010). Putting your best face forward: the accuracy of online dating photographs.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59(2), 367-386.
[8]Kapidzic, & Sanja. (2013). Narcissism as a predictor of motivations behind Facebook profile picture selection. 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and Social Networking, 16(1), 14-19.
[9]Wang, S. S. , Moon, S. I. , Kwon, K. H. , Evans, C. A. , & Stefanone, M. A. . (2010). Face off: implications of visual cues on initiating friendship on Facebook.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6(2), 226-234.
[10]Hum, N. J., Chamberlin, P. E., Hambright, B. L., Portwood, A. C., Schat, A. C., & Bevan, J. L. (2011). A picture is worth a thousand words: a content analysis of Facebook profile photographs.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7(5), 1828-1833.
[11]许燕. (2009). 人格心理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12]田园, 明桦, 黄四林, & 孙铃. (2017). 2004至2013年中国大学生人格变迁的横断历史研究. 心理发展与教育, 33(1), 30-36.
[13]李启明, & 陈志霞. (2015). 大五人格5个维度及10个面的发展水平——基于我国15~75岁横断样本调查. 心理科学(1), 131-138.
[14]周明洁, & 张建新. (2007). 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和城市现代化水平与中国人群体人格变化模式. 心理科学进展, 15(2), 203-210.
[15]王水珍. (2008). 改革开放30年与青年择偶观念的变迁. 中国青年研究,2008(1), 20-23.
[16]许多澍. (2008). 改革开放30年中国人择偶偏好的变迁及其社会成因.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6), 233-236.
内容已获独家授权,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点击查看“浪潮工作室”更多文章
▼
戳下方公众号入口并关注“浪潮工作室”,即刻获取新鲜优质的知识。
推 荐 阅 读
点击标题即可阅读全文
跳槽之季在于春 | 新周刊招聘
中国人无处安放的热情:全在尬聊里了
下半辈子,我就靠这些国产情景喜剧活了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新周刊”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新周刊公众号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