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要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如何当好民族的灵魂工程师,发扬、传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是新时代为每个文艺工作者设置的考题。
五千年的悠悠历史留下了灿若繁星、熠熠生辉的传统文化。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在2019年全国两会首场“部长通道”上欣喜地表示,近几年,我国文化事业日渐繁荣,见证中华历史和文明的博物馆更是人气爆棚,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人们对于多元化、高品质的文化需求越来越大。根据统计,7天假期里出游人次达4.15亿,其中40%以上走进博物馆,说明大家对博物馆的厚爱。”
随着《国家宝藏》《中国诗词大会》等文化综艺节目的热播,亲近传统文化正成为年轻人的一种新时尚。这让77岁的全国人大代表、洛阳博物馆名誉馆长王绣感到非常欣慰。她说,弘扬、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必须要从娃娃抓起。“特别是利用博物馆这块文化教育阵地、重要的文化窗口,我们要多办一些展览,尤其是对青少年非常有益的一些活动,让孩子们对一些历史文化多一些感受,充分利用文化阵地,教育青少年。”
要让传统文化走近青年,就必须适应当代文化潮流。这也对全国文艺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戏剧家协会主席李树建认为,只有扎根人民、与时俱进,打磨出更多年轻人喜爱的优秀作品,让他们主动亲近传统文化,才能真正树立起民族文化自信。
李树建说:“要演一些精品力作,通过戏曲进校园的方式培养城市的观众。这样我们的戏曲就可以发展、繁荣。我成立了河南李树建戏曲艺术中心,两年来我做了140件活动,大中小学进了二三十所。现在,豫剧是走近了青年、走进了现代、走向了世界。”
来源:郑州电台会面APP
郑州全媒体记者:王妍斐、孙大康、郝宏杰、罗燕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汽车912”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汽车912公众号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