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她存了1000枚“时间币”:等老了用!很多人都在存

作者:南方都市报 来源:南方都市报 公众号
分享到:

03-06


什么是“时间银行”?

存的是什么?


南都记者获悉,日前,广州义工联与广东省信用协会进行社会信用评价战略合作签约,并发布广州公益“时间银行”App上线测试,首批选取50个义工服务站点及500名义工。


据介绍,该App通过扫码+现场签到相结合的形式对义工服务时数进行记录后,自动生成相应的“时间积分”。“时间积分”可以累积,也可以进行兑换,“时间积分”将从3月5日起开始记录,当积分达到一定条件时,义工可以申请兑换服务项目。市民也可搜索“时间银行”下载App,注册登记加入社工服务活动中。



此外,“时间银行”引入“利他”的兑换概念,即义工时间不仅仅局限于义工本人的物质或生活回报,而是将其义工时间做二次“公益”使用,可兑换成服务他人使用,兑换方则基于义工投入的时间提供服务对象所需的服务。并通过政策支持、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成为社区志愿服务常态化开展的重要平台。 


日前,民政部表示,已将“时间银行”纳入全国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范围,并争取在试点基础上获得突破,建立能够全国推广的运行模式。


南都记者还发现,在广州南沙,也有一个类似的“时间银行”,至今已运行了多年。


志愿者上门探访老人


“时间币”:

购买别人的服务时间 


“因身体原因,长期卧床在家,家中家务无法及时清理,导致家中脏乱,希望有热心人士能给予一定的帮助。”在“南沙时间银行”App上,一名市民发布了这样的需求。 


这并非一起“求助”,而是一次“购买”。购买的“服务”将以12枚“时间币”作为支付,服务者若想要获得这笔报酬,要在“周六下午3点-4点”这段时间提供志愿服务。 


这款名为“南沙时间银行”的App于2016年8月4日推出。通过指尖上的传达,市民既可以在网上发布对服务的需求,也可以主动承接任务,贯串其中的是——“时间币”。 


“时间币”代表着志愿服务的时间,价格不会任意浮动,因其核心是交换志愿服务时间。只要提供了志愿服务,就会获得相应的时间币,而等你成为被服务对象,时间币可用来支付他人为你提供的服务时间。 


“时间银行”的概念最早来自于国外,国内对养老服务“时间银行”的探索则始于20世纪90年代。借鉴这一概念,“南沙时间银行”由南沙区民政局于2013年底启动,并作出了创新。 


南沙时间银行项目相关负责人郭主任介绍,参照广州市上年度(调整兑换标准年份的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与最低工资标准的中间值按照时间折算产生,一枚时间币等价于1.9元。对于个人来说,时间币虽然无法折现,但它可支付相应的服务,也可以用来到线下商城兑换一些商品,还可以找工作人员在电商平台上代付相应价值的商品。 


郭主任介绍,“南沙时间银行”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运行。线上,为南沙时间银行综合服务系统,包括网络版和App版。线下则是政府监管、运营管理中心负责日常运营、社区服务站为特殊人群提供使用时间银行系统的服务支撑并组织协调社区开展相关的社区服务。据介绍,目前,南沙时间银行的业务范围主要针对南沙区内,已初步建立“1+33”的社区服务设施体系(即一个运营中心加上分布南沙区九个镇街的33个社区服务站)。 


据悉,“南沙时间银行”自2013年10月立项,2014年4月上线试运行,发展至2019年2月,注册个人会员59009人,团体会员1416个,发布需求总数24367个,完成对接20302个。平台吸引了在线活跃会员4166名,志愿者816名,帮扶及互助人数达25万人次。 


郭主任表示,这个社区公益互助项目之所以能够一直顺利进行下去,引入“时间币”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如果时间币不设任何购买力的话,它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此前,外地曾开展过的一些“时间银行”项目,因为没有设置一套价值体系,最终乏人问津。 


志愿者上门为老人维修电器。受访者供图


老人通过平台

找志愿者“倾计” 


“南沙时间银行”平台上,受服务对象许多都是孤寡老人。郭主任介绍,去年,他们就开始探索基于“南沙时间银行”的智慧居家养老模式。引入“时间银行”,相比于单纯给老人送米送油,能有效地让社区互助循环起来,也能够让求助老人的需求做到精准对接。 


“比如重阳节,企业去慰问,通常可以看到两个东西,一个米,一个油。米是全部人都需要的,但是油的话,老人家到一定年龄之后不会吃太多油,但是上门的人不会在乎这个。他们会想,我有我的任务,我要拿给你。这是传统的给予式帮助。”郭主任介绍,有了“时间币”后,企业通过将赠送的物资兑换成“时间币”赠予老人,老人就可以寻求到自己最想要的帮扶服务。 


不过,老人的“触网率”低,要想通过平台发布自己所需的服务并非易事。对此,郭主任介绍,如果老人不会上网,志愿者可以代劳。 


71岁的朱婆婆居住在南沙区南北台社区。她的儿女在国外,因此请了一个保姆照顾她。不过有时难免孑然一身,此时她很想有人能够上门来跟她“倾偈”(聊天)。她通过“南沙时间银行”平台找到了这样的倾诉机会。 


朱婆婆的保姆陈小姐向南都记者介绍,朱婆婆一有聊天的需求,她就会帮忙联系“南沙时间银行”的工作人员发布服务需求。 


有人会担心,提供志愿服务的人素不相识,如果对方心怀不轨,会不会引狼入室呢?对此,郭主任介绍,平台建立了多维度的安全等级制度。该制度包括会员等级制度、服务类型等级限制、双方满意度评价、信誉追溯和仲裁。 


郭主任称,会员会设置等级,要完善提供真实有效资料才能完成升级,展开相应的服务。在服务完后,“时间币”会先转入中间账户,等到双方互评后才会予以发放。另外,考虑到一些上门服务需要专业人员方能操作,比如换灯泡需要电工,系统会要求承接人员提供专业证书。若服务发生纠纷,平台有追溯机制,会介入处理。郭主任称,在此基础上,还建立系统平台运行自我控制、政府跟踪、社会监督的监督机制。 


志愿者与老人聊家常。受访者供图


志愿者:

我老了也会用“时间币”


陈慧兴是南沙榄核镇的一名社工。去年,她开始通过“南沙时间银行”平台在工作以外做志愿活动。陈慧兴称,志愿服务的对象一些是孤寡老人,他们无子女在身边,会寻求精神慰藉。在平台承接任务后,她就会上门跟这些老人聊天。 


现在,陈慧兴已积攒了近1000枚时间币。除了小部分用于兑换物品,她打算将这些时间币储存起来。她说,等到她年老之时,可以用时间币发布求助需求。“‘时间币’是一个很有价值的东西。” 


事实证明,依托“时间币”,志愿服务不仅被调动起来,动员也变得更加高效。2017年6月起,南沙区开展为社区老人配餐的项目。在这过程中,所有的志愿活动都经“南沙时间银行”这个平台完成,运行卓有成效。 


不仅志愿者,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进来。 


南都记者采访时了解到,借助于互联网+,“时间银行”可以清晰记录志愿服务的时间,因此颇受想发动员工开展志愿活动的企业青睐。郭主任介绍,开展项目以来,陆续有企业通过“时间银行”进入社区做志愿服务,兑换成“时间币”后再将“时间币”返还社区。 


“我们希望时间银行能够全国推广,这样就可以更好地发挥时间银行的作用,例如外地务工人员在工作地利用业余时间挣取‘时间币’,给老家的老人使用,换取老家的时间银行会员照顾自己的老人,减少因外出务工造成的空巢老人所带来的社会问题。我们目前已经和国内多地进行初步沟通,预计今年将会达成合作,当然,我们更希望这种推广能在广州及省内尽快落实。”郭主任称。


这样的“时间银行”

你觉得怎么样?


南方都市报(nddaily)原创报道

南都记者 陈杰生 李拉 实习生 吴静纯 


标星+置顶南方都市报

一秒找到南都君


南都君特选(戳下方标题)











* 公众号如需转载本文,请联系咩事(nandugz);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点个“好看” ↓↓

阅读38872
举报0
关注南方都市报微信号:nddaily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南方都市报”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南方都市报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南方都市报

微信号:nddaily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