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叶永青为什么还不道歉?”

作者:澎湃新闻 来源:澎湃新闻 公众号
分享到:

03-06

澎湃新闻记者 黄松


艺术家叶永青被爆抄袭比利时艺术家的事件仍在发酵,前天,曾为叶永青写过序言的知名批评家栗宪庭发布声明 “向艺术界道歉”,同时也“真心期望叶永青出来给艺术界和比利时那个艺术家公开和真诚地道个歉。”但目前为止,叶永青仍未公开发声。


希望叶永青“真诚道歉”不只曾赞扬过其作品的艺评人,对以真金白银购买其作品的收藏家来说,伤害或许更大,上海知名收藏家刘益谦昨天在接受“澎湃新闻·艺术评论”(www.thepaper.cn)专访时表示,他(与其夫人创办的龙美术馆)花了一千多万元购买过四幅叶永青不同时期的作品,最贵的一张是2011年从拍卖场以667万人民币拍得的《逃逸的困惑》,“我没想过要退货,但‘抄袭’给我带来了困惑,以后龙美术馆展不展叶永青的作品?展签要怎么写?希望叶永青能考虑比利时艺术家、收藏机构和社会公众的感受,给公众一个道歉。”刘益谦称,他也在考虑邀请比利时艺术家斯蒂安·西尔万适当的时机到上海龙美术馆做展览。



叶永青,《逃逸的困惑》,1989年,布面综合材料,166×173×8.5厘米 © 龙美术馆


2011年,刘益谦从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以667万人民币拍得叶永青《逃逸的困惑》


作为上海龙美术馆的创始人之一,刘益谦以在拍卖场豪掷巨资多次成为社会热点,近年来龙美术馆作为西岸艺术长廊上的地标性美术馆之一推出了系列西方当代艺术家的个展,并以收藏梳理过中国当代艺术40年的发展。叶永青的《逃逸的困惑》在2018年6月在龙美术馆举办的“转折点——中国当代艺术四十年”中曾展出。


刘益谦表示,他与龙美术馆也购买过叶永青抄袭自比利时艺术家的作品,花了一百万元不到,如果知道是抄袭,当时是不会购买的,“这就是欺骗!他考虑过花真金白银购买作品的收藏者的感受吗?”他认为,虽然他不会退货,但艺术作品的抄袭比学术论文抄袭的伤害更明显,因为造成了购买者财富的直接的损失。


龙美术馆(西岸馆)“转折点——中国当代艺术四十年”展览现场,从左至右分别为陈丹青、毛旭辉、叶永青、孟禄丁作品。© 龙美术馆


刘益谦接受澎湃新闻专访


艺术作品的抄袭是欺骗

直接造成购买者财富的损失


澎湃新闻:作为收藏家,你对叶永青被爆“抄袭”如何看待?当时你们怎么想到收藏他的画作?


刘益谦:龙美术馆收藏的四件叶永青的作品,并不是通过他本人购买的,基本都是拍卖而来。叶永青和龙美术馆的关系不错,王薇馆长想建立一个完整的中国当代艺术收藏,所以购买了他不同时期的作品。


从我的角度认为,他和比利时艺术家斯蒂安·西尔万的画像是“双胞胎”,我觉得就是赤裸裸的“抄袭”。而且比利时艺术家已经公开指出了,但叶永青却到现在也未回应道歉。


叶永青“抄袭”也不是刚刚爆出的,据说1996年他在德国办展的时候,被抄袭的艺术家已经找到他了,当时展出的作品被撤下来了。所以从叶永青本人来说,他完全知道是“抄袭”的。但当时媒体不如当下发达,此后叶永青在国内办了三十多次展览,包括最近一次,是去年在上海余德耀美术馆的个展(展览名:叶永青“1982-1992 无中生有的年代”),策展人巫鸿当时还问叶永青:你的当时画风怎么一下子转变了,好像是欧洲的风格?叶永青的回答是:“在比较迷茫的时候,就到欧洲转转,突然来了灵感。”


叶永青“1982——1992 无中生有的年代”展览海报


澎湃新闻:你怎么看待叶永青至今没有公开发声?


刘益谦:直至现在,叶永青也没有对“抄袭”发声,这让所有人都很被动,包括我这样买他作品的人。第一,我把握不准我收藏的他的作品能不能拿出来展览;第二,他的作品还有没有人要,这是从他的抄袭行为给我们收藏者带来的伤害。这不等同于学术抄袭。学术抄袭只是学术地位的问题,艺术作品的抄袭直接造成别人财富的损失。


包括前两天我看到栗宪庭的“道歉声明”,艺评人当时也不知道他的行为,如今也像“吃了苍蝇”。帮他办展览、写文章的人出来道歉了,他居然到现在也不道歉不发声,这有点过分!而且,有一些辩解的声音简直是没有起码的是非标准,抄了就是抄了。


澎湃新闻:据说有收藏叶永青画作的人正准备退货,你有这样的想法吗?


刘益谦:其实也有人希望我对此时不要公开说话,首先我表示:我不退货,但叶永青并不仅仅是画家,也是四川美术学院的教授,事态发展至此,连一句道歉都没。我觉得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一个学者,应该坦荡地面对自己成名的作为。你怎么面对学生?!


人孰无错?他应该承认和道歉,应该对为他策过展的人道歉,他的作品让一些艺术评论家颜面扫地,他们都说自己不知情,我觉得他们的确不知情,但叶永青的行为对这个群体造成了伤害。


刘益谦与龙美术馆购买的另一件叶永青作品


“抄袭”还是“挪用”?

艺术借鉴不是照搬


澎湃新闻:中国当代艺术发展中,的确存在对西方艺术的借鉴,但那种借鉴与叶永青这样的应当是完全不同的。


刘益谦:中国当代艺术40年的发展,的确是学习西方的过程,借鉴是可以理解的,但学习不代表照搬,更何况这样的作品在市场上公开销售。


我看最近有媒体报道不少娱乐圈学术造假,叶永青是艺术圈的作品造假。我之前看到一个日本著名艺术家和田义彦因为抄袭,日本他所得的奖收回、画展取消、学校开除公职。


日本艺术家和田义彦的相关报道


我也知道当代艺术抄袭的行为可能不只叶永青一个人,但如此这样“抄”的,抄得这样恶劣的,目前已知的就是他!不能因为行业内有抄袭者,你也抄袭,他也抄袭,就认为叶永青不是抄袭。这伤害了中国当代艺术圈,也让很多艺术家压力很大。


原本这件事情也不是不好解决,叶永青作为一个艺术界的明星,早一点发声,承认错误就行了,但问题是他却一直不发声,导致现在四川美术学院也很被动。川美是否会以学术不端处理,也是目前大家关注的。


当然目前叶永青最贵的作品是八十年代的那一批质朴的农村题材的油画,接下来才是这些“抄袭”作品,我也听他夫人解释说,1990年代初比较穷,当时这些作品一千元钱一张。1990年代初,一千块钱还少吗?况且,穷就能抄袭别人吗?说当时日子很苦,后来涨价也和他没关系,谁没苦过?抄袭就是抄袭,不要再辨解。应该对每一个买你作品的人负责,要尊重别人。


澎湃新闻:你购买的叶永青作品中有被爆“抄袭”的这一系列拼贴作品吗?


刘益谦:有一幅,花了一百万元不到一点,听说叶永青有一张这一系列的拼贴画买了两千多万元,虽然这些钱不一定进他的腰包,但是藏家是实实在在地花了两千万元。听说这次比利时艺术家声明后,叶永青因为担心比利时艺术家索赔还请了律师,但这不是想抵赖就能抵赖的。如果他再不回应不道歉,我计划把比利时艺术家请到龙美术馆展览。以后叶永青的展览作品直接写“抄袭”算了。


左:比利时艺术家西尔万的作品,1990 右:叶永青的作品,1994


澎湃新闻:你觉得以后中国当代艺术界类似的事件还有可能发生吗?


刘益谦:随着资讯越来越发达,中西方交流越来越多。但是我觉得未来几乎不可能出现像叶永青这种程度的抄袭了,因为也不敢。如果不是现在资讯发达,叶永青事件也不会暴露出来,被抄袭者也不会找上门来。


“利益”和“是非”的反思


澎湃新闻:此次事件你觉得对中国当代艺术有没有影响?


刘益谦:我觉得不大会有影响。现在很多艺术家在谈叶永青,都觉得丢脸,不想提这个事。但别人又担心,叶永青作为一个有一些名气的艺术家,让公众对中国当代艺术的普遍印象很不好。事实上,大家都在等他表态,虽然现在表态了效果会打折,但还是应该表态,这是对社会公众的交代,对川美学生的交代,对收藏者的交代。


叶永青作为一个有一些名气的艺术家,让公众对中国当代艺术的普遍印象很不好。他的行为对评论家伤害也很大,因为那些评论家针对这一系列作品的赞扬相当于在评论赞扬一个比利时的画家——而且是不那么知名的画家,那位画家现在一幅作品卖六千欧元。叶永青这样的行为欺骗了所有人。希望他对社会公众,对川美学生,对收藏者有所交代。


也有所谓“阴谋论”说,这是西方打压中国当代艺术。还有人说如果叶永青道歉的话,中国当代艺术三十年就归零了,我觉得如果这三十年全是如此抄袭的,那归零就归零吧。不过我相信这是个案,这是个人的道德缺陷,而不是整个当代艺术群体的问题。


中国当代艺术发展至今,我希望能够越来越规范,好作品越来越多。但艺术家的工作就是创作,如果艺术家的工作是抄袭,那还叫什么艺术家?但叶永青这几十年来一直是隐瞒的,并把抄袭当原创卖,作为市场的宠儿,这就是欺骗!


目前叶永青到现在仍未不道歉,我也听到一些为他辨护的不同声音,也有可能和代理他的画廊、机构等方方面面的利益有关。如果叶永青承认自己错了,就有可能面临退货等一系列问题。


澎湃新闻:这件事情对你以后的收藏有什么借鉴和反思?


刘益谦:龙美术馆收藏的是中国当代艺术序列,除了一些比较特别的作品我可能还会增补一些之外,我以后主要买年轻人的作品了。


当然,今天为止,我觉得叶永青先生“抄袭”的本意也许不是存心给别人带来伤害,但这次事件发之后他的态度太成问题了,他这样的态度是不可能得到收藏群体、艺术爱好者和社会公众的谅解的。可能当时他只是想投机一下,且比利时画家的风格也符合他的经历。但后来把他这个时期的作品作为代表作来推广,性质就不同了。


到了今天,再加上这样一个态度,事情已经完全不一样了。目前,聚光灯都在他的门口“聚焦”了,他还躲在里面不吭声,这是能躲得了的吗?他现在应该彻底反思,应该给公众一个真正的态度!


杨佳怡对本文亦有贡献




本期编辑 周玉华


推荐阅读


阅读39236
举报0
关注澎湃新闻微信号:thepapernews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澎湃新闻”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澎湃新闻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澎湃新闻

微信号:thepapernews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