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妈妈们和小仙女们
你们是不是喜欢给孩子或自己买“宝宝霜”涂脸护肤?因为“宝宝霜”无添加剂、无香精香料?
然而最近小坊了解到:
一款售价200多元的“宝宝霜”
代工价格可能仅2-3元
更让消费者无法忍受的是
市面上多款热销的产品
竟然违规添加激素
各大电商平台,一些热销的“宝宝霜”,大多数宣称“纯天然”“无激素”,有的还宣称对儿童湿疹、皮炎有奇效。
一段时间以来
《中国消费者报》调查发现
在一些电商平台上
销售量达百万的“宝宝霜”
不仅涉嫌虚假宣传
有的竟然违规添加激素
给婴幼儿的健康带来严重隐患
宝宝霜”大多宣称“无激素”
然而权威检测结果显示
多款热销“宝宝霜”
含有一种甚至多种激素
在电商平台售卖的“宝宝霜”宣传页面中,大多都会在商品页面中标有“天然草本”“无激素”字样,同时贴出一份检测报告。
然而事实真的像宣传的这样好吗?
《中国消费者报》联合专业化妆品成分查询机构“美丽修行App”,购买了市场上热销的几款产品送检。
根据国际权威检测机构SGS的检测结果显示,送检样品里,多款样品含有激素。
如江西众乐堂实业有限公司生产销售的“苗疆域草婴儿紫草软膏”被检测出含有地塞米松醋酸酯、地塞米松、莫米他松糠酸酯、倍他米松醋酸酯等4种激素。
其中,地塞米松醋酸酯含量堪比药膏,含量达到476.6mg/kg,地塞米松检出含量11.6mg/kg。
与其官方宣传的“不含激素”不符。
还有这些“宝宝霜”都“中招”
由鹊肤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生产销售的鹊肤霜,则被检出含有倍氯米松双丙酸酯、倍他米松双丙酸酯、倍氯米松、氯倍他素丙酸酯等4种激素。
其中,倍氯米松双丙酸酯的含量最高,达到176.8mg/kg。
厦门掌上贝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销售的雪肌霜,被检出莫米他松糠酸酯、氯倍他索丙酸酯等2种激素。
其中,莫米他松糠酸酯含量为200.2mg/kg,氯倍他索丙酸酯为3mg/kg。
由合肥帮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销售的“帮宝消湿止痒膏”,也被检出含有氯倍他索丙酸酯,含量为75.2mg/kg。
一盒30克的“宝宝霜”
售价上百元 代工成本仅2元
大多还添加了“西药”
市场上售价几十元至上百元的产品,代工成本低廉得让人大跌眼镜。
记者调查了解到,一瓶30克的宝宝霜,不算瓶体和盒子包装,膏体的价格为2元,50克的膏体,价格为3.2元。
江西正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吴某告诉记者,他手里有相关生产瓶子的工厂以及做外包装的资源,可以询价。
更骇人听闻的是,琳琅满目的婴幼儿护理产品号称的“天然草本”“无激素”,实际上里面大有文章。
来自山东的张鑫是南京一家公司的负责人,他的公司坐落在南京市鼓楼区汉中路282号南京中医药大学院内,公司专门负责代理申办批准文号、药理实验、产品配方,产品代生产等业务。在从事该业务前,张鑫曾是大学实验室的一名工作人员。
3月10日,张鑫说,代工生产的“消”字号婴幼儿卫生产品中,江西省一些代工厂的产品是添加西药的“重灾区”。
售价几十元至二三百元的“宝宝霜”,很多都是“凡士林加西药”。
“你看代工厂的报价,30克的产品,不算包装才2元钱,企业自己还有利润,哪里来的植物提取?为什么添加西药?因为西药便宜,效果明显。”
专家提醒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化妆品技术中心副主任苏宁表示,激素就类似于“皮肤鸦片”,涂上舒服,但长期、大量的接触就会产生皮肤依赖。
因为激素能够破坏皮肤正常的新陈代谢,抑制细胞活力,使角质层变薄,同时破坏皮肤微生态平衡,损坏皮肤屏障功能,使得皮肤越来越敏感,免疫力下降。
婴幼儿是极为特殊的一类群体,他们的皮肤结构不完整,角质层和皮脂膜发育不成熟,皮肤屏障功能极为薄弱,吸收速度快,抵抗力差,皮肤娇嫩敏感,很容易产生各种过敏性皮肤炎症,甚至影响身体其他机能。
苏宁表示,市场上的一些儿童化妆品、护肤品,大多数宣传“无激素”。实际上,“无激素”只是满足了产品的最低要求,不应该利用这种宣传引诱消费者。
“产品的宣称和功能必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应该有完善的技术证明资料支撑。
如果纯粹为了追逐销量和利益,违规添加激素,就对消费者形成了欺骗,涉嫌违反了相关法规。”
希望电商平台和相关部门
加强对于产品的监管
尤其是儿童使用的产品
同时小坊也建议大家
尽量购买大品牌的产品
质量和服务都较有保障
如果遇到问题
可以到“新闻坊+”小程序爆料
或者直接拨打12315投诉
来源:澎湃新闻、中国消费者报、新闻坊、百姓关注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全部来源。
责任编辑:吴铭莹
网络编辑:李信帜
(转载请保留水印注明出处)
▼ 爱心助农·黄平“篆水鸡”每斤26元▼ 扫码报名
报名成功后,将由村支书袁金华与大家电话联系
百姓零距离新闻热线:0855-8274966
掌上黔东南新闻热线:0855-8274919
黔东南交通广播热线:0855-8234898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掌上黔东南”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掌上黔东南公众号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