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难得一见的史论经典之作,由数代人秘密传抄,看完必会一生受益!

作者:读史 来源:读史 公众号
分享到:

03-18


不读“史学双壁”《资治通鉴》,不足以谈历史;

读《通鉴》,不读《读通鉴论》,不足以谈何谓经世致用,以史为鉴。

 

这一部三千年难得一见的史论经典之作——《读通鉴论》,


被郭嵩焘评价为:“尽古今之变,达人事之宜,指论明确,使后人无复可以置议。”

 

这样一部对晚清社会变革产生了巨大影响的书籍,每一个读历史的人,都一定要品读一下它的味道。


曾国藩直到去世前

还在反复品读此书

 

王夫之是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学家和文学家。与黄宗羲、顾炎武并称为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


《读通鉴论》是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王夫之毕其一生心血,从六十九岁开始动笔写作、在其逝世前才完成的一部史论经典。

 

这不是一部单纯的历史著作。

  • 它是阅读《通鉴》的笔记,每一节的文字都针对史实而发;

  • 它是一个思想家的历史沉思录,折射了明清之际那段血与火的历史之光;

  • 它是一个具有浓厚民族意识的文人的深邃反思,积淀了身处其中心境的痛苦与矛盾。

 

王夫之对历史研究和评论观点新颖独特、发人深思,看过其著作的人称其为“推本得失之原,立一成之型”。

据史实记载,曾国藩深受王夫之和《读通鉴论》的影响,曾一边打仗,一边校读《读通鉴论》。

 

他在镇压太平天国时期,白天打仗,晚上就编辑校对王夫之的作品。曾国藩部分日记显示,同治五年,曾国藩几乎每天都在读船山的著作。


直到去世前一两年,还在反复读此书。

 

深谙古人智慧的宝藏

蕴含深刻的做人处世之道

 

《读通鉴论》讲述了自秦至五代之间漫长的封建社会历史,分析历代成败兴亡,盛衰得失,臧否人物,总结经验引古鉴今探求历史发展进化规律。

 

  • 关于人性论的名言,王夫之说“性者,生也,日生而日成之也。”

意思说人性并不是生下来就是终生注定了的,而是在这一生中逐渐发展变化而改变的,人的个性和各种习性都是在后天养成的,人性是可以主观养成的。

 

  • 在教学方法的应用,王夫之说:“教者顺其性之所以近以深造之,各如其量可矣。”

意思就是说在对人的教育上,应该顺应人的自然本性来进行,也就是说教育应该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这样才是尊重人性。


  • 在对孩子的教育上,应该做到“父刚母柔,教养道合,故得上九克家之子”。

意思是说在对孩子的教育上父亲应该保持刚严的本性,母亲保持宽柔的本性,这样才能教育岀能够撑起家族的人才。

王夫之的论证不仅具有巨大的现实感,而且能将现实与历史的沉思融合起来,试图从中总结出更高层次的历史哲学。

 

梁启超谓:“清初诸师皆治史学,欲以为经世之用。王夫之长于史论,其读通鉴论、宋论皆有特识。”

 

就连毛泽东也曾反复阅读、多次批点。他对王船山的经典评价是:“西方有一个黑格尔,东方有一个王船山。”

 

精致装帧、典雅设计

为市面唯一白话本佳作

 

市面上出版的《读通鉴论》,都只有文言文版本,读起来生涩难懂,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

 

这套由团结出版社出版的《读通鉴论》是市面上唯一一个文白对照的佳作,左边是原文,右面是白话文。


读起来就像小说一样有趣、生动,让你轻松从历史中领悟真实的智慧。

白话文经过十分用心的校对、润色、修订,以期用传神的白话文诠释出经典之美。

 

内文字体选用四号大字,读来便生出一种酣畅淋漓之感。

 

全书采用高品质轻型纸,封面典雅美观。自己收藏可以彰显文人的气质,送人也不失为用心、有品位的佳品。


读它就像看高人下棋

博通古今,鉴为借镜

 

整套书约六十余万字,但篇幅都不长,可以进行碎片化轻松阅读。

 

品味《读通鉴论》,就像看高人下棋。历史人物的每一步,都是一个棋谱。我们看多了,自然就会下棋了。

 

文白对照《读通鉴论》正是一盘智慧的棋局,打开你的历史视野,开悟你的思

《读通鉴论》

堪称传统史论中最系统最精彩的杰作

精装全四册,文白对照大字本


原价:256元

特惠价:196元/套


购买方式1

购买方式2

点击下面阅读原文,填写姓名、电话、收货地址即可下单,这边会尽快发货,全国包邮、货到付款

↓↓↓

阅读38448
秘密 
举报0
关注读史微信号:dushi818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读史”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读史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读史

微信号:dushi818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