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都挺好》,住在美国的大嫂买菜回家是这样的:
不像咱们,提着大包小包或者拖个小推车,而是抱着一个大纸袋。
只要是中国人拍“在国外买菜”,总是要让主人公抱个纸袋。
这是欺负我们没在国外买过菜吗?
美国超市的收银员,绝对不会把所有东西都放在一个大袋子里让你抱回家;他们会不厌其烦地用小塑料袋分装你买的东西——
日常用品一袋,冷柜里的食物一袋,常温的食物一袋,蔬菜水果一袋,鸡蛋一袋,比较重的牛奶饮料一袋,外面还要再套一两层防止撑破……
图/factorydirectpromos.com
所以在美国买菜回家是这样的:
图/bimmerfest.com
图/mercurynews.com
到家,把一后备箱的东西拎回屋里,非常具有挑战性:
图/reddit.com
▲只有弱者才拿两趟
图/thumbpress.com
《都挺好》里大哥一家住在硅谷,硅谷所在的加州为了保护环境,把其他州通用的免费小塑料袋,换成了跟我们国内一样的收费厚塑料袋。
图/wemedia.ifeng.com
代购们这些年主推的会员制超市好市多Costco连付费塑料袋也没有,要么自带购物袋,要么捡个纸箱子凑合用:
图/thekrazycouponlady.com
沃尔玛和Costco透露出了加州城郊屌丝气质,也许不能代表优雅的都市丽人;用价格体现身份的知名有机超市Whole Foods,终于给大家用上了“纸袋”,但有提手,不是给你抱着的。
图/kitchendecor.club
更不用说城里不开车买菜的人了,抱着纸袋非常不实用。
▲纽约人去露天市场会用这种“老奶奶推车granny cart” 图/cojujo.com
欧洲感觉更浪漫一点,但都是去超市买菜,谁也不是小仙女:
▲“花少”第一季(凯丽)与第二季(井柏然)
分别在意大利和英国买过菜
所以,改革开放都40多年了,为什么我们拍的电视剧还是对“外国人买菜”有这种迷思?
但仔细一想,这样提问有失偏颇,因为,国外的影视剧里,竟然有同样的套路!!!
外国网友发现,电影电视剧里的人,买菜都抱个没有提手的棕色纸袋,冒出一截儿法棍,偶尔再来一杆芹菜。
《这个杀手不太冷》截图
甚至有些电影剧情是和抱在手里的纸袋相关的,比如抱着纸袋作为掩护、遮住自己的脸。
《飓风营救》截图
“甭管在不在法国,买菜都会捎根法棍”,被很多国外媒体总结为“好莱坞定律”之一。
《全面反击》截图
我们还可以单纯地认为抱纸袋买菜“只是为了塑造外国生活而形成的标志性场景”,对外国人来说,这件事可就相当魔幻了!
经过某些国外网友的讨论和分析,有几种可能的原因:
- 只想单纯地表达“买菜”这个常规生活场景,可以让观众一下子就get到;
- 如果买菜的细节与故事情节无关,观众不用关注具体买了什么东西,所以使用不透明的纸袋,希望观众不要被分散注意力;
《海绵宝宝》的蟹老板,也不能免俗
图/tvtropes.org
- 同理,纸袋上一般没有文字、logo之类的信息(广告植入除外)防止观众走神,也避免无意间给超市品牌做广告;
- 露出一点法棍或芹菜可以提示袋子里已经装满菜了,观众就不会好奇里面到底是什么(也不一定都是法棍,日剧里会露出白萝卜);
- 手上抱着的纸袋,底部可以塞一个空盒子撑起来,演员可以假装里面塞满了东西很重,而如果是手提的话,就不太容易表演出提着重物的感觉;
- 还有一种说法是,拍摄时可能会用道具纸袋,不会发出揉搓折叠时的簌簌声,这样有助于现场收音。
以上几个理由说服你了吗?
反正没说服我┑( ̄Д  ̄)┍
那中外影视作品对于纸袋的执念,是因为“纸袋更环保”的吗?
早在2007年就有研究显示:
纸袋生产制作过程中需要消耗差不多生产塑料袋4倍的能源,单用水量就是生产塑料袋的20倍,同时水污染和空气污染都是未能解决的问题。循环利用会不会好一些呢?——会消耗更多能源,而且纸袋本身的重复利用率也很低。
那么问题来了:
一个个手里都抱着纸袋是图啥呢?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穷游网”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穷游网公众号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