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天南海北遵义人丨焦波:用镜头讲述遵义故事

作者:遵义晚报 来源:遵义晚报 公众号
分享到:

03-19



从纪录片《俺爹俺娘》到《乡村里的中国》,他一直用镜头讲述中国乡村的变化。


  从纪录电影《出山记》到正在拍摄的《进城记》,他与遵义结下了不解情缘。他用一年多时间行走在黔北山乡,用镜头真实地记录了务川自治县大漆村的老百姓脱贫攻坚、走出大山的曲折动人故事,展现在全国各地的观众面前,上映以来引起了强烈反响。《出山记》被誉为生动的扶贫“镜子”,扶贫攻坚的鲜活影像样本,荣获了第八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纪录单元评委会最佳作品奖等多个奖项。


 

    他说,遵义这片热土的温度给予他创作的灵感和“养分”。如今,他又再次走进遵义拍摄纪录电影《进城记》,用光与影展现走出大山易地搬迁群众的进城故事。他,就是著名摄影家、纪录片导演——焦波。


  去年,《出山记》在全国一炮而红。不过,焦波并没有就此关掉聚焦遵义脱贫攻坚的镜头。《出山记》的姐妹篇《进城记》这段时间正在紧张拍摄当中。


  一大早,63岁的焦波带着摄制组来到位于新蒲新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开始一天的拍摄工作。他正在拍摄的纪录电影《进城记》,主要讲述从务川自治县石朝乡搬迁入住新蒲新区安置点的村民们的生活故事。该片经过近6个月的摄制,已经拍摄过半,预计今年上半年完成拍摄工作。



  焦波说,《进城记》是《出山记》的续篇,反映的是从大山里搬迁到遵义新蒲新区的这些移民如何变成居民的故事。这半年多来已经积累了很多很好的素材,现在正加紧拍摄,争取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去年4月,由焦波率领团队拍摄的纪录电影《出山记》,在全国1400多家影院上映。与以往的电影不同,这部电影里没有专业的演员,也没有精心雕琢的台词,每一组镜头都带着温度,讲述着村民们在脱贫路上的喜怒哀乐与酸甜苦辣。在影片拍摄过程中,焦波和他的摄制团队,驻扎石朝乡1年,与村民同吃同住,共收集了多达3600多分钟的素材。所有镜头都是真实发生的,而焦波只是一个耐心的倾听者。每次村里发生重大事件,焦波都会带着团队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在拍摄过程中,自己亲眼目睹了遵义脱贫攻坚波澜壮阔的场面,也听到了许多感人肺腑的故事,自己深深地被遵义各级干部的工作作风所感染。”焦波说道。     


  

  虽然《出山记》已经成为了焦波纪录片拍摄生涯中的过去时,但是,在山上驻守的日子,却让他终生难忘。焦波告诉记者,在《出山记》的拍摄过程中,需要拍摄一个住在悬崖上、不通公路的村民小组。为了长时间记录他们修路的过程,焦波沿着一尺多宽的山路,去了28次。那个山路不但特别窄,而且还在悬崖峭壁之上,有个地方还垮塌了半边,只有跳过去,才能躲过险境。焦波前后在陡峭的山路上摔了12次。


  在《进城记》的拍摄中,焦波仍然选择了和《出山记》一样的质朴的方式进行记录。从去年下半年到现在,焦波在新蒲新区幸福社区驻扎了半年多时间,和村民们住在一起,随时聆听他们的声音。焦波说,自己在一个屋檐下,跟他们一块生活,尽可能地倾听他们的心声,才能看见他们每一个细节的变化。



  焦波是一名山东汉子,曾经是淄博日报的摄影记者、人民日报海外版摄影记者。主要作品《俺爹俺娘》,是他从1974年起,开始用照相机为爹娘拍的照片。1999年,又开始用摄像机为爹娘录像,整整30年,为爹娘拍摄照片12000余张,录像600多个小时,终于实现了“用镜头留住俺爹俺娘”的初衷。焦波说,中国乡村的发展,一步千里。如果不抓住一些变化的东西,你想要留住的东西也没有了。虽然爹娘有一天会拍完,但是爹娘生长的这片土地,中国乡村是永远都拍不完的。


  数十年来,焦波的镜头始终对准土地、对准村庄、对准亲人、对准乡愁。这些年焦波拍摄了纪录片《俺爹俺娘》《乡村里的中国》《出山记》等近十部乡土题材作品。焦波说,其实自己一直没变,一直都是把镜头对准自己最熟悉的土地和农民。   


  焦波表示,纪录片记录的是一个过程,我用几十年的时间记录下的是一个历史的截面,它展现了中国农村几十年来的变化,我不希望这段历史在影像上留下空白。很多人说我是一个农夫导演,其实我就是在我深爱的这块土地上游走,在土地上观察,在泥土里种植故事。


来源:遵义日报社


更多精彩新闻:

1、

2、

3、

4、


编辑:罗远银丨审核:周钰姣丨签发:熊 俊

热线电话:19908522221


爱我请给我在看!


阅读40494
故事 
举报0
关注遵义晚报微信号:zywb1900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遵义晚报”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遵义晚报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遵义晚报

微信号:zywb1900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