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各类活动进校园,学校不堪重负,怎么办?

作者:临海教育 来源:临海教育 公众号
分享到:

03-20

      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是当下全国人民最关心的大事。本报记者近日连线北京,采访了部分代表委员,他们提出的许多有关教育建议与提案引发了热议。

      比如,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韩平的提案,内容直指大家关注的焦点——中小学师生减负。


韩平:统筹各类专题活动进校园


提案摘要: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育人工作的重视,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都希望通过专题活动进校园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这对构筑全社会与学校共同育人的体系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也为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和社会责任提供了很好的载体。但由于对教育规律的认识不足和缺乏统筹等原因,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了专题活动进校园频度高、名目多、过程繁等现象,使得学校不堪重负、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受到干扰、教师学生甚至家长负担加重。

综合起来,义务教育段活动进校园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是活动进校园缺乏统筹。现在许多进校园活动随意性大,且单方面提出要求,多渠道下达,缺乏必要的统筹,造成学校应接不暇。浙江省城镇和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抽样调查显示,城镇小学一年中活动平均达23.1项。活动名目多。调查发现,进校园活动有11个主题大类近130个门类。活动政出多门。主办单位除教育部门外,还有其他政府职能部门及各类专项办等20个,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30多个。

二是活动进校园增加了师生负担。调查发现,49.2%的活动要求学生全体参与,另有12.9%的活动要求大部分学生参与,活动持续时间总体偏长,53.7%的活动时间超过3天,36.4%的活动持续半个月以上,持续一学期以上的活动占9.1%。活动过程也较烦琐,给教师和学生额外增加了负担。

三是一些活动认可度低。调查显示,21.9%的活动与学生发展完全无关或关联不明显。从学校对进校园的态度看,尽管工作繁重,学校仍对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活动都予以支持,而像公众号或App等注册学习、答题调查、征文演讲类和艺术类展示评比认可度较低。

四是有些活动针对性不强,还有一些活动出现过度参与和重复的情况。

针对此,我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

一要以政府“放管服”改革为契机,进一步规范、约束政府和教育部门的行政威权,将活动进校园纳入政府权力清单。避免各级政府对教育具体事务的不当干预,以及教育部门对学校教育教学具体事务的不当干预。鼓励各部门根据需要向学校提供进校园专题活动的课程、资源及师资,供学校选择使用。将社会参与教育的热情引向制度轨道,避免短期、随意、运动式的非理性参与。

二是依法行使职权,建立准入机制。赋予教育部门和学校活动进校园准入审核的权力,设立“防火墙”。教育部门建立动态的活动进校园准入机制。对已开展的活动进行全面清查,梳理出进校园活动准入清单并公布,每年进行统筹调整,实行总量控制,同时建立新增进校园活动提前在当地教育部门进行登记审核的制度。依法向学校赋权,建立学校内部的审核准入机制,对未通过学校内部审核的活动,学校可予以拒绝。

三是遵循教育规律,提高活动质量。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对标教育规律和学生发展需要,创新进校园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提高活动的质量。活动主办方要加强学校和学生需求调查。在开展活动进校园之前,应充分调查学校教师和学生对活动的需求,立足自身对活动的预期目标,对活动进行整体开发和设计,帮助学生了解课本之外的知识,使学生真正从活动中受益。学校要尽可能把进校园的活动与课程进行有效的整合,提高进校园活动的实效。教育部门也可建立活动进校园的培育、表彰机制,形成示范效应,引导社会和政府相关部门正确、适度地参与到学校教育中。



来自教育的呼声



      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党委书记陈厥祥:应还校园和课堂以清纯,进校园的活动确实属于教育必需的,是否也可作分流处理:一部分引向家庭教育;一部分则可纳入社团活动;一部分还原为社会教育或社会实践活动。

      绿城育华教育集团总校长黄建明:要消除这些现象还需要从根本上分析原因。应该发挥社会组织渠道的作用,比如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进工厂等,因为教育只解决认知问题,管理才解决行为问题。

      金华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校长俞正强:校长组织这些活动很无奈。但我发现有一些校长是以做这些事情为荣的,把参加活动当成增加人脉、扩大学校知名度、锻炼学生能力的好事情。因此,拒绝这些活动的校长会变得十分另类。在立法或政策尚未成为现实之前,我们教育部门是否可以团结起来,对这些活动说“不”。

      绍兴市上虞区百官小学校长经建美:是该为学校设立“防火墙”了,将与学生发展完全无关或关联不大的专题活动拒之门外,还学校以宁静。只有这样,才能让学校安静办学,让教师静心育人,让学生安心学习!

      杭州青少年宫华成功:各种活动要遵循教育规律,既不能照单全收,又不能一概拒绝。同时,要梳理评价导向机制,如果主题活动得奖,或者有任何政府部门的章就能加分、评优、升学……那么,被清理的活动进不了校园也还会围着校园转。

      杭州市拱墅区教师进修学校周娟丞:进校园的活动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与实际情况合理推广与普及,比如艾滋病进校园就不适合小学学段以下的校园。

      绍兴市越城区教育体育局裘志刚:建议各地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承担“统筹专题活动进校园”的职责,可以每年由教育主管部门牵头向各有关单位征求联办活动的意见,然后根据情况讨论商定。教育主管部门自办活动也要申报统筹。

      嵊州市蛟镇中学周国梁:各项活动应该整合。以嵊州市为例,为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在全市中小学开展“乡土文化进校园”活动。内容包括背唐诗、唱越剧、读历史、练书法、传非遗等活动,时间一年。这样避免了每一项工作发一个文、写一个总结以及准备一大堆资料表格的麻烦。

      绍兴市柯桥区华舍中学俞和军:校园专题活动属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范畴,应由教育部门牵头而不是多部门介入。可以分年级研究学习目标,统一整合到综合实践活动教材中,有系统地以活动课的形式开展。

      龙泉市绿谷教育集团水南校区许东宝:活动进校园要错开时段,错开年级,让活动进校园更有成效。

      杭州东方中学副校长毛慧琼:学校真的不堪其扰,这是政绩留痕的典型表现,也是上级主管部门不作为的表现。

      诸暨市浣江小学教育集团行知小学副校长王秀虹:教书育人的外延被无限扩大,太多的行政干扰,苦了学生、教师和学校。

      开化县林山乡国芯希望小学戴金辉:既然是活动进义务教育学校,所选活动项目内容就不要有城镇、农村之分,一切统筹。考虑到活动的效率,农村规模较小的学校可以适当合并举行。 



专家观点与建议


      

      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为了减轻教师不必要的行政负担和非教学任务,建议:

      一是尽快启动学校法立法工作,以法律形式明确学校和教师的权利、义务等内容,明确学校和教师的责任边界。

      二是尊重教育规律,清理非教学专项工作进校园项目。严禁侵占正常教学时间、学校德育活动时间、体育锻炼时间开展各类行政系统的“任务”。设定各学校一年考核和活动的最高数量限制,超过数量学校有权拒绝。各行政单位不得发布行政命令强制要求学校和教师参与非教学任务之外的各类活动,不得动辄要求“全员参与”,不得随意要求学校增加专题教育内容。

      三是减少形式主义的行政检查和督导评估。对学校开展的督导评估必须坚持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双随机、一公开”原则)。不得提前通知学校准备迎接行政检查和督导评估。

      镇海中学校长吴国平:专题活动进校园 应“减负增效”

      所谓减负,一方面是有关部门在推出各项活动、检查、评估时要自律节制,有序有度,要增强服务意识、法治意识、敬畏意识,切不可滥用职权、随意折腾;另一方面,学校应该保持克制,增强定力,懂得取舍,有所为有所不为。

      所谓增效,是指一旦一些活动进了校园,一些创建、评估开始实施,作为学校就应该结合发展实际,扎实做、深入做,做出充满创造性和有效性的成果来,成为学校深具独特性的发展内涵,提升办学实力和知名度、美誉度,而有关部门也不能或“一进了之”或指手画脚,而是要用心做好服务工作,切实为学校开展相关活动解决困难、创造条件、提供支持,使之发挥最大效用。

      金华教育学院院长、教授吴惠强:用课程化解决“活动进校园”泛滥问题 

      首先,课程化策略使“活动进校园”有了“合教育性”的审核。“活动进校园”是否必要的标准应该是“对学生是否有教育价值”和“是否是学生当下必须接受的教育”。以往开展“活动进校园”时,常常是“其他部门提出要求,教育部门或积极参与或无奈推行”。而课程化策略则要求具有计划性,有提前量,更有“合教育性”的理性审核时间,把一拍脑袋就确定“进校园”挡在课程化之外,把不必要的“进校园”拦在审核的过程中。这是对教育规律的尊重。

      其次,课程化策略使“活动进校园”有了“资源整合”的瘦身。关键在于对活动、对主题要进行必要的整合,把“进校园”的内容与原有的课程体系进行有机整合,减少简单的重复,减少教育活动中耗时并低效或无效的形式主义,提升教育的效果和效益,而课程化策略恰好能实现这些目标。

      最后,课程化策略使“活动进校园”有了“顶层设计”的统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培养目标,统筹设计涵盖“活动进校园”的具有学校特点的课程体系,立足学生发展思考“活动进校园”的价值及评估,立足整个课程系统思考实施定位及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关系。


      杭州市拱墅区教育局局长赵群筠、杭州市西湖区教育局局长马冬娟:活动进校园要有准入机制 

      我们建议,各级人民政府加快拟定“校园准入条例”,并由人大审议通过,以法规的形式规范省、市、县(区、市)各涉教部门进校园的行为,从而更有成效地为学校及教师减轻专业外负担,保障所有学校更好地发展。该条例中可包含以下策略:

      1.成立组织,加强管理。加强政府对涉教部门进校园的管理,省、市及各区县市成立以党委一把手为组长的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涉教部门进校园事项进行审核与管理,以学期或学年为单位公布进校园事项。除突发事件外,均要提前规划,统筹兼顾,杜绝只为留痕的事项。

      2.注重服务,加强整合。进一步明确各涉教部门是为学校发展服务、为学生成长服务的宗旨。凡学校课程中已有的内容,涉教需提供教学所需的补充内容供师生使用。凡学校课程中没有的内容,涉教部门制作手册、影片、展板等供师生学习。涉教部门进校园的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不能强行全校推开。有关征文、外出庆典演出等,学校有选择和拒绝的权利。有些师生活动可以作为多个部门履职素材,整合共享。

      3.重视考核,加强监督。涉教部门进校园事项要纳入政府对其的年度绩效考核。省、市政协及区县市政协每年至少举行1次涉教部门履行教育职责情况的听证会或咨询会,督促政府及涉教部门更好地为学校和师生服务。(杭州市长河高级中学校长何东涛、杭州市时代小学校长唐彩斌对本文也有贡献。)

忘记在底部留言点赞哦~


编辑墨池   监制昍朤    

声明:本公众号为公益性非官方平台,由台州墨池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管理运营

台州墨池:书法考级(回复考级)、网络教育、小程序、收银系统、人工智能标准化建设等

大家都在看







阅读39534
校园 学校 
举报0
关注临海教育微信号:gh_868620bd33d1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临海教育”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临海教育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