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腾讯在香港发布2018第四季度财务数据以及未经审计的全年业绩公告,这也是验证腾讯2018年9月30日启动史上第三次架构调整以来的首份全年成绩单。
财报显示截止2018年12月31日,腾讯全年营收人民币3126.94亿,同比增长32%;2018年期末经营盈利为976.48亿元,同比上涨8%。此外2018年腾讯净利润报787.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低于市场预估的822.9亿人民币。值得注意的是腾讯Q4营收848.96亿元,同比增长28%,高于市场预期的833.8亿元;净利润142.2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2%;低于市场预期的188.5亿元。
云服务收入91亿元
下季度或单列B端收入
作为腾讯在去年9月30日架构调整以来的首份成绩单,toB业务在此次财报中同样备受关注。
和以往一样,Q4财报中腾讯云业务依旧归在其他业务中:“其他”收入同比增长80%,主要来自金融科技业务与云服务。
其中,云服务收入91亿元,2018年增长超过100%。而且在2018第四季度中,付费用户同比增长超过一倍。
公开资料显示,腾讯云在2018建立了印度,日本,泰国等数据中心,到2018年底,腾讯云的全球基础设施已经覆盖25个地区,运营53个可用区。
在业绩公布会上,腾讯管理层特别提到利用腾讯云的服务搭建智慧零售。腾讯表示,基于公众号及小程序等资源搭建的零售方案将是腾讯利用自身技术和资本与零售商展开的赋能合作,相较于此前传闻的入股屈臣氏或者收购麦德龙中国,管理层表示,腾讯更应该关注与核心支付相关的领域,而非直接运营零售企业。
腾讯管理层还解释道,利用目前腾讯手上的10亿大用户,腾讯云希望使用大数据帮助企业融入消费者中,帮助零售商提高消费者参与度,精准定向消费群体。除此外,腾讯云的业务主要包括电子商务,资讯社交,智慧交通等领域。
值得注意的是,刘炽平在财报会议中透露“为了反映收入的多元化,腾讯在2019年第一季度会公布新的收入板块。原本收入构成中的Others会有更加具体的体现。”
目前来看云业务或ToB业务将最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单独公布的业务板块,其次便是金融科技业务。
与腾讯云服务面对B端不同,腾讯金融服务依旧大部分面对C端客户。财报显示,金融科技服务收入增长来自向商户收取商业交易手续率、向用户收取提现费用及信用卡还款费用,以及向金融机构收取分销金融科技及云产品(例如微粒贷及在腾讯理财通平台提供的财富管理产品)的服务费。但腾讯金融科技服务的收入与增长数据并没有公开。财报显示,2018年腾讯理财通用户数达1亿,服务范畴仍在扩大。
员工增长近万
人均薪酬福利77.6万
此外,财报显示,截至2018年底,腾讯集团共有员工54309名(2017年:44796名)。年度总薪酬成本为人民币 421.53亿元(2017年:人民币348.66亿元)。由此可以算出腾讯人均薪酬77.6万元,与2017年的77.8万相比略微降低。
财报称“腾讯公司雇员数目保持了正向增长,人均年薪福利达到77.6万元人民币。”(笔者注:需要指出的是,这并不意味着腾讯公司员工人均年薪达到77.6万元,此薪酬福利包含了众多管理层的收入以及企业福利培训等项目的折算。)
图为排队领红包的腾讯员工。
投资逾700家公司
价值达2380亿
腾讯2018年全年投资业务也相当的亮眼。财报显示,2018年腾讯共投资了逾700家公司,超过100家公司的每家估值达到10亿美元,其中包含60多家已经上市的公司,投资业务总公允价值已经达到2380.4亿人民币。2018年资本市场不稳定并没有影响到腾讯的大手笔投资布局,“流量+资本”仍然是腾讯的核心竞争力。
“过去十年我们投资了大概700多家公司,在这700家公司里面有63家是已经上市的公司,有122家是市值或者价值超过10亿美金的独角兽,而且,持股超过5%的公司总市值加起来是超过了5000亿美金”,腾讯公司总裁刘炽平称,腾讯投资战略的核心,是在于让自身有选择地做最重要的事情,同时把一些不能做好的事情交给被投公司去做。
据悉,腾讯于2008年成立了投资并购部,长期专注于全球范围内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相关领域投资并购。此外,IT桔子追踪数据显示,腾讯2018年还录得15笔海外投资,主要分布在北美,亚洲以及欧洲地区。而腾讯在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投资占到全年总投资额的七成,其他二线城市的投资额不足两成。按上述数量统计,腾讯已经中国最大的VC。
此外,刘炽平还曾在腾讯投资年会暨IF大会上表示,投资是腾讯集团的核心战略之一,2019年腾讯的投资规模不会收缩。
南方都市报(nddaily)报道
南都记者 马宁宁 陈正文 实习生 卢洁萍
* 南方都市报(nddaily)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星+置顶南方都市报
一秒找到南都君
▼
点个“在看” ↓↓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南方都市报”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南方都市报公众号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