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央视财经评论丨手慢无!14亿地方债一经发售立马抢空,为啥这么火?

作者:央视财经 来源:央视财经 公众号
分享到:

03-27

按照财政部统一部署,宁波、浙江、四川、陕西、山东和北京作为地方政府债券柜台发行的首批试点省市,从3月25日开始陆续通过商业银行柜台销售地方债券。25日,宁波、浙江两地14亿地方专项债券一经发售就迅速售罄,而从26日起,四川省政府债券也开始面向省内个人和中小投资者发售,同样受到市场热捧。


地方债为何这么火?在地方债发行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怎样防范债务风险?把募集资金真正用到位?3月26日晚,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央视财经评论员刘戈做客《央视财经评论》演播室,深度解析。



手慢无!地方债为何这么火?


赵锡军:门槛低方便买 对中小投资者有吸引力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 赵锡军:其他投资比如银行理财产品门槛相对还是高,很长时间里都是5万块钱的门槛,再比如说一般债券的投资门槛也比较高,对年收入、名下资产都有要求。但这次柜台地方债100元起售,门槛大幅降低。另外这个收益率,比如四川这个票面利率是3.31%,但还原所得税和增值税后的收益率能达到4.68%,这在目前老百姓、中小投资者个人投资者能够投资的产品里面,也算很不错的了。

 

刘戈:柜台购债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央视财经评论员 刘戈:直接在柜台买,就没有中间商赚差价了。其实很多人在银行买的理财产品,你仔细看里面的名录,很多就是由地方债构成的,就是类似这样的项目,只不过人们购买时经了银行一道手,但现在银行就单纯只是一个渠道。


赵锡军:地方债和国债仍有差别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 赵锡军:相对来讲国债风险是最低的,它是由国家信用来做最后托底的。地方它有自己一定的信用,但随着中央政府跟地方政府在机构事权财权方面改革的推进,将来有可能政府信用会慢慢地切割,不能一味指望出现债务风险的时候有国家兜底,这跟财政部今年两会明确表态地方债务中央不救助的原则是一致的。


加速推!地方债如何用到位?



【背景链接】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2.15万亿元,为重点项目建设提供资金支持,也为更好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创造条件。加上今年安排的9300亿元地方财政赤字,两者合计地方政府债务规模3.08万亿元。财政部部长刘昆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9年年会上表示,将加快地方政府债券发行使用,争取在9月底前将3.08万亿元发行完毕。

赵锡军:地方债资金使用要兼顾效益和风险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 赵锡军:地方债资金在使用上,一定要考虑清楚项目的收益和风险;投资者在投资的时候也要考虑清楚。在这个过程中,项目信息足够清楚地披露是非常重要的。不光是从源头上加强管理、选好项目来降低风险,还要通过充分的信息披露来让投资者有据可依:信息掌握越多,投资者对项目就越能形成理性判断,也就是让市场来决定项目值不值得投。这其实是一个倒逼改革的过程。


刘戈:建立约束机制降低地方债风险



央视财经评论员 刘戈:每一个老百姓都可以买债券,有点相当于项目债权上市。股票上市要求公司的治理结构要有一套完全符合监管部门要求的制度;债权上市同样也需要建立这么一套约束机制:钱怎么花,信息怎么披露。不能像原来,地方财政在一口锅里吃饭,左口袋的钱放到右口袋可能也没什么。现在每一级财政都要有清晰的边界,从使用到考核评价到追责,需要更完善的机制约束。


赵锡军:地方债向中小投资者开放专业服务要跟上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 赵锡军:比如说信用评级的服务,债券公开发行,评级是必须的;另外信息披露的服务要跟上,要执行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因为债券时间一般比较长,三年五年不等;再就是交易清算结算的服务要跟上;万一有什么问题需要融资,质押抵押的服务也要有;最后如果出现还不了,清算破产的服务也要跟上,这是一系列的东西。


刘戈:地方债柜台销售有利于建立起政府依法举债的规则


央视财经评论员 刘戈:之前谈到地方债,为什么担心和议论都比较多,就是因为不少地方通过搞所谓的融资平台,弄好些公司,这些公司交叉从各个银行各个地方借钱,时间一长有些地方甚至自己都不清楚具体情况,账也变成了糊涂账。从小了说威胁地方财政和经济发展;积累多了对国家经济也是一个定时炸弹。所以地方债面向公众柜台销售,某种程度上就像互相借债一样,要清晰地告知借钱是干什么用的,什么时候能还,不行怎么抵押等等,手续越规范,规则越明确,地方政府对自己的行为就有越清晰的约束。


转载请注明“央视财经”

你会喜欢














:央视财经(ID:cctvyscj)

本文编辑:张爽

觉得好看,点这里

阅读39698
央视 
举报0
关注央视财经微信号:cctvyscj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央视财经”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央视财经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央视财经

微信号:cctvyscj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