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公众号有束光
ID:onelight01
安心
Rest assured
这两天,
你朋友圈有没有被一顿“小学生午餐”刷屏?
Youtube上2000多万次观看,
近15万次点赞,
2万多条评论……
而它们,
仅是日本一所普通小学的日常午餐。
我甚至觉得,相比起我当年吃的午餐,
它有些“清汤寡水”。
如果是这样,那究竟是什么,
让它获得了网友传奇般的点赞数呢?
视频开端这段话也许可以给出解释:
“45分钟的午餐时间,也是接受教育时间,
就像学习数学或者阅读一样重要。”
这所校长是这么认为午餐的。
拍摄从三岛唯走出家门开始。
三岛唯(Yui)——日本埼玉县针谷小学一位5年级学生。早上7点45,她像往常一样,被老妈送出门,被帮着背上粉红书包,还有……挂上一个抽绳饭袋。
饭袋晃晃荡荡的样子引起了导演佐竹敦子的注意。
“袋子里装的是什么呢?”
佐竹敦子问。
三岛唯对着镜头羞涩地一笑,
随后从包里摸出她就餐的五大法宝:
一块四方餐布,一双便携筷,
一条擦嘴用的手帕,
以及一把牙刷,一个刷牙杯。
为什么吃个午饭要带牙刷牙杯?
佐竹敦子还没来得及问更多问题,三岛唯就把饭袋挂回原位,因为再不去学校就要迟到了。
与此同时,学校厨房的师傅们已经开始忙碌午饭……好像并没有什么特别的。
一位师傅在做炸鱼浇梨汁,
两位在削土豆。
削好的土豆会被打成这样的土豆泥……
重点来了!
这锅土豆泥不简单。
土豆是这所小学六年级的哥哥姐姐种的。
在教学楼边上,学校开发了一片农场,专门用来种水果蔬菜。按照学校规定,每个学生都要承担种菜的责任。所以,很多食物都是他们自己种的。
12点15分,教室里一阵骚动。
原来第四节课结束,进入了午餐时间。但大家都没有离开教室,因为针谷小学没有食堂,食堂就是教室!
很难想象,孩子们是怎么忍受每天都要移课桌,拼课桌这样繁琐的事情。况且,教室空间还这么小。但从视频里看,他们似乎还挺开心的。
三岛唯从饭袋里取出餐布,铺平,再一次摆上筷子,牙刷,牙杯。而后,围上围裙,把头发拢进厨师帽。
今天她是值日生,负责抬饭和打饭。
饭要去餐车间取。
在出发领饭之前,所有的值日生都要先进行卫生检查。其中一个一边问一边在板子上画着:
“你们有没有腹泻、咳嗽或流鼻涕?”
“没有!”
“你们穿戴好了吗?”
“穿戴好了!”
“你们认真洗手了吗?”
“是的。”
每个值日生的手上挤上消毒液,
彻底消毒。
然后由老师领着,去餐车间领饭。
每个班都有自己的餐车,
凭号认领。
(右边是5-2,三岛唯所在的5年二班)
孩子们立正后对厨师间喊
“我们是五年二班的,
谢谢师傅们给我们做的美味!”
而后,两人一组,
他们开始往教室里抬餐盒。
分工明确。
负责发面包的发面包,负责打汤的打汤,负责分牛奶的分牛奶。
一切准备就绪,但还不能下筷子。
要等班长汇报食物来源来源:“土豆是六年级同学在校园农场里种的,炸鱼浇梨汁用的梨子是从附近农场买的。”
老师补充道:“六年级同学今年为我们种了土豆,明年三月轮到我们,七月就能吃到我们种的土豆咯。”
就餐之前,大家都要戴口罩。
虽然孩子们已经饿到流口水了,但还是等老师一声“开饭”,且再一次向值班同学和厨房师傅表达了感谢,才松下直立的身体,摘下口罩——开动。
和孩子一样,老师也自己准备了整套吃饭装备。言传身教,就是这样吧。
餐盒里还剩下几条炸鱼,
几个男孩子都想要。
怎么办呢?他们想到了办法:
“石头、剪子、布”
“耶~~~”
获胜的男孩。
镜头继续跟进,
吃完的孩子已经开始刷牙,
老师也不能免掉。
(原来三岛唯的牙刷真的是用来刷牙的~)
镜头另一边,
有纸盒子被撕开的声音“撕拉撕拉~”
喝完牛奶的纸盒不能直接扔了,
要回收起来!
发牛奶的男孩子再一次登场,
把全班同学拆开的奶盒叠好,
送到水池边清洗干净,
以免残留的牛奶发臭生菌。
然后再捞到另一只框里,
放到教室的阳台上,
等待残留的水渍沥干,
以便第二天送到回收站。
回收站里堆的都是干燥完毕的牛奶盒。
而教师的另一边,
吃完的碗盘,
已经被三岛唯和其他同学
送回了厨房的洗碗池。
低年级的孩子只需将晚盘用餐车推回电梯口,然后等厨房师傅来收就行。
这样就完了么?不。
10分钟后,大扫除开始。“教室,办公室,走廊,入口,厕所,楼梯,都要打扫呢~”说话间,被三岛唯已经拿起了扫帚。
45分钟的用餐+20分钟的劳动,午餐才算真正结束。
所谓“食育”,就是如此……通过吃,学会珍惜,最直接的就是珍惜粮食。当然,孩子们吃着同样的食物,无形中,也传递着平等意识和精神。
同时,他们也会在彼此配合中,
学会承担责任,
学会体谅他人。
学会尊重每一个人。
每次领饭时候,
他们都要和师傅们说谢谢,
哪怕厨房只剩下一位清洁大叔。
哪怕一个人都没有,
也要对着空气表达感恩。
回想家长常说的:“你好好学习就行,其他的我们来解决。”
这句话它,底真的对么?替孩子操办学习之外的一切,让他学好奥数英语,就可以成为一个更好的人么?就能学会如何和这个日益变化的世界和解么?
借用叶圣陶先生的一句话:
教任何功课,
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受教育的意义和目的是做人。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有束光
ID:onelight01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吃喝玩乐在北京”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吃喝玩乐在北京公众号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