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前几天这么一闹腾,武磊在“加泰罗尼亚德比”中替补登场对阵梅西本应该是一件正能量满满的新闻。
3月24日晚,#虎扑App下架#登上了微博热搜榜,人们发现虎扑App在各大应用市场下架了。
再加上在随后的确认过程中,人们又发现虎扑App的微博官方账号居然也“默契”地清空了所有的内容,社交网络上很快就展开了主题鲜明的讨论:
虎扑是不是凉了,以及虎扑为什么凉了。
平心而论,这种量级的争论对于身经百战的虎扑是大概率不痛不痒的。更何况后来的时间线也证明虎扑其实活得好好的,整件事也大概率会随着新的热点出现而告终。
但“巧就巧在”几个小时后,居然是国足接班了虎扑的热点:
在3月25日进行的中国杯三四名决赛上,国足球员韦世豪在球队落后的情况下“急火攻心”,做出了一个严重违背体育道德的行为,用一个几乎可以断腿的动作飞身放铲了乌兹别克斯坦球员舒库洛夫,也随之很快遭遇了人们的口诛笔伐。
比如棋圣聂卫平就站出来说“国足已经上不可想象的臭!中国杯上踢得一无是处,他们的存在纯粹是给中国人民添堵,简直太不像话”。
还有记者问贝克汉姆“国足和英格兰谁先拿到世界杯冠军”,小贝只能笑着绕开关键问题回答道“中国会成为足球强国的”。
这其实挺令虎扑尴尬的。
首先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虎扑可以算是如今中文互联网世界里最有影响力的体育论坛,并且完成了大量的影响力输出。比如2018年7月虎扑让全中文互联网用户知道了什么是skr,还有今年1月让全网人民知道了蔡徐坤打篮球是什么样子。
但说虎扑是个垂直于体育领域的社区吧,但“国足中国杯输球”、“韦世豪违背体育道德”这些核心素材所引发的热点却都不来自于虎扑:聂卫平是在某场新闻发布会后的媒体采访环节上“兼职聊球”,小贝则是在商业活动上与记者进行着娱乐性质的互动。
甚至在人们讨论国足的方式上都很难看到虎扑的影响力:段子手说自己也可以替国足上场,公知们觉得国足浪费纳税人的血汗钱,自媒体们认为国足就应该集体拉去军训。
仔细想想,大概是在1991年的春晚上,冯巩和牛群就曾经吐槽过“中国足球队脚太臭,不如回家卖土豆”——你看小30年快过去了,什么都没有变。
而几种因素叠加在一起,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虽然自身品牌的影响力,似乎已经到了产品的任何风吹草动都能上升到行业热点的程度,但这样的热点越热闹,虎扑就显得越落寞。
这让人细思恐极,因为我记得前不久足球自媒体人“足球魔法师”就曾经写过这样一段话:
“一群反复无常的人在武磊身上,暴露了两面性:可利用你的背景下,要么吹捧到极致,要么贬低到极点。不太久远前还成了国足在世预赛上的罪人,在亚冠和联赛中某俱乐部的仇人和庸人,一眨眼的工夫,就成了中国足球的红人。”
同样的描述逻辑套用在虎扑身上也同样适用:
一个App在应用商店里下架而已,又不是产品停止了服务,本来逛逛论坛看看用户发帖情况就能很快印证发展状况的问题,结果发酵成为了一个有着“行业寒冬”、“亚文化社群生存危机”意味的公共事件,而整个事件的发展过程太像一个标准的“为消费而生”。
至少当媒体们把虎扑下架事件当做一个新闻事件来报道,并试图以此为事实基础引导舆论进行讨论,却连新闻论述的一个必要流程,即收集和辨析材料都没有做好——虎扑App什么时候被下架、下架的原因可能是什么、下架对虎扑的业务产生了什么影响、过往有没有类似的案例——每个问题都有能力让整个事件更加信息饱满、舆论发展更加理性,但我们肉眼可见的只是“虎扑被下架,可能会出事”这层焦虑情绪的快速形成。
简单来说,用正常的新闻论述逻辑是无法理解整个事件是如何以这样的姿态(虎扑被下架,可能会出事)成为行业热点的。
所以如果说整个现实环境还没有到“生产内容的人”不具备“生产内容的必备技能”的糟糕境地的话,那么串联最近一连串发生的热点事件、以及这些热点事件背后的形成规律,不难发现我们目前所处的时代环境正在慢慢形成一种“消费一切打倒一切”的大趋势。
在这种趋势下,我们的行为标准将更多以市场呈现出的消费倾向为标准,然后以“消费倾向”为导向将一切行为进行二次加工。
更糟糕的是这种趋势正基于“消费主义”的先天特性在专业门槛更高的领域内优先出现,以至于消费不仅定义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也正在以超过我们想象的速度定义我们的工作方式。
于是我们见到了在应该专业讨论的语境里武磊是不是球王不重要、虎扑到底是做什么的不重要、韦世豪到底为什么会身后放铲乌兹别克斯坦球员也不重要,流浪汉大师能够转变成为“圣流浪汉”,苏大强会以“阿尔茨海默症”的方式与苏明玉和解。
我相信“我消费你跟你一点关系都没有”即将无差别地重新定义我们能接触到的一切。
我也不知道这是好是坏,但至少对于我的同行们来说KPI算是保住了。只要别让韦世豪跑了。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网立场
End
虎嗅 • 2019「WOW!新媒体营销深度分享会」
赞助合作wow@huxiu.com
参会嘉宾、议程、购票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虎嗅网”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虎嗅网公众号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