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重磅!杭州公办民办小学同步招生!相关政策公布,5月5日起报名

作者:钱江晚报 来源:钱江晚报 公众号
分享到:

04-03

刚刚,杭城小学公民同招政策正式发布。新政与以往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公办和民办小学统一招生报名时间;每名儿童在公办小学或民办小学中选报一类,选择民办小学的限填报一所学校。


今年小学招生时间大致安排如下:


2019年开始,我市公办民办小学都将按《杭州市教育局关于做好公办民办小学同步招生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实施同步招生。


5月5日至13日,网上报名;

6月22日、23日,公办小学第一批现场信息核验和民办小学自主招生面谈;

6月24日起,对公办小学第一批通过验证的适龄儿童发放入学告知信息,民办小学发送录取确认信息;

6月27日、28日,民办小学网上补报名;

6月29日,民办小学补报名招生面谈和录取。民办小学录取结束,公办小学第一阶段录取基本结束。之后,公办小学第二批现场信息核验和录取工作陆续开始。


具体安排请关注市和区、县(市)教育部门的后续公告。


小编再帮大家拎一下政策重点:


Q
&
A


1、实施公办民办小学同步招生的范围?


答:全市各区、县(市)范围内普通公办、民办小学(均含一贯制学校小学部,下同),均实施公办民办小学同步招生。用于托底解决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在居住地接受义务教育的专门学校,其招生时间由区、县(市)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当地实际与学校共同确定,可以不按同步招生规定的时间实施。


2、实施公办民办小学同步招生后,小学一年级入学条件有什么变化?


《通知》主要对如何开展同步招生工作进行规定,不涉及入学条件。有关适龄儿童在当地就读小学的条件,由其他相关政策具体规定。

3、小学一年级入学怎么报名?


符合入学条件,要求在本市各区、县(市)公办或民办小学就读的适龄儿童(以下简称儿童),均应由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下同)在规定时间(具体时间另行通知)登录“杭州市小学一年级入学管理系统”(以下简称入学管理系统,网址: https://xxbm. hzedu. gov. cn),登记入学信息。完成入学信息登记后,应继续在入学管理系统中完成报名。每名儿童在公办小学或民办小学中只能选报一类,其中选择民办小学的应填报一所学校。网上报名时间结束后,报名结果不能更改。

4、家长不会上网或不具备上网条件,怎么进行信息登记和入学报名?

家长可以请孩子就读的幼儿园或所在地村委(社区)提供帮助,幼儿园和村委(社区)工作人员会协助家长完成小学入学网上信息登记和入学报名。


5、未被所报民办小学录取的儿童,还有机会报名其他民办小学吗?

在第一阶段录取中,各民办小学在规定时间内,根据面谈情况在报名该校的儿童中自主录取。该过程结束后,市教育局将统一公布未完成招生计划的民办小学名单和剩余招生计划。未被填报的民办小学录取的儿童,其父母可在规定时间登录入学管理系统,在未完成招生计划的民办小学中补报一所学校,继续参加该民办小学的招生。


6、民办小学招生结束后,未被民办小学录取的儿童,需要另外报名公办小学吗?

报名民办小学的儿童,未被所报民办小学录取的,自动转入公办小学第二阶段招生程序,其父母在规定时间带孩子到服务区公办小学进行现场信息核验即可,不需要另外进行报名。

7、报名民办小学被录取后能放弃吗?

不能。是否报名民办小学完全由儿童父母自主决定,民办小学不得录取未报名的儿童。父母在给孩子报名前应充分考虑家庭自身情况和学校办学情况等各种因素,慎重决定是否报读民办小学,一旦被所报民办小学录取,录取结果不能更改,公办小学不能录取已被民办小学录取的儿童。

8、公办小学对报名民办小学且未被录取的儿童在录取排序上如何处理?

区、县(市)教育行政部门和公办小学根据儿童户籍、父母户籍、家庭住房情况,按照“住、户一致优先”原则进行分类排序,其中报名民办小学的儿童(以在入学管理系统中的报名结果为准,不论是否参加民办学校的招生面谈),按照“同类情况排序靠后”的原则,排在同类别报名公办小学的儿童之后。



下附完整版文件:


杭州市教育局关于做好公办民办小学同步招生工作的通知


各区、县(市)教育局(社发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等法律法规,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建设“美好教育”的实施意见》精神和教育部、省教育厅关于改进中小学招生工作的相关要求,为进一步深化义务教育招生改革,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进新时代“美好教育”建设,经研究,决定在全市实施公办小学和民办小学同步招生。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请遵照执行。

一、实施范围

全市公办、民办小学(均含一贯制学校小学部,下同)招生工作均按本通知要求进行。


二、具体步骤


(一)统一信息登记


符合入学条件、要求在本市公办或民办小学就读的适龄儿童(以下简称儿童),均应由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下同)在规定时间登录“杭州市小学一年级入学管理系统”(以下简称入学管理系统,网址: ht:xbo.hzdu.gov.cn)登记入学信息。


(二)同步网上报名


统一公办和民办小学招生报名时间。符合入学条件的适龄儿童父母登录入学管理系统登记入学信息后,继续完成报名程序,每名儿童在公办小学或民办小学中选报一类,其中,选择民办小学者限填报一所学校。网上报名时间结束后,登记报名信息不能更改。


民办小学不得另行组织招生报名,不得自行通过网上预约、信息登记等形式提前进行预报名。


(三)同步公办小学现场信息核验和民办小学相生面谈各区、县(市)应安持区域内的公办小学报名现场信息核验和民办小学报名招生面读在同一时间同步进行。


(四)同步招生录取


各区、县应统一区城内的公办小学和民办小学录取程序和时间。录取工作分两个阶段进行。


1、第一阶段录取


(1)区、县(市)教育行政部门和公办小学应根据报名儿童户籍、父母户籍、家庭住房情况,按照“住、户一致优先”原则,进行分类排序。


(2)公办小学在招生计划内,根据排序录取儿童户籍、父母户籍、家庭住房三者一致且均在学校学区内的儿童,并将录取结果通知录取学生父母。


(3)民办小学在该阶段规定时间内,根据面谈情况自主录取报名该校的儿童。招生学校应将录取结果通知录取学生父母,并将录取名单和剩余招生计划报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4)各区、县(市)教育行政部门应将本区域民办小学招生录取结果报市教育局,由市教育局统一公布未完成招生计划的民办小学名单及剩余招生计划。


(5)报名民办小学未录取的儿童,其父母可在规定时间登录入学管理系统,在未完成招生计划的民办小学中补报一所学校,继续参加该民办小学的招生。


2、第二阶段录取


(1)第一阶段未被录取的儿童,自动进入公办小学第二阶段招生程序。

(2) 区、县(市)教育行政部门和公办小学根据儿童户籍、父母户籍、家庭住房情况, 按照“住,户致优先”原则对第一阶段未录取的儿童进行分类排序,其中报名民办小学的儿童,按照“同类情况排序靠后”原则,排在同类别报名公办小学的儿童之后。

(3)区、县(市)教育行政部门和公办小学根据排序结果统筹就近(相对就近)安排入学。录取学校应及时将录取结果通知录取学生父母。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区、县(市)要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及相关工作机制,全面负责对本区域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工作的组织、管理、监督和考核,切实保障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二)加强资源保障。各区、县(市)要根据本区域人口数量和人口结构的动态变化,提前研判入学需求,不断优化学校布局,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三)加强信息公开,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事先向社会公布学区划分,招生计划、报名方式、录取办法等招生入学信息,录取工作结束后要及时公布录取结果。


(四)加强招生规范。坚持公办学校“零择校”政策,公办小学严格按学区就近入学,民办小学应主要在办学所在地招生,并严格按备案的招生计划招生。民办小学不得组织考试招生,不得在招生过程中组织面向家长的调查和测试,招生结束后,学校应及时将学生学籍信息对接到“浙江省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


(五)加强监督管理。


区、县(市)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加强对学校招生工作的全过程监督管理。要畅通举报渠道,设立举报专线电话,严肃查处各类违规招生和虚假宣传等行为。


已有招生办法规定如与本通知不一致的,以本通知为准。本通知自2019年5月4日起施行。


杭州市教育局2019年4月2日

2019年4月2日印发


来源:钱江晚报/浙江24小时记者 沈蒙和 杨希林

值班编辑:张琴


猜你喜欢

3.浙大教授捡垃圾,年入数百万!网友跪服:多读书果然能赚大钱!


新闻好看就点这里


阅读40309
杭州 招生 报名 
举报0
关注钱江晚报微信号:qianjiangwanbao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钱江晚报”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钱江晚报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钱江晚报

微信号:qianjiangwanbao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