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性教育童书吃香:社会认知演进的缩影 | 光明网评论员

作者:光明网 来源:光明网 公众号
分享到:

04-03


光明网评论员:4月2日是国际儿童图书日,有记者在多地幼儿园、书店采访了解到,许多幼儿园购买了儿童性教育绘本,一些书店还特意摆设了专柜,原本放在角落里“吃灰”的有关儿童性教育的图书,如今成了“畅销书”。


性教育童书“吃香”,无疑是可喜的一幕,这意味着“性”这一话题在教育领域逐渐脱敏,从一个禁忌话题变成日常话题。从人类演进史也能看到,对这一话题的态度,是科学、理性还是愚昧、回避,也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记物。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性教育这一话题,经常能在舆论场掀起大范围讨论,这本身也展示了不同社会认知就这一话题的拉锯状态。比如北师大的一部性教育教材,因为家长抱怨“尺度太大”,最终被暂时收回,这曾激起广泛讨论。从舆论意见看,舆论并不惧怕“尺度过大”,也认识到以往对这一话题“讳莫如深”扭曲了常识,并产生了相应的社会后果,如儿童不知如何防范性侵害、知识缺乏以致生理损害等。事实上,每一次类似讨论的展开,都有助于社会达成共识:对“性”这一不可回避的话题,并非越捂着越“安全”,越不堂堂正正地讲常识,越有可能承担无知的代价。


从记者的调查中,也能看出家长的实用主义态度,“一些家长表示,从幼儿园开始,就需要教育孩子身体哪些部位别人是不能触碰、不能看的。如果有人要侵犯,要坚决制止,并及时告诉老师和家长”。这些认知,大致也来源于舆论场上爆出的相关案件。这也足以启示,如果自主性的教育不足,就只能由一些沉重事实来实现“教育”。


从性教育童书吃香能看出当前社会观念的演进程度,而科学和理性的性教育整体氛围,当然不止步于童书,而是需要机制化、具有一定时间跨度的教育模式。但是,也不能否认的是,不少学校和机构的教育方式,依然止步于矇昧的“前现代”状态,而非正常、科学地传递性知识。比如中学以规制着装打扮等消灭性别特征的方式“防早恋”,以“男女不能同桌吃饭”等限制交往的措施来保证“专心学习”;再比如社会上有打着“女德”“国学”旗号的培训班,灌输所谓“女孩穿得时尚就是教唆强奸”“三精成一毒”等。


价值观截然相反的景观交织出现,也说明在一个快速发展的社会,不同水准的认知必然会产生碰撞,这也意味着性教育启蒙,可能也会面临方方面面的阻力与干扰。因此,教育工作者与社会舆论,需要保持理性与科学的态度,砥定性教育的大方向,稳固住社会常识。


性教育童书受欢迎固然可喜,但也要看到性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的短板所在,在“性”这个每个人都必然面对、事关切身利益的话题面前,不光是孩子,可能需要社会层面的集体“补课”。




文章来源:光明网(转载请注明来源,作者“光明网评论员”) 

投稿、合作QQ:892726843(加时请注明微信投稿or合作)

阅读37922
光明 评论员 
举报0
关注光明网微信号:gmw_001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光明网”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光明网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光明网

微信号:gmw_001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