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灯打开,我不想在黑暗中回家。”
1910年,还没写完最后一篇小说的欧·亨利,在病逝前留下了这句话。作为最有名的临终遗言之一,它出现在了当年的一首流行歌曲的歌词里,以及各种各样的遗言选集中。
如果我们好奇人们死前说过什么,通常能找到的都是这种妇孺皆知的名句。例如,面对罗马士兵的胁迫,阿基米德坚持“别打扰我的圆圈”;物理学家费曼觉得“死亡太无聊了”;作曲家马勒最后喊的是“莫扎特”的名字;诗人狄金森以一句诗告别人世:“我必须进去了,雾正在升起”;身患胰腺癌的乔布斯没说什么让人深思的话,只有“噢!哇!噢!哇!”……
图丨Giphy
然而,这些出自名人之口的所谓遗言,其实很多都真假难辨。即使它们是真的,也很难体现临终者实际的语言能力。更何况,还有许许多多的普通人,他们的临终遗言几乎随着生命一同流逝了。
那么当死亡来临时,人们究竟会说什么,又是如何同身边之人交流的?这些言语纯属胡话,抑或有规可循呢?
人们死前都说了啥?
对于大部分临终者来说,在生命的终点,随着身体机能的逐渐衰退,他们的肺部能力往往会丧失。因此,人们用尽全力,只能低语一些简短的词句,例如“我X”之类的脏话,或者妻子、丈夫或孩子的名字。
“一个养老院的护士告诉我,临终者的遗言通常是很相似的,”哈乔·舒马赫(Hajo Schumacher)在发表于《明镜》周刊的文章中写道,“几乎所有人最后都在呼唤‘妈咪’或‘妈妈’。”据说《蒂凡尼的早餐》的作者、美国小说家杜鲁门·卡波特,在死前重复的就是“妈妈”一词。
在《公民凯恩》里,凯恩的临终遗言是“玫瑰花蕾”(Rosebud)
而那些还有点力气的临终者,甚至会唱起最爱的一首歌,或者至少能说出几句歌词。在BBC的一段视频里,临终关怀护士介绍了一个动人的场景:一对身体不太乐观的夫妇希望自己的病床紧挨着,这样他们就能紧握彼此的手,一起唱《去往中国的慢船》(On A Slow Boat to China)这首著名的爵士歌曲。(“去往中国的慢船”常被用来形容一段想象中的最漫长的旅程。)
除了养老院和临终护理中心,见证最多临终遗言的无疑还有急症室、ICU和癌症病房。在Reddit的一条问答贴上,医生和护士们便分享了自己和临终患者的最后互动。获赞最高的是在ICU工作的网友 @ Awk_Ward1,他说一位肺动脉破裂的患者前一分钟还在开玩笑,不料下一秒就口吐鲜血。
他的最后一句话是:“为什么这会发生在我的身上?”
临终遗言有普遍模式吗?
如果我们想找到更多真实的遗言并探究其含义,能够翻阅的恐怕只有丽萨·斯玛特(Lisa Smartt)的书了。
起初,斯玛特只记录了父亲临终前的一些无意义的话,像是“Sorrow(悲伤)里有好多so”、“让我从这里坠落”。与此同时,无神论的他甚至开始提起了天使。而他最后一句话总算能让人听懂了,他对妻子说:“够了,谢谢你。我爱你,够了。”
在这些话中,斯玛特竟接触到了一个全新的语言世界。通过进一步收集并分析1500多句临终遗言,接受过语言学训练的她发现,其他临终者的话和父亲的话有着十分相似的地方。于是,她将这些遗言的语言模式和主题总结在《临界言语》(Words on the Threshold)——一本虽有局限但独一无二的书中。
她发现,具有极高隐喻意义的遗言通常和单向旅程、某种指引或旅行比喻有关(不过有意思的是,几乎没人讨论散步或慢跑)。此外,临终遗言充满了感叹、重复和持续的叙述。临终者也会在死前发出请求,他们往往需要一顿美餐,或者和他人达成最后的和解。
The Dying Painter丨Hermine Laukota
当然,并非只有斯玛特对临终遗言的模式感兴趣。在1921年,为了评估人们“死前的精神状况”,美国人类学家亚瑟·麦克唐纳(Arthur MacDonald)就曾挖掘过当时唯一可用的遗言语料库。他按照职业将临终者分为十类(政治家、哲学家、诗人等),并将他们的遗言划分为讽刺、玩笑和慰藉等。
麦克唐纳发现,军人有相当多的“请求、指引和告诫”,而哲学家(包括数学家和教育家)更多是在表达“疑问、答案和感叹”。宗教人士和皇室成员更多在表达满足和不满,艺术家和科学家则很少表达这些。德国学者卡尔·古斯克(Karl Guthke)评论说,似乎只有麦克唐纳用量化的方法评估了临终遗言。
听不懂临终遗言?
数十年来,人们从研究儿童的语言习得入手,试图理解人类是如何开始掌握语言的。但对于临终者的语言变化,却鲜有可供参考的研究。尽管人们还未深入探索这个领域,但斯玛特的开拓性工作或许能提供一些洞见。
Self-Portrait with Death Playing the Fiddle丨Arnold Böcklin
她的一个启发性的观点是,临终者的叙述似乎是随着时间缓慢展开的。譬如,有人一开始会念叨一辆因故障停在车站的火车,几天后会讲车修好了,几周后又说火车如何开往南方。
“如果你只是走进房间,听见至亲之人说‘噢,站在我床边的是位拳击冠军’,这听起来就像是幻觉。”斯玛特说,“但如果你随着时间观察的话,听到他让拳击冠军穿这个、做那个,就会发现他其实在讲故事。”她认为追踪故事线索能应用于临床研究,特别是当故事接近答案时,这或许反应了人们对死亡临近的感受。
有临终护士发现,“临终者常用的是旅行比喻,借此提醒身边之人自己即将离开人世。”譬如,一位17岁的癌症患者因为找不到地图而心烦意乱。“如果找到了地图,我就能回家了!地图在哪儿呢?我想回家!”
斯玛特在调研中也捕捉到了这一点,她发现一些临终者常常会提到一场盛大活动的到来。一位被调研者说,自己的祖母在半夜起来梳妆打扮,声称自己在为舞会做准备。
马拉之死丨Jacques-Louis David
无论临终者使用何种比喻,倾听者其实并不难理解它,但还有一些临终遗言常常是模糊不清的。比如说,临终者在指代人、地点和物体时,会用“它”、“这个”或“那个”等。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太遗憾了,我不能告诉你这个”(告诉哪个),“你之后会搞明白的”(搞明白什么?),“它不是你想的那样”(它是啥)……斯玛特认为,“这给人一种普遍的感觉:讲述者正在经历的事,要么是无法描述的,要么很难用来和人交流”。
当然,还有很多临终遗言听起来完全就像胡言乱语,例如“我在绿色维度”、“水是最可靠的”等等。它们毫无意义吗?还是在描述某种幻觉?鉴于我们对大脑的研究还很有限,对此只能加以猜测了。
研究临终遗言有什么用?
虽然临终遗言总的来看复杂多变,但总结它的模式无疑是有一定价值的。即便是对临终遗言的简单描述,也能促进更深入的语言学研究,还能帮助临终者和临终护理人员。
专家表示,知晓更加详细的语言动态变化,能够帮助人们克服恐惧,并提供一定的掌控感。它也能启发我们如何同临终者沟通。如果护理人员有着异于病人的文化背景,他们可以在培训期间了解不同的文化隐喻。
图丨Giphy
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增加,以及越来越多的患者在医院和福利机构逝世,临终交流会变得更加普遍。发达国家的大部分人都不会像他们的祖先一样很快死去。多亏了医学进步和预防护理,大部分人要么死于癌症,要么死于器官病变(主要是心脏病),或者仅仅是寿终正寝。在这些情况下,死亡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很可能会发生在医院、临终安养院或养老院内。只有在患者可以交流的前提下,他们才能自己决定护理方案。更深入地了解临终语言和临终交流,能赋予患者更长时间的自主性。
但是,研究人们死前的沟通和互动仍然面临着挑战。原因在于死亡和某些文化禁忌有关,还有科学家围在病床前带来的伦理问题。专家还指出,每起死亡都是独一无二的,科学很难应对这种多样性。再者,这方面的研究可能极少获得资助,因为赞助机构优先考虑的可能是减缓癌症疼痛之类的项目。
回过头来看,所谓的“著名临终遗言”其实是浪漫死亡愿景的基石,让我们误以为将死之人的话清晰可辨,而且富有意义。正如临终遗言的相关记录展示的那样,真实的遗言和电影里不太一样,病人也不是那样逝世的。而我们正开始试图理解,当临终互动真正发生时,它们的面貌到底如何。
参考文献
[1] Lisa Smartt, Words at the Threshold: What We Say as We're Nearing Death
[2] http://www.bbc.com/news/av/uk-england-41932797/what-do-people-say-before-they-die
[3] https://www.reddit.com/r/AskReddit/comments/4xdtdt/doctors_nurses_of_reddit_what_was_the_creepiest/
[4] http://www.finalwordsproject.org
[5]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ist_of_last_words
编译:EON
编辑:odette
参考来源: The Atlantic, What People Actually Say Before They Die
译文版权属于果壳,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sns@guokr.com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果壳
ID:Guokr42
果壳整天都在科普些啥啊!
吓得我二维码都歪了!
为啥这样的二维码也能扫?
扫码发送【二维码】告诉你原理~
喜欢就点个“在看”呗~↘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果壳网”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果壳网公众号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