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吃止疼药会让人“上瘾”?这你都听谁说的啊…

作者:央视财经 来源:央视财经 公众号
分享到:

04-06

在生活中,我们难免会碰到头痛、牙痛、关节肌肉等各种疼痛的症状,尤其是长期的剧烈疼痛会成为难以忍受的折磨。


为了解决疼痛的困扰,有些人会服用止痛药,甚至长期服用。但也有很多人对止痛药心存芥蒂,而“吃止痛药会成瘾吗?”也成了许多人心中的疑问。


长期吃止痛药真的会上瘾吗?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原巡视员 顾慰萍:“止痛药分为两大类,一类属于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具有成瘾性的止痛药;还有一类属于作用于外周系统的,没有成瘾性的止痛药。即使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本身具有成瘾性的止痛药,如果医生觉得患者需要服用止痛药,并进行对症处理的时候,医生将会给你选择合适的药物,在合理用药条件下,不会造成医源性的成瘾问题。即使是一些晚期癌症病人,我们提倡使用一些强阿片类的药物来进行止疼治疗的时候,在合理使用范围内,也不会造成成瘾问题。作用于外周系统的药物本身就没有成瘾性,所以更加不存在成瘾的问题。”


专家告诉我们,止痛药一般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作用于外周系统,属于消炎镇痛药,凭医生处方可以在药房购买。常用的有阿司匹林、布洛芬、扑热息痛等。这类止痛药本身并不具有成瘾性。



另一类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以吗啡、盐酸曲马多等阿片类药为代表,是由国家严格监管的药品。虽然具有成瘾性,但在医生专业指导的剂量下使用也不会出现成瘾现象,因此,大家不必“谈药色变”。


但是,如果在生活中长期服用某种止痛药,这样会产生依赖吗,是否会有副作用呢?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麻醉科副主任医师 路桂军:“对于常规患者可及的止痛药品,确实存在一定的依赖性,但是这种依赖往往是躯体依赖,和我们担心的成瘾是不一样的。成瘾指的是精神层面的依赖,躯体依赖是突然戒断以后,身体会有些不适感。长期服用在医疗层面肯定是不建议的,除非是像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的药物。比如糖尿病出现周围神经疼痛的时候,疼痛症状处理只是暂时的,随着疾病的康复,止痛药就需要停下来。不建议患者私自选用某一种止痛药长期服用,因为时间长了以后,都会对身体造成一些影响,最常见的是胃肠负担、肝肾毒性等症状。



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的使用止痛药?在服用止痛药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麻醉科副主任医师 路桂军:“首先需要对自己的疾病有所了解,同时在医生的建议指导下方可选用,超过这个范围的还是应该再咨询医生。另外,在止痛药的使用方面,应该严格遵守医嘱,不可私自增大剂量、减少剂量或增加服药频次。有时候主观增加服药频次与剂量,非但不会增加止疼效果,反而会增加很多的副作用。用药疗程上,也应该结合自己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并听取医生的建议。每一种疾病的止痛药治疗都是有其选择性的,不加诊断地盲目使用,往往会出现一些很复杂的问题,比如会对脏器产生影响。”



专家告诉我们,当出现疼痛症状时,必须要遵循医生指导服药。因为疼痛是一个病理的症状,病因有很多种情况,而且并不是所有的疼痛都适合服用止痛药。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原巡视员 顾慰萍:“作为一个病人,不管身体哪个部位出现疼痛,都应该先请医生来帮助做出诊断。有时在解除病因之后,可能就没有疼痛了。疼痛只是症状,比如心血管问题导致的后背疼,这在老年人当中是经常会发生的,那么把患者的病因解除了,后背疼的症状就消失了,这时候根本就不需要用到止痛药。”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麻醉科副主任医师 路桂军:“很多患者长时间感觉某个部位疼痛,具有不适感,做了很多检查却没有任何问题,比如胸痛。在这种情况下,有可能是来源于情绪或压力性事件,这时选用常规的止痛药是没有效果的,反而镇静药会好一些。如果患者感觉疼痛与情绪及压力明显相关的话,这个疼痛可能就不是常规的炎症相关疼痛,而是情绪或压力性事件导致的不愉快与不适感,所以在用药上是需要注意的。”


除此之外,专家还提醒大家,如果身体出现长期疼痛,还忍痛不吃药,是非常错误的做法。建议大家可以选择医院的疼痛专科门诊进行就医,疼痛科的医疗人员可以治疗各种急性与慢性顽固性疼痛,为患者创造无痛生活。



更多精彩节目,

尽在今晚19:30,

央视财经频道《是真的吗》!


转载请注明“央视财经”

你会喜欢














源:央视财经《是真的吗》

本文编辑:吕亭洁

觉得好看,点这里

阅读39314
举报0
关注央视财经微信号:cctvyscj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央视财经”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央视财经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央视财经

微信号:cctvyscj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