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国家发改委发布《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指出,要继续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消息一经公布便引发热议。
不少网友对此表示欢迎。
01
超80%城市取消放宽落户限制
哪些人最受益?
根据《2017年城市建设统计年鉴》,结合公开资料,统计梳理发现,目前城区人口超过500万的城市有13座,除了北上广深这4个超大城市,还有天津、重庆、武汉、成都、南京、郑州、杭州、沈阳、长沙等特大城市。
也就是说,未来除了这13城外,其他城市都将全面放开放宽落户限制。
根据城区常住人口100万-300万的要求,全国共有65个II型大城市符合这一要求。
这其中,包括乌鲁木齐、贵阳、石家庄、福州、南昌、海口、呼和浩特等二线省会,也包括无锡、佛山、常州、烟台、珠海、温州、洛阳、唐山等强经济城市,还包括以保定、绍兴、惠州为代表的几乎所有三四线城市。至于城区常住人口低于100万的中小城市以及城镇,则于2018年3月已经正式放开落户限制。这相当于覆盖了全国80%以上的城镇。
换句话说,未来,全国将有超过80%的城市取消放宽落户限制。
专家认为,这个过程中,有一大批二线城市受益最大,包括西安、苏州、合肥、济南、青岛、大连、厦门、宁波、昆明、石家庄、南昌、福州等城市。
中原地产首席市场分析师张大伟分析,当前我国的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了16个百分点。这其中,绝大多数就是城市中,落不了户的。尤其由于学历在大专以下、在二线城市中落不了户的占了相当大的部分。因此这些城市放开放宽落户,有利于加速推进户籍人口城镇化,加速这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
新浪财经援引陕西省城市经济文化研究会会长张宝通分析指出,城市的发展不是大中小城市齐步走,而是要优先发展特中心城市。在京沪等超大城市出现大城市病、成活成本高昂,中小城市吸引力又不够的情况下,二线城市尤其是很多省会城市正迎来城市发展的黄金期。通过放开落户,引进人才,吸引人口流入,实现做大做强,进而带动全省发展。
受益群体最大的是谁?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认为,显然是现在在城市务工的人员。我们国家有2.8亿农民工,仔细分析他们从事的工作是工人,但是他们的户籍是农民,而这个户籍又和一系列的公共服务捆绑在一起。这2.8亿农民工为我们的城市发展和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们把青春年华都献给城市和经济发展上,现在经过几年的努力,在2.8亿农民工当中也有相当一部分在城市里有了房子有稳定的工作,有的也已经解决了户籍,特别是在中小城市是没有问题的。
这次提出城区常住人口300万—500万这样的大城市放开放宽落户条件,如果说这2亿多农民工群体中的很多人在这一次能帮助他们解决户籍问题,对他们一生来讲意义重大,而且随着政策落实和推进,我想未来可能农民工这个概念将成为历史。
02
放宽落户≈房价上涨?
也有不少网友关心,落户放宽后房价会不会上涨。
公开资料显示,2018年常住人口增加最快的10个城市分别是深圳、广州、西安、杭州、成都、重庆、郑州、佛山、长沙和宁波。
2018年,深圳常住人口增加49.83万;广州40.6万;西安过去一年多有近百万新增落户,常住人口增量则在38.7万;杭州33.8万;重庆常住人口自然增长10.75万,净流入15.88万。
人口流动方向几乎同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9年2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所描述房价涨跌一致。
2019年2月,广州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上浮11.3个百分点,西安同比上浮24.2%,杭州上浮6.6%,重庆则上浮12.2个百分点。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全国各地都在松绑户口政策,最典型的包括西安、杭州、南京等二线城市,这些城市也恰恰是过去一轮房价上涨最明显的区域。”
合硕机构首席分析师郭毅表示:“该政策会对一些准一线和省会城市,包括东部经济相对发达的沿海城市有利好。然而,对于长期人口净流出的城市地区,该政策预计会造成空心化加剧。”
可以预见该政策对于经济基础较好、区位优势明显的城市楼市有一定的提振作用。
谈及该政策,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中心研究员冯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都市圈、城市群人口在城镇总人口中的比例将会进一步提高,城镇化推动人口进城,对于扩大消费、稳定经济增长将有积极作用。”
同花顺财经发表《中国城镇化2.0时代登场:Ⅰ型大城市全面取消落户限 房地产开发商将暴富》的文章称,发改委网站4月8日印发《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
为积极推动已在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任务要求,继续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城市群+都市圈”,已经被定义为“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内容。此前国家已经下发过《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文件明确:中心城市未来将在城市圈规划、运作中发挥“牵头”作用。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都市圈建设与运营”,这句话至关重要。都市圈建设和运营,需要大量资金,需要大企业参与。尤其是类似万科这种大股东是国企、是地铁公司的房企,天然具有优势。因为让城市群变成“都市圈”的,首先是轨道交通。所以,大房企的机会来了。当然,非房企的大企业,也可以参与。不仅仅是建设,还包括运营。以前,开发商只是在“造城”。将来将获得“都市圈建设和运营”的机会,年销售万亿级的企业将不断涌现,这是空前的重大机遇,一夜暴富不是梦。
第一财经发表《让新型城镇化成为经济新增长点》的社论称,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印发《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提出坚持推进高质量发展,加快实施以促进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提高质量为导向的新型城镇化战略。目前以乡村人口涌入城镇买房置业为主要特征的城镇化模式,有难以为继之虞。此时,倡导新型城镇化建设就显得十分必要。而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推进城镇化,关键是要以人为本,切实提高城镇人口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
在落实人的城镇化的同时,也催生了一系列产业升级以契合新型城镇化。包括绿色城市、海绵城市、低碳城市等新型城市以及特色小(城)镇、市民农庄等一批新型城镇化的先进载体将加快发展。即便是房地产业,虽然原本依赖房价上涨的土地财政模式不可持续,但可转型为文旅和康养产业。新型城镇化主要体现在践行社会公平和促进产业升级,人民安居乐业、产业不断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无疑将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
03
如何留人成关注焦点
半月谈微博发表评论称,对于各大城市而言,“抢人”只是第一步,最关键的还要看能不能留住人。毕竟,吸引年轻人才落户不能只靠一纸户籍,人们更看重的,是户籍背后承载的未来职业发展潜能、子女教育和医疗保障等社会资源的分配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再多的人才落户也只能沦为“空户”,或者继续“跳槽”迁走,更起不到激励人才、推动发展的目的。因此,各地在出台政策措施降低人才准入门槛的同时,也应在后续的配套措施上多下功夫,为人才干事创业提供完善的体制机制和制度保障,免除其发展的后顾之忧。只有这样,才能最大化发挥人才优势,为城市发展释放更多活力。
澎湃新闻在深观察《300万人以下城市取消落户限制,户随人走渐成现实》中称,“户随人走”一旦成为现实,意味着户籍将仅仅作为一种信息登记制度而存在,不能作为各类福利政策的供应依据。说的直白点,大城市的户口将越来越“不值钱”。这种自由流动的美好愿景值得畅想,但同样得看到,取消大城市落户门槛涉及到的利益调整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眼下户籍制度捆绑了诸多福利,比如医保、养老保险等,这些福利体系并没有做到全国一盘棋,甚至都没有实现省级统筹。对大城市来说,开放落户等于为这些在外地缴纳医保、养老保险的群体提供本地的水平更高的市民待遇,难免会牵扯到地方利益。
从城市竞争的角度看,人口可以更自由的流动,也对城市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涉及到人口相关的城市规划,必须得有前瞻性;另一方面,城市必须在服务水平、人居环境上不断提升,否则人口流失的局面,将是必然的结果。
姚景源表示,城市的管理者要研究怎么样让大家感受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重要的是要补民生的短板。比如城市在教育、医疗、养老、居住等配套服务怎样跟上来?要做到补短板,资金从哪里来?
对此,不少网友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 END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本公众号转载此图文仅出于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如有侵权或违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刻予以删除。
新财富杂志2019年3月刊
《第十二届新财富中国最佳投行·
头部化生存》
(点击海报可直接购买,下单请备注邮箱)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新财富杂志”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新财富杂志公众号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