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学校申报、专家评审和市教委审核,复旦大学《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数字化重构与建设》、上海交通大学《新时期的大学工科数学教学改革探索》、同济大学《新工科背景下基于OBE理念的土木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等99个项目,获得2019年上海高校本科重点教改项目立项。快来看看有没有你熟悉的?
序号 | 学校名称 | 项 目 名 称 | 项目负责人 |
1 | 复旦大学 | 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数字化重构与建设 | 黄丽华 |
2 | 复旦大学 | “对话中国”理念下的留学生汉语课程混合教学模式探究与实践 | 吴中伟 |
3 | 复旦大学 | 本科生“服务学习”实践教学模式的应用与评估 | 洪 浏 |
4 | 复旦大学 | 以问题为导向的哲学通识慕课及其翻转课堂设计 | 郁喆隽 |
5 |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 基于模拟教学的儿科临床能力课程建设 | 周文浩 |
6 |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 高阶专业认证背景下的卓越药学人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张雪梅 |
7 |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 基础医学专业课的课程思政示范建设——以医学遗传学为例 | 刘 雯 |
8 | 上海交通大学 | 新时期的大学工科数学教学改革探索 | 李亚纯 |
9 | 上海交通大学 | 基于数据挖掘的“水课”和“金课”量化评估系统研究 | 付宇卓 |
10 | 上海交通大学 | 学教研融合驱动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钱学森班”为试点 | 张执南 |
11 | 上海交通大学 | 《商法学》教学中的类案教学法尝试 | 韩长印 |
12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 校院联动协同育人——临床教师激励计划的实施与评价 | 张美娇邵 莉 |
13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 医学科学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 王 昊 |
14 | 同济大学 | 新工科背景下基于OBE理念的土木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 张伟平 |
15 | 同济大学 | 基于学科交叉的金融科技产学研本科生实践育人平台建设 | 阮青松 |
16 | 同济大学 | 学科交叉的计算机产学研大平台教学实践基地建设 | 丁志军 |
17 | 同济大学 | 基于在线虚拟课程体系的“自主学习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 孙彤宇 |
18 | 华东师范大学 | “以本为本”化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 王媛媛 |
19 | 华东师范大学 | 面向专业认证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评价体系建设与探索 | 吕志峰 |
20 | 华东师范大学 | 以立体化案例教学为突破口的一流公共管理本科教育实践研究 | 谢 炜 |
21 | 华东理工大学 | 以微专业建设为抓手开展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 张先梅 |
22 | 华东理工大学 | 化工制药类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研究与实践 | 赵双良 |
23 | 华东理工大学 | 探索多维协同育人模式,打造《数字信号处理》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 | 万永菁 |
24 | 华东理工大学 | 虚拟现实技术在环境工程专业教学中的探索与应用 | 孙贤波 |
25 | 上海外国语大学 | 法语专业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的探索和创新实践 | 曹德明 |
26 | 上海外国语大学 | 信息技术与认知脑神经科学双驱动下外语类高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 | 潘 煜 |
27 | 上海外国语大学 | 葡萄牙语专业“2+2”联合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徐亦行 |
28 | 东华大学 | 依托国家级特色专业应用物理学的新理科本科专业基础课程体系改革 | 韦联福 |
29 | 东华大学 | 新时代高校少数民族预科学生自主培养体系持续改进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 姚 远 |
30 | 东华大学 | 新工科背景下构建基于学生能力培养的国际化本科课程质量体系 | 刘亚男 |
31 | 东华大学 | 自动化专业新工科人才培养与课程体系改革 | 齐 洁 |
32 | 上海财经大学 | 通识“金课”质量标准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刘兰娟 |
33 | 上海财经大学 | 新商科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与共享研究 | 刘志阳 |
34 | 上海财经大学 | 新数字时代新型会计人才培养与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 靳庆鲁 |
35 | 上海海事大学 | 基于新工科的课堂教学与学科竞赛融合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 王天真 |
36 | 上海海事大学 | 基于学业预警与试读制度的学风建设研究 | 张秋荣 |
37 | 上海海事大学 | 基于跨界协同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郭佳民 |
38 | 上海音乐学院 | 视唱练耳在线课程实践 | 张 晖 |
39 | 上海音乐学院 | 室内乐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改革 | 蓝汉成 |
40 | 上海音乐学院 | 沉浸式中国戏曲曲艺音乐理论课堂建设 | 张 玄 |
41 | 上海戏剧学院 | “课堂教学—剧目创作—舞台实践”舞蹈表演(中国舞)专业“三位一体”创新模式改革 | 陈家年 |
42 | 上海戏剧学院 | 践行立德树人的表导演创作改革与实践: 基础课“小说改片段”的导演教学体系建设 | 韩雪松 |
43 | 上海体育学院 | “健康中国2030”背景下运动健康管理人才核心技能的培养与实践 | 王 茹 |
44 | 上海体育学院 | 以强化新闻专业认知和职业认同为导向的校内外媒体平台实践育人探索 | 张 盛 |
45 | 上海体育学院 | “项目育人”体育专项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构建的实证研究 | 刘树军 |
46 | 华东政法大学 | 基于全人教育理念的书院制教育教学改革与探索—以华政文伯书院为例 | 杨忠孝 |
47 | 华东政法大学 | 构建“德法兼修”法律职业伦理教育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 李 翔 |
48 | 华东政法大学 | “大思政”视域下的法治人才培养多维协同实务化体系 | 唐 波 |
49 | 上海海洋大学 | 基于OBE理念的信息类专业校企协同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 | 袁红春 |
50 | 上海海洋大学 | 卓越水产养殖人才培养能力的提升和输出 | 黄旭雄 |
51 | 上海海洋大学 | 基于专业认证的基础力学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建设 | 王世明 |
52 | 上海电力大学 | 对接临港人工智能先导产业的“校-政-企”协同育人研究 | 毕忠勤 |
53 | 上海电力大学 | 基于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的产教深度融合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 | 崔昊杨 |
54 | 上海电力大学 | 新工科背景下“多层次立体化”工程实践教学体系与平台的构建 | 李志斌 |
55 | 上海大学 | 强化人文内涵 打造AI教育系列通识课 | 顾 骏顾晓英 |
56 | 上海大学 | 联动“五课堂”构建高校创业教育教学体系的实践与探索 | 胡笑寒 |
57 | 上海大学 | 乡村振兴背景下建筑系“研学产一体、跨专业联合” 毕业设计探索 | 刘 勇 |
58 | 上海大学 | 以新工科建设为抓手的智能制造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 刘丽兰 |
59 | 上海中医药大学 | 医学院校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策略优化研究 | 张智强 |
60 | 上海中医药大学 | 虚实结合、序贯递进的中医临床思维能力训练体系建设 | 李福凤 |
61 | 上海师范大学 | 基于未来卓越美术教师培养的美术学与设计学本科专业协同创新教育改革 | 赵志勇 |
62 | 上海师范大学 | 卓越中学物理教师本硕一体化课程建设研究 | 冯 杰 |
63 | 上海师范大学 | 基于师范专业认证标准的小学教育人才培养体系重构研究 | 王 健 |
64 |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 基于经济学专业教学改革的大学生理论素养和综合素质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 黄建忠 |
65 |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三维三融”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 秦淑娟 |
66 |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 校地(企)共建德法兼修的卓越法治人才实践育人机制 | 陶立峰 |
67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大工程 ”视域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工程人才培养创新体系研究 | 刘 瑾 |
68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传统机械类专业升级改造的路径研究——以我校“智能制造工程”新工科专业建设为例 | 方 宇 |
69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基于OBE理念的交通运输类专业毕业要求达成度多元化评价体系研究与实践 | 胡 华 |
70 | 上海理工大学 | 聚焦创智能力培育,校企互联构建理工科计算机课程新体系 | 顾春华 |
71 | 上海理工大学 | 立足新时代 以“五新六问”为引领 一流“新工科”人才培养路径之探索 | 宇振盛 |
72 | 上海理工大学 | 基于AACSB认证流程及OBE理念的高校本科教学过程改革研究 | 周溪召 |
73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 面向全产业链人才培养的微专业管理机制创新 | 王宇红 |
74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 服务“一带一路”的轨道交通国际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 曹 权 |
75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 基于学科竞赛群功能效应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图学类课程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 | 刘旭辉 |
76 |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 基础工程训练实践教学改革 | 朱文华 |
77 |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 新工科视域下的通识教育模式探索 | 戴从喜 |
78 |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 基于产教融合、项目引领的电子商务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 潘海兰 |
79 |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 产教融合背景下财经综合仿真平台创新研究 | 郭 昱 |
80 | 上海电机学院 | 校企区协同构建“三圈四共”大学生美育体系的研究与探索——以上海电机学院为例 | 董雪静 |
81 | 上海电机学院 | 专业认证背景下工程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研究 | 张慧文 |
82 | 上海商学院 | “商务伦理与社会责任”目标引领下的课程思政改革实践 | 朱嫣嫣熊平安 |
83 | 上海商学院 |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育人体系研究——以税收学专业建设为例 | 尹淑平 |
84 | 上海政法学院 | 基于增强“四个自信”的《概论》课“四位一体”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 张远新 |
85 | 上海政法学院 | 品中国文化底蕴,显价值引领自信:国际法课程群课程思政改革与创新 | 王丽华 |
86 | 上海健康医学院 | 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进阶式教学能力培训体系研究与实践 | 张 梅 |
87 | 上海健康医学院 | 多学科整合式医学模拟教学课程群的建设和探索 | 张 浩 |
88 | 上海健康医学院 | “叙事医学”在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研究与探索 | 蔡巧玲 |
89 | 上海杉达学院 | 名师工作室模式下康复治疗专业教学改革探索 | 陈文华 |
90 |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 基于社会服务路径构建的乡村设计课程改革 | 裴纹英 |
91 | 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 | 校企融合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路径探析 | 夏林根 |
92 | 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 | 智慧财务背景下面向中小企业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盛术俊 |
93 | 上海建桥学院 | 新时代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 | 张娜娜 |
94 | 上海海关学院 | 对接世界海关组织相关标准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体系之构建与实践 | 高 翔 |
95 | 上海海关学院 | 高峰体验教学模式在海关特色审计人才培养中的探索与实践 | 陈苏明 |
96 | 上海海关学院 | 基于机会识别与价值共创导向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研究:以上海海关学院为例 | 吴 烨 |
97 | 上海公安学院 | “智慧城市”背景下轨道交通公共安全管理课程体系与教学创新研究 | 丁正国 |
98 | 上海公安学院 | 多平台支撑的刑事科学技术人才教学练战研一体化培养模式研究 | 杨 杰 |
99 | 上海科技大学 | 微纳加工与微机电系统的教学与实践 | 吴 涛 |
资料:市教委
编辑:张添翼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上海发布”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上海发布公众号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