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青少年模式”试水短视频:学生期盼能有“家长模式”

作者:创业邦 来源:创业邦 公众号
分享到:

04-12


邦哥推荐:


青少年沉迷短视频内容的现象,如今已经让众多家长倍感担忧。在上个月末,在网信办的组织下,国内多家短视频平台纷纷试点上线了“青少年防沉迷系统“。用户只要开启“青少年防沉迷系统“,每天只能看40分钟短视频,而且无法打赏。


这下,家长和孩子是否可以高枕无忧了?


本文授权自:懂懂笔记(ID:dongdong_note);文:木子 



早在去年年中,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就曾联合腾讯公司发布了《中国青少年互联网使用及网络安全情况调研报告》。


报告中指出,短视频迅速崛起,和音乐一起成为青少年娱乐生活的方式,而游戏则退居二线。另外,有20%的青少年“几乎总是”在看短视频,“每天看几次”的比例也接近10%。


那么,如今短视频领域的“青少年模式”试点上线一周后,那些担心自家孩子沉迷短视频、泛娱乐的家长是否“买单”?开启模式之后,是否能够有效杜绝青少年群体沉迷于短视频内容?



1

“模式”设置被动,“智取”难倒家长




“一提抖音、快手这些短视频应用,他就说已经卸载咯!”


最近,在刷短视频的过程中,看到部分应用提示设置防止青少年沉迷的青少年模式,家住珠海香洲的庄齐就想给儿子“用上”。


然而点击开启青少年模式后,她才发现设置并不是件简单的事。无论是抖音推出的扫码监管,还是快手的密码开启方式,都是需要在儿子的手机上进行操作的。


“这真是斗智斗勇的过程,在他手机上我完全找不到短视频的应用。”庄齐告诉懂懂笔记,一周前多家短视频平台试点上线“青少年模式”之后,儿子似乎就将这些应用统统卸载了。


但在儿子和同学的电话聊天中,却时常能听其提及游戏短视频的相关内容。因此,她和爱人都怀疑儿子出了家门装应用,进家门前就卸载,以防止被家长“套路”。


“我们是担心他在学校使用影响学习,要是在路上刷短视频就更危险了。”庄齐无奈地表示,如果完全不让儿子使用智能手机,也不便于日常生活沟通,而给其配备功能机、智能手表的话,似乎对于高中生而言又有些“伤自尊”。


因此,他们只能趁儿子在家时,苦口婆心念叨着,提醒他不要在上下学路上刷短视频。更希望他能够坦诚“交出”短视频应用,让家长设置好“青少年模式”。


“这根本就不可能,现在的孩子,哪有那么老实呀。”


和庄齐有同样烦恼的,还有家住广州天河的家长田女士。她告诉懂懂笔记,上初二的女儿向来沉迷短视频与网络直播,十分痴迷美妆、时尚、明星娱乐等内容。一听爸妈想给她的短视频应用设置“短青少年模式”,女儿立马就将手机紧紧攥在手里,就连洗澡、上洗手间也不离身。就连睡觉时都是将手机压在枕头底下,丝毫不敢放松。


“听说青少年模式下,没有美妆时尚这些内容了,所以她才着急了。”清明当天,放假在家的女儿“警戒”有些松懈,在洗澡的时候将手机留在了客厅。田女士当时想趁机打开手机设置好“青少年模式”,但思来想去,最终她还是没能“下手”。只因为悄悄开启、偷偷设置的方式并不光明磊落,生怕被女儿发现之后,对其三观造成不良的影响,甚至可能会激化家庭矛盾。


“你说,这样的青少年模式该怎么使用?”田女士还向懂懂笔记展示了另一家短视频平台的设置提示,上面显示青少年模式密码30天有效。那么30天后,是否又要和自家孩子“斗智斗勇”,重新开启防沉迷模式?


或许短视频应用纷纷试水“青少年模式”,是倡导健康的泛娱乐理念,这本身事件好事儿。然而,太过于繁复、被动的设置方式,的确也给家长们造成了不少困扰。


当然,也有部分用户质疑,短视频平台表面上为了青少年的健康,上线了“青少年模式”,但实际上还是通过重重的门槛加大了家长监管的难度。



2

“模式”下内容枯燥,青少年另寻“出路”




“设置了青少年模式之后,儿子压根不想刷手机了。”


不久前,因为沉迷短视频的问题,与儿子“约法三章”的李娣,顺利地在儿子的手机上开启了短视频“青少年模式”。两年后,她却发现儿子压根不碰手机了,只在和同学沟通作业内容时才聊会儿微信。


她告诉懂懂笔记,为了弄清楚原因,她也给自己的短视频应用开启了青少年模式,之后发现推送的精选视频,大多与手工、书法、文学有关。


“唯一能和娱乐稍微扯上边的,就只有猫、狗等宠物视频了。这对于家里的大男生来说,显然缺乏乐趣,自然也导致了儿子在开启青少年模式之后,不愿意刷短视频了。


在李娣看来,无论是宠物、手工还是文学主题的短视频,大多是偏女性化的内容,唯一能够吸引男生的,也只有书法、绘画、音乐。“我更担心,儿子的休闲娱乐需求得不到满足,是否会物极必反。”


她告诉懂懂笔记,有一天趁着儿子下楼的空档,她“不厚道”地偷偷查看了儿子手机上的浏览器记录,发现最常使用的网址,全是清一色是B站等视频平台。


“看的视频依旧还是‘逮虾户’、恶搞段子等洗脑搞笑的内容。”更让李娣感到无奈的是,儿子还通过浏览器在搜索引擎上大量搜索“如何解除青少年模式”、“忘记青少年模式密码”等内容。


懂懂笔记为此也在网络上搜索了“青少年模式”、“密码”等组合词,的确能搜索到大量相关的“破解内容”,有不少网络平台甚至总结了“破解”短视频青少年模式密码的多种方式。


“除了用验证码解除模式,女儿还向爷爷奶奶求助开了新号。”家住深圳福田的林女士也向懂懂笔记爆料称,给女儿手机的短视频应用开启青少年模式后,非但没能防止女儿沉迷,反而更加叛逆了。


这两天,孩子甚至借用祖辈的手机号码,重新注册了新的短视频账号,而老人家也是宠爱孙女,“合谋”一起隐瞒着林女士,让她感觉防不胜防。


在她看来,适当的、健康的、节制的娱乐并非坏事。“一刀切”限制青少年看娱乐视频,或在限制之余无法提供更好的替代内容,往往容易让盖子造成抵触心理。


那么,部分青少年抵触“青少年模式”,真的只是因为没有娱乐内容吗?



3

学生爱刷短视频,家长没做好榜样



“有青少年模式,没有家长模式,真的很不公平。”


提及各短视频应用纷纷试点青少年模式这一话题,就读深圳罗湖某中学的高一学生杨晓(化名),便嘟囔着嘴抱怨起来。


她告诉懂懂笔记,班上不少同学都有刷短视频的习惯。除了上学、放学在公车、地铁上刷,在学校课间时间也偷偷刷,同学之间还经常通过社交应用,分享有趣的短视频内容,短视频如今几乎成了学生们日常娱乐的首选方式。


“部分短视频内容的确能让人着迷,但一味限制并不是办法。”杨晓表示,包括她在内,有不少同学是因为爸妈和长辈“沾染”短视频“成瘾”的。


以杨晓的爸妈为例,每天也是手机不离手,短视频不停刷,即便是在餐桌上吃饭,也要一只手刷着短视频。她即便在房间里写作业时,也经常能听到爸妈在客厅刷短视频时,发出的一阵阵笑声。


“家长做不到陪伴就算了,但起码不要引诱我们‘犯罪’呀。”


杨晓的同学李胜(化名)补充说,他的爸妈一方面限制他的娱乐时间,另一方面却“娱乐至死”。每天回到家中,总能听到玩手机、看视频的声音。


家长将大量本该陪伴子女的时间,用在了刷短视频等娱乐消遣上,青少年自然而然会产生好奇心。再加上智能手机日渐普及,更加导致短视频等泛娱乐产物在青少年群体中广泛流行。


“班里50多名同学,几乎都有智能手机,很多还是最新款苹果手机。”杨晓笑称,如果有同学使用了智能手表和功能手机,那么铁定会被其他同学看不起,“都是攀比心理作祟,而且现在智能手机也不贵。”


除此之外,杨晓还透露,短视频已经成为同学之间的心灵桥梁,如果哪位同学没有刷短视频,那么将和别人少了许多共同话题,甚至会导致不合群。


“最近大家的共同话题,几乎都是如何‘对付’青少年模式。”杨晓和另两位同学都表示,如果家长在家中愿意以身作则,少些娱乐,多些时间陪伴引导子女,那么限制、节制子女娱乐的时,作为子女也都会少些抵触情绪、多些合作态度。



写在最后



据QusestMobile发布的《中国移动互联网2018年度报告》显示,国内用户的移动互联网总使用时长增量中,短视频占了33.1%,远超过即时通讯的18.6%与综合资讯的9.7%。


由此可见,大量“成人”沉迷短视频,的确给青少年群体,造成不良的榜样影响。尽管短视频的“青少年模式”,是限制、规范青少年、学生群体使用泛娱乐平台的良好开端,但真正想让青少年从内心摒弃低俗的内容,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还需要大量“成人”的家长,放下手中的手机,多些陪伴。


实际上,包括孩子沉迷手游等情况都是如此,只有家长积极陪伴、引导子女正确利用移动互联网所带来的便利,这些弊端才会不成其为“弊端”。






推荐邦哥的好朋友“企业创投联盟”,ID:cvcbang

商务合作请加微信:bangcbd


MORE | 更多原创文章


阅读40160
青少年 
举报0
关注创业邦微信号:ichuangyebang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创业邦”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创业邦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创业邦

微信号:ichuangyebang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