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与互联网时代,文化传承缺失的问题日益显露。
在消费主义与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年轻人群体中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在逐渐弱化与符号化。一个明显的现象是,当下的都市年轻人在追捧“洋节”的同时,对中华传统节日的习俗和内涵的理解正在越来越弱化。
这种现状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例如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年轻人在各方面承受较大压力,心态越来越功利而浮躁;与此同时,都市年轻人大多背井离乡,在外独自打拼,远离家人,缺少传统的家庭氛围,因此也很难与以家庭为核心的传统节日产生精神共鸣。对于更为年轻的00后、10后一代来说,都市水泥空间生活的限制也令一些民俗传统只能在长辈口中进行了解接触,不再有情感上的连接。
面对传统文化在年轻人群体中传承缺失的现状,值得关注的是,正值清明佳节,近期一款名为《佳期:踏春》的手机游戏竟然别出心裁,将传统文化以游戏的方式向年轻人群体进行科普和传达,并获得了不错成效。
《佳期:踏春》获玩家好评,让年轻用户拾回传统文化
《佳期:踏春》由腾讯追梦计划推出,是腾讯首款传统文化公益游戏。中国自古以来,便有初春踏青郊游的习俗。而旧时曾以“清明节”为“踏青节”,因此清明时节在祭奠祖先古人之外,和家人一同春游,便成为了中华传统文化中一路沿袭下来的节日习俗。
《佳期:踏春》便是展现了一副这样的春日图景。游戏着力渲染传统文化习俗的氛围,采用了传统工笔画和现代插画的风格进行呈现,辅以动画效果,令人感到春日的明媚清新扑面而来。在呈现方式上,又借鉴了《清明上河图》的长卷画法,以此来呈现清明节的相关民俗活动。
此次,腾讯将游戏与传统文化公益相结合,在年轻人群体中获得了极佳口碑与好评。在手机游戏核心玩家聚集的TapTap,《佳期:踏春》获得了8.7的高分。一位用户在评论中说,“由于我本人其实很喜欢历史和中华的传统文化,虽然这些踏青的知识也不是什么高深的内容,但能通过游戏进行一次面向大众的科普和传播,不得不说真的很棒。”
在AppStore,《佳期:踏春》也获得了4星的高分评价。一位家长表示,带着孩子通关了这款游戏,穿插在游戏中的小故事,让孩子更好地了解了关于清明节习俗的起源与演化。他还表示,自己玩了游戏才知道,原来蹴鞠、插柳、青团,等等等等都和清明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非常推荐和孩子一起游戏,即游戏又学习,一举多得。
从玩家评论反馈中可以看出,《佳期:踏春》用轻度的游戏互动玩法与醇厚的文化底蕴互补配合,通过互联网时代新兴媒介与传统文化的融合,成功让年轻用户拾回了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年轻化演绎和创新型表达,让传统文化重获生命力
《佳期:踏春》不是腾讯第一款探索游戏社会及教育价值的游戏产品。过去一年间,腾讯游戏陆续推出《榫接卯和》、《折扇》、《尼山萨满》等一系列传统文化作品,同时与人民日报客户端合作推出《子曰诗云》,与故宫博物院联合曝光《故宫:口袋宫匠》等。可以说,正是建立在过去丰富的功能游戏的经验基础上,让《佳期:踏春》作为腾讯在传统文化公益方向的首次尝试,获得了良好的市场反馈。
将游戏应用于教育并不困难,困难之处在于,如何润物细无声,让年轻用户能够主动接纳,而非填鸭式硬推。从而做到玩中学,学中玩,并扩大游戏的传播圈层,让更多人接触和了解传统文化。
《佳期:踏春》首先是在游戏玩法层面进行了精巧但不复杂的设计,目前《佳期》共有两种玩法,在本次更新的清明版本的踏春玩法之外,此前还针对春节推出了“春节团圆”玩法。
在“春节团圆”玩法中,玩家将面对一道道选择题,选择本身并没有绝对的对错,但是会对应不同状态的分值,一旦某一分值达到100%,便会解锁相应的春节民俗卡片,通过这种对春节境况的生动模仿,让玩家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民俗知识。
而在最新的“清明踏春”玩法中,游戏变换为解谜玩法,看似简约,细节处却能看出用心,场景中充满趣味互动元素。例如触摸自行车会有车铃声,摸猫咪会有猫叫,摸鸭子鸭子也会叫,举着气球的人碰一下气球会飞走,所看场景都有单独的配音,身临其境。丰富的互动反馈让简单的寻物玩法变得妙趣横生。
也正是这种细节上的用心,让游戏博得了年轻玩家的喜爱。此外,游戏同时推出了“征集清明节日色卡”的主题活动,鼓励用户外出踏青,并且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的踏青摄影作品。从而不仅只是在屏幕上感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更让玩家身体力行,真正体验到清明踏青之乐,深层次推广传统节日民俗文化。
通过玩法和运营活动上的精心设计,《佳期:踏春》成功地对“清明踏春”这一传统民俗文化符号进行了年轻化演绎和创新型表达,也让传统文化获得了新的生命活力。
游戏碰撞传统文化,未来可期
2018年,腾讯游戏正式布局游戏应用价值探索,探索游戏所能承载的更广阔的社会文化价值,其中的重点发力方向之一便是传统文化。而在今年的腾讯新文创生态大会上,腾讯游戏更进一步推出了“追梦计划”,立足数字文化传承计划、国力科技教育计划、公益社会关爱计划三大维度,全面探索游戏正向社会价值。
作为“追梦计划”的一环,《佳期:踏春》的良好反馈,验证了游戏作为文化载体,用以传播和科普传统文化的可行性。这次成功尝试也表明,游戏也可以是解锁传统文化的一种新的范式,不仅是年轻人的精神娱乐和情感链接,也可以是连接历史、现在与未来的桥梁。
互联网带来的不是传统文化的断裂,而是新生的机会。通过对传统文化符号年轻化演绎和创新型表达,这些文化符号的魅力非但并未减弱,反而被赋予了新的活力。这也是游戏的正能量价值与社会文化价值的体现。相信在未来,我们会见到游戏与传统文化更多的结合与创新演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Vista看天下”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Vista看天下公众号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