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曾经看到过坐在婴儿车里的 0~3 岁宝宝,就会发现:他们大多数都嵌进车座里,一动不动,不管周围掠过什么样的景色,都不会感到好奇。
因为,车速对他们来说实在是太快了,快得看不清周围到底发生了什么。
在超市里,没有人和他们说话,他们只能安静的看着周围的商品和货架;
在路上,没有人和他们说话,他们只能感受车子的晃动以及眼前掠过的无意义的画面;
在车上,没有人和他们说话,他们也曾哭闹过,挣扎过,但最终只能捧着手机看动画;
……
这时的他们,是被忽略的、被孤立的、被放空的。
只有当他们被解开了魔咒——束缚在身上的安全带,才会重展笑颜,顾盼左右,东摸西拿,重新变回一只正常的人类宝宝。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越来越多的宝宝
变得面无表情
这些孩子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总是一个人孤零零地躺在婴儿车里,家长几乎不会和他们说话。
但这些家长,并不一定真的不爱说话!
相反,在遇到其他带娃人时,这些家长往往会滔滔不绝。
在超市里,这些照料人内心有很多的想法:他们知道要买什么菜,要往哪里走,如何挑选新鲜的蔬菜瓜果,如何看哪种商品价廉物美,但这一切仅仅在他们的脑海中默念,不会对孩子说出口。
在路上,这些照料人遇到熟人能停下来聊上 20 分钟,看到其他孩子会品头论足,看到孕妇能够提供很多过来人的建议。
但婴儿车太低,他们太高,要一边弯下腰走路一边和孩子说话,实在是太困难了。
在车上,他们要看路,要开车。或者他们只是坐在孩子的旁边,看手机、处理事情。
他们很了解现在的地点要途经的路程以及最终的目的地,他们知道窗外路过了绿化带,度过了高楼,路过了河流,但他们却不会对孩子说起……
这些宝宝还活着、还能呼吸,但他们的眼神却在诉说着:周围很热闹,但这热闹,与我无关。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路途上的时光
成了亲子沟通的真空地带
在科技日渐发达的今天,我们带着孩子出行变得越来越容易。
从婴儿车到安全座椅,从提供了婴儿座的购物车到模拟成小汽车的购物车,父母和老人解放了自己的双手和腰,其代价正是束缚了孩子的自由。
有时候户外玩耍只有一个小时,往返的路程则长达两三个小时。
正是这种遛狗一样的遛娃法,培养出了很多路上面无表情的宝宝。
当我们忽略了往返路途中与孩子的沟通和引导,也就错过了很多能促进孩子大脑认知发育的机会。
无独有偶,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这种情况也越来越常见。
有的孩子在安全座椅上睡着以后,父母甚至因为害怕惊醒他们,宁愿解下安全座椅(非安全提篮),将熟睡的宝宝和安全座椅一起拎到室内购物,然后再将安全座椅安装回去。
出门和回家的全程,孩子都在安全座椅上睡觉,失去了接触外面世界和各种丰富刺激的机会。
不仅要「养」,更要「育」
其实,无论在哪里,无论使用哪种携带孩子出门的工具,最重要的是——不要忽视了和孩子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当我们将孩子抱在怀里出门,这个适合的距离会让我们不自觉的看着她的脸,对她讲述所遇到的一切;
当我们将孩子牵在手里散步,孩子能够在走动中锻炼自己的大运动技能,在我们牵着的范围内也能自由的活动和观察;
让孩子紧贴着我们,感受肌肤传来的温度,接受来自我们更频繁的拥抱和亲吻,能更好地建立起孩子和父母之间的亲密关系。
我们可以将自己所看所想所作表述给孩子听,询问他们的意见和想法,并对此作出及时和恰当的回应。
这种日复一日的真实陪伴,能够带给孩子各方面的好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甚至远超花费巨额策划的一次长途旅行。
当然,对于女性来说,长时间的抱孩子出门确实很辛苦。
但是,如果有可能,希望每个父母能偶尔尝试着离开婴儿车,和孩子手牵手出个门,再手牵手回家——尤其是短途出行时。
美国政府主导了几十年的早教计划 Head Start,主张父母能多和孩子说话、唱歌、阅读,但具体如何做呢?
在带我家两个孩子去美国上了半年幼儿园和早教班以后,我将这些风靡美国的课程实操带给大家:
动辄几万的早教班,值得去吗?
美国早教课的经典儿歌歌单!
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
促进孩子认知发展,父母能做什么?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 萌妈小教室 ,回复关键词 早教 获取相关文章。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丁香医生”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丁香医生公众号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