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央视财经评论丨新国标落地!电动自行车到底怎么“骑”?

作者:央视财经 来源:央视财经 公众号
分享到:

04-16

经过11个月的过渡期,《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强制性国家标准从4月15日起正式实施。按照这一技术规范,在售电动自行车“整车质量不得超过55公斤,最高车速不得超过25公里/小时,必须具备脚踏骑行功能”


中国是全球电动自行车生产及销售第一大国,目前电动自行车全社会保有量约2亿辆,年产量3000多万辆。


新标准实施后,普通民众的生活会受到哪些影响?庞大的存量电动自行车还能上路吗?速度与安全到底怎样才能兼顾?4月15日晚,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城市交通中心主任程世东北京工业大学城市交通学院院长陈艳艳做客《央视财经评论》演播室,深度解析。



 超标电动自行车 还能上路吗?


程世东:设置过渡期充分考虑了生产销售使用环节


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城市交通中心主任 程世东:对生产和销售环节来说,从去年5月15日到今年4月14日,已经有将近一年的过渡期;在使用上,包括北京在内大多数地方还规定了三到五年的过渡期,这期间非达标车辆也是能使用的,过渡期后该淘汰的也就淘汰了,应该不会造成太大损失。


陈艳艳:让外卖快递适度慢一点不是坏事


北京工业大学城市交通学院院长 陈艳艳:电动自行车是为了满足短途或者中短途需求,眼下要求时速不超过25公里,此前一些电动车时速能达到40公里,但算细账的话,因为各种原因能骑到最高速的时候其实很少,再加上路程一般不会太远,平均下来的速度也就20多公里,这样体现在用时差别上并不明显。


相反,一味求快是以牺牲社会安全和外卖快递小哥自身安全为代价的。借这次新规执行,让外卖快递适度慢一点并不是坏事。


程世东:需求长期平稳 企业优胜劣汰


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城市交通中心主任 程世东从长期来看,新国标对老百姓使用电动自行车的便利性没有太大改变,这样需求端也不会有太大改变。


尽管各地也出现了一些在新规实施前的所谓抢购,但在三五年过渡期后,也会进入正常的更新换代过程,所以整个需求长期平稳。


但在新国标推动下,怎么让产品质量更好更轻巧便利,企业间的竞争还是存在的,而且可以预期会对整个行业的优胜劣汰有一个比较好的促进。


陈艳艳:生产 销售 使用协同发力 全面落实新国标


北京工业大学城市交通学院院长 陈艳艳新国标其实是便利、安全、效率多方面考量的平衡,如果一定需要更快的速度,那就不是电动自行车应该承载的功能,使用者该考驾照、该满足相应资质就都得去做。但作为电动自行车,它的功能界定、速度、规格,必须要严格限制,防止打擦边球,这就不是哪一个环节能决定的,而是需要生产销售使用共同起作用,来全面落实新国标。


 速度与安全 如何兼顾?


程世东:执法处罚与安全教育相结合


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城市交通中心主任 程世东新国标25公里的时速限制,是高于最早的15公里标准的,应该说为了满足大家对速度的诉求,是增加了一定的安全风险的。这就需要骑行者一定要有安全意识,遵守交通规则、尽量戴头盔……同时,执法要跟上,还不光是发现问题扣车罚款,还要通过执法实现教育的目的。广西南宁在城市里设了很多教育点,发现闯红灯就会让你去附近的教育点,看两个小时各种电动自行车引发的事故录像,很让人警醒,这种执法处罚和安全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就很不错。


陈艳艳:以技术引导产业升级 满足百姓需求


北京工业大学城市交通学院院长 陈艳艳比如,通过电池新能源的进步,抵消现在因为重量限制对于动力的影响;通过智能化技术,提高车辆安全制动能力,提高相应的安全性;还有比较热的车联网技术、自动驾驶技术等等,是不是也能给电动自行车带来革命性的变革,这都是可以思考和探索的方向,也就是通过技术进步和管理制度的结合,实现更安全、更便利。


程世东:管理为主 引导为辅 提升出行安全便利


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城市交通中心主任 程世东所谓管理为主,体现在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职能部门不能缺位;引导则体现在更多细节方面,比如保护电动自行车有一个更好的出行环境,行车道要连续、宽度要够,不要被小汽车停放所挤占,要提供相对便利停放的场所以及充电的环境,这样共同来提升整个电动自行车出行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转载请注明“央视财经”

你会喜欢














央视财经(ID:cctvyscj)

本文编辑:张爽

觉得好看,点这里

阅读39283
央视 自行车 
举报0
关注央视财经微信号:cctvyscj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央视财经”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央视财经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央视财经

微信号:cctvyscj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