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底,第29届亚非拉电影节在米兰举行,这是意大利唯一一个以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电影为主题的国际电影节。《芳华》《宝贝儿》《恋恋不舍》《冬去冬又来》4部来自平遥国际电影展的中国影片,集中在亚非拉电影节亮相,引起了当地观众和主流媒体的高度关注。
这是中意两大电影节(展)的首度牵手,这也是举办了29年的亚非拉电影节首次增设中国当代电影的展映单元。电影节合作方米兰国立大学孔子学院的负责人表示,此次通过与平遥国际电影展的合作,将会有更多中国影片进入意大利民众的视野。中国展映单元策展人、同时也是平遥国际电影展艺术总监马可·穆勒希望,将平遥影展上更多出色的影片和中国新生代导演带到米兰。
平遥牵手米兰,山西导演携手意大利演员。
导演李珈西的影片《恋恋不舍》在米兰放映后反响热烈,通过两场电影座谈,也让这部“山西制造”被更多意大利学生、观众和媒体关注。不过,此次意大利之行,这位山西导演还收获了更多:获第71届戛纳电影节最佳编剧奖的《幸福的拉扎罗》男主演安德里阿诺·塔迪奥罗,将出演李珈西的新片,这位意大利演员将“中国银幕首秀”交给了山西。
3月14日《人民日报》刊登了意大利米兰国立大学孔子学院意方院长、汉学家兰珊德教授名为《让彼此都得到更好的发展机会》的文章。在此次亚非拉电影节上,米大孔院也向山西作家刘慈欣发出了邀请。此前,莫言、刘震云、余华、阎连科、麦家等中国多位作家都受邀到米兰进行文化交流。
作为“将中国电影推向世界的第一人”,马可·穆勒在接受山西晚报独家专访中,谈到了他与山西电影人的缘分以及与中国电影的不解之缘。
古丝绸之路的终点,是意大利的罗马。在“一带一路”倡导下,更多人愿为两国的文化交流助力。
翻山,跨海。从平遥到米兰,意大利的山西故事还在继续……
3月底,中国导演刘杰(左一)、李珈西(左三)在意大利米兰参加电影交流活动,前威尼斯电影节主席、平遥国际电影展艺术总监马可·穆勒(右一)客串主持人。
意大利演员安德里阿诺与山西导演李珈西在交流电影、谈论合作。
左起:刘杰、米大孔院意方院长兰珊德教授、马可·穆勒、李珈西、米大孔院中方院长金志刚教授合影。
当地时间3月22日,第29届亚非拉电影节开幕前夕,电影《芳华》在米兰展映,几百名当地观众前来观影。此后的一周内,中国影片《宝贝儿》《恋恋不舍》《冬去冬又来》陆续在米兰亮相,放映现场反响热烈。
这些影片来自平遥国际电影展,这是中意两大电影节(展)的首度牵手。今年亚非拉电影节首次增设了一个中国当代电影的“藏龙”单元,该单元策展人、同时也是平遥国际电影展艺术总监、前威尼斯电影节主席马可·穆勒说,希望将平遥影展上出色的影片和中国新生代导演带到米兰。
这是中国影片首次在亚非拉电影节上如此“高密度”亮相,除了吸引当地观众的视线,也引发了媒体关注。其中,意大利权威媒体《共和报》以整版篇幅重点报道了中国影片的内容及展映情况。值得一提的是,促成此次中意两大电影节(展)携手、中国电影以“中国制造”的方式集体亮相米兰,除了马可·穆勒的功劳,其实幕后还有一个强大的助力者——米兰国立大学孔子学院。
米兰首次牵手平遥 亚非拉电影节的“中国制造”
电影《芳华》在米兰的首映式上,一些嘉宾的亮相引人注目。除了马可·穆勒,还有亚非拉电影节组委会负责人、米兰国立大学孔子学院(简称米大孔院)的意方院长兰珊德教授、中方院长金志刚教授。
关于此次合作,金志刚院长表示,“电影是最好的记录人们生活的方式”,他非常感谢马可·穆勒长期以来对中国电影在西方的推广所做出的努力。此次通过与平遥国际电影展的合作,将会有多部中国影片进入意大利民众的视野,同时还将组织多场观众见面会、电影讲座等活动。
马可·穆勒也感谢通过米大孔院达成此次合作,让意大利观众有机会认识中国新一代的优秀导演和演员,为大家展示目前中国的电影面貌。“平遥国际电影展一直以来旨在增强中西方国家电影从业者的联系与合作,在沟通交流的同时也将中国电影带出中国、走向世界。而孔子学院也是以这样的目标在奋斗,同样是让中国走向世界,所以我们都在朝着一个方向努力。”
早在2010年,米大孔院就成为亚非拉电影节的合作伙伴,开始为电影节提供优秀的中国影片,电影节组委会负责初选,孔子学院进行细选。除了推荐影片,他们还承担了中国影片在米兰的展映、论坛交流、影片字幕翻译等工作。10年间,米大孔院将不少中国影片引荐到米兰展映,其中有陈凯歌的《妖猫传》《道士下山》,冯小刚的《我不是潘金莲》,刁亦男的《白日焰火》,徐峥的《泰囧》等,这些影片在国内都拥有极高的票房、口碑或是热议度,陆续来到亚非拉电影节展映,受到了当地观众的关注和好评。
2019年,是米大孔院和亚非拉电影节合作的第10年,这一年他们又做了一次新鲜尝试——在电影节专门特设了中国电影的展映单元,这是中国电影首次以“中国制造”方式集体亮相,也促成了中意两大电影节(展)的首度携手。
3月27日,米大孔院专程为中国导演刘杰和李珈西安排了两场电影座谈与交流,让更多当地学生、观众和媒体深入地接触中国电影人。
促进中意文化交流 刘震云余华等作家米兰掀热潮
除了将中国电影带到米兰,米大孔院还重点打造中意的文化交流活动。
“讲座、交流、演出等文化活动,我们每年要做70多场。今晚就有‘一带一路’讲座。”当地时间3月27日,米大孔院中方院长金志刚接受山西晚报记者采访时说,米大孔院10年来共举办了500多场文化活动,参与人数超过8万人,先后邀请莫言、刘震云、余华、阎连科、麦家等中国多位作家来到米兰,推动中国文学与文化走出国门。
2017年3月26日,由刘震云小说改编、冯小刚导演的电影《我不是潘金莲》在亚非拉电影节放映,赢得了满堂喝彩,尽管是意大利语字幕和中文对白,但影片中穿插的幽默、讽刺镜头却让全场“毫不延时”地爆发出几十次笑声,刘震云表示“跟中国的放映效果几乎一样”。此后几天,刘震云还亮相米兰国际书展,并在贝加莫大学、米兰国立大学等地进行了演讲和交流。此外,刘震云女儿刘雨霖的导演处女作《一句顶一万句》也在米兰进行了放映。
“刘震云的书在意大利出版过,有一定的读者群,而根据他的小说改编的两部电影也都不错。从文学到电影,我们通过书展、对谈等形式向欧洲读者讲述当代中国文学与中国电影的故事。希望在作家与观众的互动中,打造多层次立体化交流。”金志刚院长说,米兰观众口味挑剔,他们一直引进高质量的中国作品。
去年10月,中国著名作家余华应米大孔院的邀请,开展了“余华意大利文学之旅”,奔赴都灵、西西里的恩纳、那不勒斯、罗马等9座城市,与读者畅谈自己的文学创作历程,并就中国读书市场和中外文学等问题进行交流,中外读者纷纷与余华签名合影,当时在意大利掀起了一场“中国文学风”。
此后,余华还在米兰国立大学孔子学院所在校区连续举办了3场大学公开课,分别就中国文学、文化、文明3个主题进行交流。公开课场场爆满,累计观众1500余人。据了解,余华的代表作《活着》《兄弟》等6部译著已在意大利出版。
此外,作家莫言、阎连科也先后到米兰进行过文化交流,金志刚院长打趣地告诉记者,“莫言来米兰讲座后的第二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阎连科来交流后第二年,获得卡夫卡文学奖。米兰的孔子学院真的是个福地啊,哈哈!”
对此,金院长代表米兰国立大学孔子学院,向山西作家刘慈欣发出邀请:“很期待山西的刘慈欣老师来做读书交流会以及带来今年春节期间中国最火爆的电影《流浪地球》。欢迎更多中国电影人来米兰做文化和电影的交流。”
据山西晚报记者了解,除了电影与文学,米兰国立大学孔子学院还在戏剧、音乐、演出、展览等领域进行拓展,比如他们此前刚与上海戏剧学院等机构合作,把中国戏曲介绍到意大利。
汉语教学取得佳绩 推动其纳入意大利国民教育体系
3月14日《人民日报》刊登了意大利米兰国立大学孔子学院意方院长、汉学家兰珊德教授名为《让彼此都得到更好的发展机会》的文章,兰珊德教授在文章中表达了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欢迎。3月21日,新华社报道了兰珊德教授作为意大利文化和教育界代表对习主席署名文章的感想与评论。
据山西晚报记者了解,米兰国立大学孔子学院成立于2009年11月30日,中方合作院校为辽宁师范大学,意方合作院校为米兰国立大学。米兰国立大学孔子学院在汉语教学方面也取得了巨大成绩。成立了4所孔子课堂和12个汉语教学点,意方院长兰珊德教授在2010年及2014年两次获得“孔子学院先进个人”称号,孔子学院2013年和2015年两次荣获“全球优秀孔子学院”称号,并入选全球12所试点文化孔子学院。
据中方院长金志刚介绍,孔院10年来累计学员近2万人,各类汉语水平考试参加人数达1万人,常年面向意大利各高校、中学以及大众开办多层次汉语学习班、商务汉语班、汉语水平考试辅导班以及书法兴趣班等,同时举办高峰论坛、研讨会、本土师资培训与选拔、重大项目的汉语志愿者培训与选拔等。“现在坐地铁,很多(会说中文的)都是我们的学生!”
值得一提的是,孔院还协助意大利教育部编写《意大利高中汉语教学大纲》,推动汉语纳入意大利国民教育体系。今年3月21日,《光明日报》发表的《意大利:将汉语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一文反响热烈。
特写
中国电影讲座米兰反响热烈
当地时间3月27日,《宝贝儿》导演刘杰和《恋恋不舍》导演李珈西来不及倒时差,刚下飞机就参与了米兰国立大学孔子学院组织的两场电影座谈,前威尼斯电影节主席、平遥国际电影展艺术总监马可·穆勒客串主持人,当地的学生、观众和媒体热情地加入到与中国导演的交流中。
“非专业”导演的故事
在米兰国立大学的第一场“中国电影讲座”中,不少学习中文或喜欢电影的学生,渴望了解中国电影和中国电影人,他们向刘杰和李珈西提出了一些疑问。
学生:我们知道中国有第五代、第六代导演,但目前的中国导演大部分不是从一个学院的专业毕业的,很多人是后来成为导演的,这是怎么回事?
刘杰:我严格意义上讲也属于第六代导演,但开始于第六代摄影师。以前会比较容易划分一个代系,因为以前同代人的成长环境是相同的。但往后,年轻人的成长背景很不同,很难再在一代人身上找出那种共性来,所以后来的(导演)就不太强调那种“代”的概念了。
学生:两位学的都不是导演专业,但都自学了监制(还有其他),是要表现很多内在的东西,也得去学吗?
刘杰:做导演之前,我已经是一个成名的摄影师了。我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美国的电影学院学的就是电影,分理论和制作,但不会细分到摄影、录音、美术等,但北电分得很细。我记得一个有趣的事,到2010年左右,国内一开青年导演的研讨会就发现,所有青年导演没有一个是导演系毕业的。那时候谢飞老师会开玩笑说“我们要检讨一下导演系怎么了?”我觉得导演不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工种,更像是一个艺术积累。
我在王小帅执导的《二弟》中做执行制片人,“转型”大多是被逼无奈……其实每个工作都做一下挺好的,对电影会有一个更好的认识。
李珈西:其实表演才是我的专业,也是我后来工作几年的职业,当演员的时候,我一没戏就去各个组看,包括灯光组,看他们是如何工作的,对电影非常感兴趣;我在高中时就喜欢拿一个小本记一些好玩的事情,现在也有这个习惯,只是记在手机上了。后来我就把它写成电影,我记得有一天晚上,我终于写完110场戏后非常兴奋,因为熬了一整夜瘦了2斤,还有一个原因是想把它拍出来,就有了我的第一部电影《山无棱天地合》。
写小说或是表演,都比我表达的影像要强。因为我不是学拍电影的,只是在工作和兴趣中摸索这件事。对我来说,怎样用影像来表达自己就像文字和表演一样游刃有余,是我毕生的一个功课。
文艺片与商业片的选择
欧洲尤其是法国,拥有数量最多的艺术院线,而最漂亮的电影院也是艺术片专用的。在中国,相对成熟的院线只有商业院线,即便长春电影节之后诞生了艺术电影放映联盟,但其与商业院线也没有彻底分离。在第二场座谈中,一些观众普遍关心商业片与文艺片的话题,以及中国青年导演的扶持计划。
观众:一些作家电影导演,不一定会考虑艺术联盟,为什么?
刘杰:因为还没有形成一个招牌,也没有锁定观众群,(如果考虑)等于是选择了一个小平台的放映市场。
李珈西:不管是文艺片还是商业片,都有它的价值。比如曾在中国很火的《夏洛特烦恼》《泰囧》都是很好的商业片,有人生真谛在其中,承担了自身的社会价值。所以不管是商业片还是文艺片,我们要尽可能去关注、关心别人的生活,至少要通过电影来关注我们自己的生活。
观众:中国目前除了艺术院线联盟,有没有其他机构或协会在推动这件事?
刘杰:现在中国有很多电影节,都设有创投。中国导演协会还有一个青年导演扶持计划,所以在中国,年轻导演的扶持力度还算很高的。
学生:《恋恋不舍》是你自己的经历吗?
李珈西:我拍了两部电影后,很多人会说这是不是你的故事?我特别喜欢听到这样的声音,让别人以为这是我的故事,说明拍得很真实。
给新导演的建议
在两场电影座谈结束后,两位中国导演被学生媒体围住专访。
学生媒体:导演与演员意见不合怎么办?
刘杰:导演跟演员的关系,处理得好与坏对影片有很大关系。一个导演有再好的想法,也要透过演员对人物来实现,但这个关系是彼此信任的关系,双方都要信任,如果出现分歧,就像过招,像一部动作片,看谁“打得过”谁,这是拍戏中一个有趣的过程。
李珈西:我做导演的过程中不怎么跟演员交流,我会把大量的时间和经历花在跟工作人员的交流方面,如果会出现分歧,就不聊戏本身了,会聊聊三观啊什么,哈哈!很多人没有把我看成导演,这样也会有问题,就是演员或者其他人“不太听话”。
学生媒体:给刚入行的导演一些建议?
刘杰:我上学时是胶片摄影机,这个门槛很高,很难有机会去尝试。现在不同了,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拍电影的门槛已经很低了,拿一个手机就可以拍摄,实现电影梦想的可能性很大。
李珈西:我不是很会找到社会话题来关注,我想拍喜剧,带给大家快乐,把生活中有的问题一笑而过,让大家更积极地面对生活。最重要还是要遵循内心的表达。
参加亚非拉电影节,李珈西有很大的感受,“我非常喜欢这里的观众提出的问题,无论是在米兰国立大学的学生提问,还是论坛中观众或媒体的提问,我觉得这些问题都很尖锐,也包罗万象,观众很专业,我回答得很爽!”
马可·穆勒在亚非拉电影节上为中国导演热心客串主持人兼翻译。图片来源:米兰国立大学孔子学院
马可·穆勒是个“中国通”,身上有浓浓的中国味道——
话语中潜藏着京腔、偶尔说两句平遥方言,正装永远是中式服装,聊起中国头头是道。其实,他身上有最不可替代的一个特点:他是个“中国电影通”。从样板电影到新中国电影发展的几次浪潮以及中国电影的审美变迁,他都亲身经历或见证;从上世纪老一辈电影艺术家谢晋到中国第五代、第六代导演乃至本世纪中国新锐电影人,他都熟悉……堪称行走中的“中国电影百科”。
人人都叫他“马主席”,是因为他的电影节主席的标签——
他在都灵创办“电的影子”电影节,先后担任过佩萨罗、鹿特丹、洛迦诺、威尼斯、罗马电影节的主席。曾任北京国际电影节顾问和策展人、平遥国际电影展艺术总监……从1978年参与电影节至今,马可·穆勒的“电影节生涯”已经超过40年。这其中,有38年时间,他坚持为中国电影走向世界而努力。
他是将中国电影推向世界的第一人——
上世纪80年代,他在意大利都灵策划了全球首个中国电影展。从李安、陈凯歌、张艺谋、侯孝贤,到姜文、张元、贾樟柯……多位华语电影导演在他的引荐助力下,在威尼斯捧得金狮或收获其他国际电影节大奖。
因为对中国电影做出的卓越贡献,他荣获了中国国务院授予的中意友好贡献奖;因为对首届平遥国际电影展做出贡献,他收获了平遥县“荣誉市民”的称号。
3月底,在第29届亚非拉电影节上,他将平遥国际电影展优秀的影片带到米兰,首次在该电影节上开创了中国影片展映单元,他向意大利媒体介绍着中国新生代导演的作品。
电影节结束后,4月4日,马可·穆勒接受了山西晚报记者的独家访问。据了解,在马可·穆勒的书房一直挂着一幅巨大的电影海报,这是中国上世纪50年代的影片《鸡毛信》的海报,在市面上已经很少见到了。这是在这部影片中担任导演助理的谢晋在多年前送给他的礼物,他一直珍藏至今。
一幅老海报,拉开了马可·穆勒与中国电影、中国老一辈电影导演以及山西的电影之缘。
前威尼斯电影节主席、平遥国际电影展艺术总监马可·穆勒接受山西晚报记者采访。
采写|拍摄:山西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霈霈
部分图片来源于米兰国立大学孔子学院
视频制作:山西晚报全媒体记者 赵亮
编辑:山西晚报全媒体编辑 闫婷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山西晚报”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山西晚报公众号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