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迪丽热巴摔上头条,为什么美女总是扑街?

作者:壹读 来源:壹读 公众号
分享到:

04-17


脚下无根的壹读君 | 彤 子

第九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开幕式上,眼尖的观众也许看到了开场舞蹈出现的小插曲:

你看到了吗?

有的朋友可能还没看到,我们再放大一点。

迪丽热巴在舞蹈表演结束退场时,不慎摔到,却赢得了网友们的赞扬:离场迅速,完全没有影响演出。

还有网友表示:舞台升降台在下降,不小心踩空了。

壹读君就想说说你们这些粉丝啊......舞台动才容易摔跤吗?我们普通人类下楼,台阶不用动,我们都会“失足”啊

失之毫厘,千古恨

我们平时下楼时,一旦出现台阶高度与我们预想高度不一致的情况,都会出现脚下一空(或一顶)的感觉,特别是脚下一空时,空到一定程度,身体就会失去平衡,然后......

不用说台阶这种复杂地形,单纯一个马路牙子都能使我们一失足千古恨。

二哈:我去!咋回事?好怕!

我们不止下楼容易失足,上楼也好不到哪里去......

《生活大爆炸》里的Sheldon说:“如果一格台阶的高度存在2mm偏差,大多数人就会绊倒。”在他12岁做的大量实验中,他爸爸还摔断了锁骨。

2mm?至于吗?壹读君觉得,对于身形灵巧的炎黄子孙不至于,但差别再大就不行了,就像前段时间黄鹤楼的网红景点“情人坎”,大部分人走到那里,都会绊一下,身手敏捷的一个踉跄,不敏捷的就“四足落地”了。

图片上第六个台阶

这个“情人坎”的科学原理很简单,就是这个台阶比其它台阶高4cm,于是它成功绊到游人无数。“情人坎”的伟大之处是,无论你运动神经好坏,都能被它绊到,只是结果(摔的程度)略有不同。

那么人为什么逃不过台阶的魔咒呢?

不走脑的“机械运动

人在上台阶时,抬脚的高度是固定不变的。当某一节台阶高于我们抬脚的高度,我们的脚自然会被它阻挡住,但身体由于惯性继续前行,人也就顺势摔倒了。

由于每个建筑的楼梯高度的设计都不一样,每遇到一个陌生的楼梯,我们的视觉系统会自动“丈量”楼梯高度,躯体感觉系统会配合视觉系统“探索”抬脚的高度,此时前庭系统会提高警惕,辅助保持身体平衡,这一系列行动在我们上完前两个(或第一个)台阶后,就会自动停止,由“肌肉记忆”记住抬脚高度楼梯宽度地面摩擦力等信息,并完成后续一系列的上台阶动作。

不要小看摩擦力

多数人通常把注意力集中在楼梯的前几阶,到后面,大脑就让“肌肉记忆”单独完成上楼或行走的工作。我们的注意力就可以放到其它地方,思考一些更加重要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肌肉记忆”是可以独立工作的,它能够进入“自动化”模式。

“自动化”模式下的行动不需要占用太多(或完全不占)大脑“内存”,只需形成一个自动化的行为模式,然后不停的实现复制、粘贴就可以完成。而不断被复制、粘贴的就是我们前面说的“肌肉记忆”。

生活中,我们很多行为都是这种不走脑的“机械运动”,例如步行、说话、骑自行车、爬楼梯等。神奇的是,有时这些无需走脑的事一旦走起脑来,效果反而不太好。

很多人会在规规整整的台阶上摔倒,原因可能是太“专注”于下台阶,而不慎摔倒。

神奇的“蜈蚣效应”

不知道大家会不会像壹读君一样,在长时间下楼时,被一个哲学问题卡住:“我该迈哪条腿了?

通常一想到这个问题,壹读君必出差错!万幸每次都没摔到(不然从18层滚到1楼,对嗓子不好)。

啊~~~~~~~~~

为啥一思考该迈哪条腿,就会打乱原有步伐节奏呢?当我们肌肉记忆的“自动化”程式被主观意识干扰时,反而会破坏它的正常节奏。这种明明不用脑子就可以做得很好的事,通过大脑认真思考反而越想越糟的情况,叫做——“蜈蚣效应”。

关于“蜈蚣效应”,在国外还有一首著名的短诗——《蜈蚣的困境》。

一只蜘蛛在街上飞奔时遇到了一只蜈蚣,

“这么多脚,你是如何以这样的速度移动的?”

“我不会为了让他们保持一致而费心,

)如果我开始集中注意力,它们总会乱作一团!”

这首诗充分解释了“蜈蚣效应”,与“蜈蚣效应”同名的“汉弗莱定律”指出:一旦任务的执行变得自动化,在执行任务时有意识地思考任务会损害绩效

蜈蚣效应在中国的说法应该是“关心则乱”、“欲速则不达”。可怕的是这种蜈蚣效应不止出现在下楼时,很多需要程序记忆的事,如舞蹈演出、体育赛事都会出现这种问题,所以很多专业运动员,也会犯一些低级错误。对于蜈蚣效应我们有什么破解的方法吗?

由于人类“机械运动”的主管区域是小脑,所以提升运动能力就是提升“机械运动”、升级“自动化”模式的有效方法,除了自身“系统”升级,就要劳烦建筑设计领域的各位大佬们,把台阶高度的误差尽量减少,毕竟直立行走的人类更容易失足......

听说高跟鞋+长裙和滚楼梯更配哦~

参考资料:

Roeckelein, Jon E. (1998). Dictionary of Theories, Laws, and Concepts in Psychology ([Online-Ausg.] ed.). Westport, Conn.: Greenwood. p. 447. ISBN 978-0-313-30460-6.

Colman, Andrew M. (2009). A Dictionary of Psychology (3rd e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 120. ISBN 978-0-19-953406-7.

Cialdini, R.B. (2001). Influence: Science and practice (4th ed.). Boston: Allyn & Bacon. Chapter 1.

Beilock, S.L.; Carr, T. (2001). "On the Fragility of Skilled Performance: What Governs Choking Under Pressur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130 (4): 701–725. CiteSeerX 10.1.1.172.5140. doi:10.1037/e501882009-391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阅读 | 850年巴黎圣母院烧毁:为什么欧洲的教堂一建就几百年?

点击图片阅读 | 996这件事,马云犯了哪些逻辑错误?

点击图片阅读 | 这篇文章,你最好闭着嘴看完


如果你觉得今天的文章还不错

动动手指给壹读君点个赞

阅读40489
美女 
举报0
关注壹读微信号:yiduiread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壹读”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壹读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壹读

微信号:yiduiread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