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与恶的距离》,应该是四月份的黑马剧了。
9.4的评分不得不让人感叹:原来台剧并不只是情情爱爱。
这部剧的主线是一场“无差别杀人案“,剧中案件是由真实事件所改编的。
这里给大家科普一下什么是“无差别杀人案”。
无差别杀人案是指犯罪嫌疑人事先没有计划、和被害人没有仇怨,作案完全是临时起意、随机选择作案目标、想杀谁就杀谁的杀人案件。这个词最早出现在日本。
剧中的杀人犯是一个名叫李晓明的大学生,他在电影院里枪杀了9人,并造成21人受伤,被判为死刑。
贾静雯饰演的宋乔安,因为这场“无差别杀人案”失去了自己的儿子。从这之后,“儿子”成为宋乔安心中的伤痛,无法根治。
《我们与恶的距离》从受害者家属、加害者家属、施害者律师和大众的态度来展开。
真实、残忍,让人无可奈何。
李晓明身上背了九条命,他的辩护律师王赦也不受受害者家属的待见。
这部剧刚一开场,王赦就被受害者家属泼了一身粪。
同时,王赦在网络上被无数网友谩骂。不少人觉得王赦在帮施害者辩护,本身也是个有问题的人。
可能信念不太坚定的律师,会马上和这起案件划清界限。
但王赦是这么想的——要找到李晓明犯罪的原因,然后杜绝这类情况再次发生。
这个想法听起来非常正义、完美,可实际操作起来是非常困难的。
首先,要过受害者家属那一关。
他需要让受害者家属的情绪冷静下来,更需要告诉受害者家属,杀人偿命不是唯一目的,我们要做的是扒开这起案件中的所有疑惑点。
其次,他需要克服大众情绪上的不满。让大众明白面对这么一起无差别杀人案,我们真正要看的是哪一面。
再来,他的家人情绪也要顾及到。在剧中,王赦的妻子就因这件事逐渐和他有了意识分歧。
难,这条路真的很难走。
在王赦扒开这起案件的过程中,宋乔安认为这是在揭受害者家属的伤疤,就算找出了真相也没有用,因为大家只会怪社会体系有问题。
社会福利、社会体系,永远控制不了那些加害者。
宋乔安对于这个案件的态度,就是加害者及其家属要负责,不然死去的人算什么?
我们站在受害者家属的角度来想,这句话是没有问题的。
加害者家属同样无法配合律师王赦的调查。
在李晓明杀人后,李家父母卖掉了房子希望补偿受害者家属,在众人面前下跪道歉。
他们的头上顶着“杀人犯家属”的帽子,每天都会接到无数谩骂电话,最后只能隐姓埋名,躲在偏远的地方不敢见人。
妹妹李晓文从大学辍学,消沉了两年之后改名李大芝进入宋乔安所在的新闻台。
李晓文看似有了新生活,可她的人生已经无法逃避掉“杀人犯妹妹”这个词。即便在工作之后,也一直是用头发挡着自己的脸。
一个家庭里出了一个杀人犯,很多时候大家都会自然而然地想,是不是父母的教育出了问题?
剧中,杀人犯李晓明的妈妈说了这么一句话。
“全天下没有一个爸爸妈妈,要花二十年去养一个杀人犯。”
李晓明的父母是导致这场悲剧的恶人吗?我想这是个无解题。
而这起案件对于李家父母来说,又要从何说起呢?面对律师王赦的追问,李晓明的父母不愿意多谈。
最后,王赦没能来得及扒开这起案件的疑点,李晓明就被执行死刑了。
李晓明执行死刑后,王赦说:“我到现在还不知道他到底为什么要这么做,他死了以后,再也没有人知道了。”
《我们与恶的距离》的制片人说:“你想象的恶,不是那个恶,重点是‘我们’,因为发生的事情都是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善和恶,有一定的标准吗?”
有标准吗?
这个问题即便对于很多追完这部剧的朋友来说,可能也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
这个难题,在剧中是从几个方面来表现。
李晓明杀了人,他是恶。
而从这起案件延伸出的网络霸凌和舆论压力,是不是也是一种“恶”?
这种“恶”的主宰,是大众还是媒体?
比如李晓文离开新闻台后躲在饮料店打工,大学时的学长骗取李晓文的信任,套她的话,写了一篇“李晓明妹妹展开新生活”的文章,为自己所在的杂志社赢得了大独家,这是不是恶?
再比如,台湾发生一起爆炸事件,媒体工作者为了讲究“快”而忽略“求证”这一环节,是不是恶?或许他们在处理突发新闻的过程中,忘了有一句话叫“只有医生才可以宣布人的生和死”。
剧中还有一个铺垫,是说宋乔安平时在工作中是个女魔头,善于处理有看点的新闻。
曾经有一个社会新闻是女大学生被撞,同事给这条新闻起的标题是:代驾撞死邻家女大学生。
宋乔安觉得这个标题太弱,改成了“撞死高材生”。虽说是稳、准、狠,但这对于这位女大学生的家属来说,又是怎样的感受呢?
剧中有一个片段,很明确地在告诉我们,除了一些杀人放火的原则性“恶”,很多时候善和恶是没有一个标准的。
就像宋乔安偷听到了李大芝的真实身份,为了拿到“大独家”让摄影师跟踪并偷拍到了李家一家人的住址。
李晓文的生活再次被曝光在公众下,她气冲冲地质问宋乔安:媒体拥有话语权,却在事件发生时任意断定人,给别人贴标签,让别人没有活下去的希望,这难道不是恶?
李晓文对着宋乔安大吼:“我哥是杀了很多人,但我跟我家人连活下去的权利都没有吗?”
“我儿子有活下去的权利吗?”这是宋乔安的回答。
这种情况,真的有善恶之分吗?
而李晓明的父母在摄影机前哭着下跪道歉,却被媒体追问“下跪是发自内心的吗”、“下跪不能换回九条人命”、“你们是怎么教育儿子的”……这又要怎么说呢?
或许我们与恶的距离,有的时候只有一线之差。
我们生活在当下这个社会中,善和恶在很多时候其实已经混在一起。
《我们与恶的距离》,好像是在告诉我们一个答案,又好像什么都没有说。
就像这部剧的结局一样,李家父母每天陪着被李晓明打成双腿残废的男孩打篮球。
李晓文再次找到新工作。
宋乔安不再对儿子的死耿耿于怀。
王赦还是那个正义感爆棚的律师。
大家都在一阵慌乱之后开始了新生活……
我相信一百个人看《我们与恶的距离》,会有一百种不同的感想。
或许面对这种难题,真的没有答案。
点击图片即可查看往期栏目
真是一群很厉害很优秀的人啊!
我特别想知道,为什么你不爱看这些了?
听说点一下你会更好看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新浪娱乐”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新浪娱乐公众号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