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9.3分限制级神作:人性的挣扎全在这了

作者:新周刊 来源:新周刊 公众号
分享到:

04-19


本文转载自谈心社(txs163)。


说起台湾影视剧,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都是《流星花园》《恶作剧之吻》等偶像剧。


傻白甜的套路、小清新的画面,都是标配。


但近些年,越来越多台剧,放弃标配,开始把目光转向成人、现实。


如社长去年推荐给大家的《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又比如今年这一部我们与恶的距离》。


上映两集就在豆瓣拿下今年华语剧最高评分:9.3分。


主演贾静雯说,参演《我们与恶的距离》是因为被剧本深深打动了。


法律与情感的博弈,人性与善恶的挣扎,自我与他人的对立……


这部剧,处处都在挑战“常人思维”和普通人的“底线”。




电视剧一开始,就上演了“重口味”的一幕。


正在接受采访的律师王赦,被愤怒的围观群众冲上来泼了一身脏东西。


因为他是杀人犯李晓明的辩护律师。



两年前,凶手李晓明持枪在影院扫射,造成了9死21伤的悲剧。


法院判决李晓明死刑。


几十个家庭,都因为这一次“无差别杀人案件”崩溃。


 “无差别杀人案件”,是指凶手随机挑选作案目标,和被害人没有仇怨,作案时见谁杀谁的案件


贾静雯饰演的宋乔安,正是一位在这次案件中失去儿子的母亲。


她和丈夫原本有一儿一女:天彦、天晴。


幸福美满的生活,在这次意外后,变得支离破碎。



李晓明作案当晚,宋乔安正带着儿子看电影。


因为出去接了个电话,她没能及时救出儿子。


宋乔安无法原谅自己的疏忽,导致儿子陷入险境、被人打死,开始每天靠酒精和疯狂工作麻痹自己。



从此,在这个家里,关于儿子的一切都成了“禁区”。


名字不能提,相关事情不能问,儿子的房间,她也从来不敢走进去。


每天从来不笑,对女儿漠不关心,连续三年忘记女儿的生日,婚姻也岌岌可危。

 


父母关系紧张,女儿变得格外敏感。


她不停地质问,是不是爱会消失,是不是他们已经不爱她了。



感受不到爱的她频繁和同班男生发简讯,只为了寻找“恋爱的感觉”。



职场上,宋乔安也是个“冷血女魔头”。


把犯了错的实习生骂到怀疑人生,临盆的下属羊水破了还要推完新闻再离开。



时隔两年,害者们走不出阴影,犯罪者的家属们,也同样身处阴影中。


家里的小店铺被砸光,走到受害者的葬礼前,一家人却不敢进去。


不是没有歉意,而是自责到崩溃:


“我真的没有办法,这么多的人,我们要怎么道歉?我们要怎么赔偿?”



下跪道歉、尽可能赔偿,仍然没有人放过他们。


一家人只能整日带着口罩,躲在偏远的乡下小房子里,窗户全部用报纸糊起来。


李晓明父亲整日酗酒,原本快要毕业的妹妹,被哥哥连累,不得不辍学。


妈妈带着女儿去改了名字:


你以后就叫李大芝,别人问起就说你爸妈车祸死了。


家里要死,死三个人就好了,不能连你也葬在这里。”

 


在老师的介绍下,李大芝做了新闻台助理编辑。


哪怕改了名,她也依然活得小心翼翼,不敢看着别人说话,整日用头发挡着脸。


阴差阳错,她了解到,自己的上司宋乔安,就是哥哥杀人案中的受害者之一。



受害者、媒体、网友……所有人都希望立刻执行李晓明的死刑。


有一个人除外——律师王赦。


他坚信人人生而平等,放弃大律所的高薪工作,拿着微薄薪水,一直致力于为杀人犯辩护。



不是为了名利,而是想找出制造这一类“无差别杀人案”的人,他们的犯罪动机:


“为什么整个社会没有接住他?


我们要如何改善、预防,以杜绝类似悲剧再次发生?”


他四处想办法,延缓李晓明的死刑。


这种行为始终不被理解,妻子也因此离开。



李大芝改名后,住在朋友家。朋友有个弟弟,年纪轻轻当上导演,却因为事业不顺,患上了精神分裂。


他沉迷拍片,活在自己的世界中。


某次,因为未经允许闯进幼儿园拍摄,他被抓了起来。


而这个幼儿园,就是律师王赦的孩子读书的地方。


兜兜转转,四个家庭因为一场凶杀案交织在了一起:


孩子遇难濒临破碎的受害者家庭、儿子杀人不得不逃离的加害者家庭、为死刑犯辩护的律师、弟弟患病让姐姐陷入麻烦的一家……


不同立场,不同看法,同样的痛苦与挣扎。




我们与恶的距离有多远?


电视剧给出的答案是:它可能无处不在。


每一分每一秒,有人作恶,有人遭遇恶,有人围观恶,有人想要解决恶……


2009年到现在,台湾发生了6起无差别杀人案,最严重的一次造成4死21伤,也是剧中李晓明案件的原型。


每一次案件发生后,必然的一件事是“群情激奋”。


电视剧中,被泼赃物的辩护律师,在网上遭受了无数咒骂:


“你这个人渣,你还是人吗?你良心被狗啃了吗?”

 


在大家眼中,杀人犯不配拥有律师,应该直接死刑,没什么好商量的。


王赦在做的,是一件挑战大众底线的事情:


“我需要一点时间,了解一个人是如何一步步走向罪恶的深渊,从而在根源上预防这类事件的发生。”

 


同样令人反思的,还有电视剧对加害者家庭的关注。

 

李晓明作案后,一家人饱受着舆论攻击。


躲起来,人们会指责他们没人性、不作为;


下跪道歉,媒体又会问你们是发自内心的吗?是有人在背后让你们这么做的吗?


陷入两难。



每个活着的人,都有各自的“深渊”。




其他人呢?


站在旁观者角度“参与”这起案件后续报道的人,也曾经在没有察觉的情况下,做出过一些满是恶意的事情:


为了抢先报道突发新闻,在未经证实的情况下,相继跟风报道普吉岛爆炸,结果根本就是一场乌龙;

 


为了收视率,费尽心思吸引眼球;

 


理所当然给精神病患者打上“危险人群”的标签,不希望康复之家建在社区附近。


把幼儿园的“劫持案”,推在康复之家的患者身上,故意骇人听闻:

 


而事实是,根本没有挟持事件。


后续,又造谣说一位青年导演害投资方惨赔三千万。

 


不负责任的报道,让导演的姐姐都来质问:


这就是你们的品质吗?



善与恶的界限有时并不那么清晰。


我们与恶的距离真的不远,可能,就是一念之差。


这部剧里,人人都有不可言说的“黑暗面”。


悉心照顾女儿的父亲,可以理智地撇去被害者的立场,帮助律师王赦找李晓明的犯罪真相,却也会出轨。



宋乔安沉浸在伤痛中,伤害了身边所有人。


让女儿恨她恨到,希望妈妈“跟哥哥一起死掉”。



律师王赦为杀人犯维权,却让自己身怀六甲的妻子天天为他担惊受怕。


妻子恐慌,王赦责怪她是在“情绪勒索”。



李晓明,在死之前心愿是保护家人。



《我们与恶的距离》的精妙之处就在于,它把目光对准了人性的复杂:


人性不是非黑即白,而是处于中间地带的灰色。


当然,社长并不是说“杀人犯的作案动机”比“案件本身”更重要,也并不希望《我们与恶的距离》到最后开始宣扬“原谅与宽恕”。


因为恶就是恶,杀人放火的“大恶”,和说谎骂人的小恶,绝不能混为一谈,轻易姑息。


每一种恶,都应该受到相应的惩罚。


没有人可以要求受害者原谅加害者。


《我们与恶的距离》主创们说,“我们拍这个片子的目的,就是想撕掉标签。谁是恶,谁是善,去认同谁,观众来定。”


反观大多数电视剧,好人和坏人,永远站在对立面。


只要披上主角光环,就是做什么都对,做什么都好。


对人设的刻画一旦太过完美,对人性的刻画就会失去力度。


诚然,我们没有必要要求影视作品一定要有教育意义,但是至少不该总是“一刀切”。

 

现实、人性,对于这些的阐释,《我们与恶的距离》还没能尽善尽美。


但至少,它已经让我们看到了,与主角相悖的观点,也有其存在的意义。


本文影视截图均来自《我们与恶的距离》



推 荐 阅 读

点击标题即可阅读全文


每隔几个月,就有人提醒我买不起房


我们分析了3447个地铁站

发现了中国城市地名的秘密





阅读39270
举报0
关注新周刊微信号:new-weekly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新周刊”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新周刊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新周刊

微信号:new-weekly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