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佛罗伦萨或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

作者:虎嗅网 来源:虎嗅网 公众号
分享到:

04-25


上世纪五十到六十年代的很多时候,罗伯特·斯卡尔(Robert Scull)和埃塞尔·斯卡尔(Ethel Scull)夫妇二人在享受着旗下Super Operating Corporation出租车公司业务带来的财富同时,始终拥有着当时美国新富人群的共同焦虑:如何用手中财富,购买进入上流阶级的通行证。

 

作为一名高中辍学生,罗伯特没有名校校友身份。不过在纽约长大的他,从小就爱去大都会博物馆溜达。他与同样热爱艺术,并且是广告设计专业毕业的埃塞尔结婚之后,便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基金会,来购买当时还不出名的现代艺术家作品。

 

斯卡尔夫妇正在参展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些艺术家包括了后来名扬天下的安迪·沃霍尔以及劳森伯格等人。

 

1973年10月18日,他们在纽约的苏富比拍卖行举行拍卖会中,选出了其中50件进行拍卖,最终成交总金额达到220万美元,这对于当时的美国艺术界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

 

而斯卡尔夫妇也在争议声中确立了自己的地位。时至今日,已经没有人记得他们的出租车事业,但The Scull Collection的标识存在于全美各个美术馆,他们也以收藏家的身份,跻身上流社会。

 

这是艺术与金钱、社会地位盘根错节关系的一个缩影。在漫长的历史中,艺术始终是贵族与新富、精英与大众之间的润滑剂。时代迭起兴衰,而艺术凝视着一切。

 

艺术魔力下的财富质量提升


在一个健康的社会中,“新兴富人”会随着财富和阶级流动而不断涌现。在西方财富的黄金年代,都有专门的词语来形容他们:比如一战后美国“New money”,大航海时代法语中的“Nouveau riche”,以及古罗马时期的“Novus homo”。

 

从古以来,这些新富阶级在有钱之后,都会致力于提升自己的财富质量,具体来说就是妥善地把钱花到位,来证明自己显赫的身份,同时又不失精致与礼节,将自己和土豪、暴发户区隔开来。

 

俄勒冈大学教授Val Burris在其著作《The Myth of Old Money Liberalism》中解释了这一现象,他认为,受教育程度较高,对社会地位也更有追求的有钱人,会塑造一个不重私利,关注公平、宽容与慈善,具有社会责任感的自身形象,以致力于跻身上流社会,发展和保护自己的财富。

 

而艺术在这些有志绅士之中,则起到了共同语言的作用,它对财富质量的提升有目共睹:眼光独到的艺术投资能够迅速打响自己的知名度的同时获利颇丰,参加知名艺术家的聚会能与名流谈笑风生,不同国籍、不同文化的绅士,也能够通过梵高的画作进行沟通。

 

极端一点的情况,如果普通人因缘际会掌握了富人这种超越语言的“腔调”,也可以空手套白狼,杀入有钱人的圈子。

 

《纽约杂志》曾刊载《安娜·德尔维是如何耍了纽约社交圈》一文,介绍了一位名为安娜·德尔维(Anna Delvey)的俄裔德国女孩,如何通过描绘自己在纽约开视觉艺术中心的梦想,和包括黄勖夫在内的诸多名流打成一片,跻身上流人群社交圈。

 

图中最右是正在参加时尚派对的安娜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位原名安娜·索罗金的女孩原本在一家柏林公关公司的时尚部门,以及巴黎的知名时尚杂志Purple做实习生。在这个过程中,她不仅掌握了艺术鉴赏知识,也通晓富人谈论艺术的腔调。

 

“你知道吗?这个世界上的钱是无限的,但真正的聪明人非常有限。‌‌”

 

安娜对记者这么说。她揭示的事实是:或许富有的机会,以及新的富人会不断出现。但他们中能够通过高质量财富窄门的人凤毛麟角,而艺术是通往这道窄门的不二途径。

 

这是富人圈子里的马太效应。一份来自第二届欧洲艺术基金会(European Fine Art Foundation, TEFAF)的报告曾得出结论:艺术市场里,富人将会变得更加富裕。位于金字塔尖的那群富人与其他富人之间的距离可能比想象的更为明显。

 

而哪个富人又不想更进一步,朝着金字塔尖迈进呢?

 

被富人追逐的艺术区


最终,富人都会看见那个马太效应,而用各种方式追逐艺术,最简单的方式就是——住到艺术区里去。

 

艺术区的起源,通常都是由艺术家因为各种机缘聚到一处,解放思想创作出不同风格作品,之后艺术经纪人开始来此寻觅机会,各式画廊开了起来,商业的繁荣又进而带动更多艺术家入驻,良性循环。

 

世界上第一个艺术区可能是佛罗伦萨整座城市。在当时意大利经济繁荣的背景下,以美第奇家族为首的富人们,开始广纳米开朗基罗等优秀的艺术家,将艺术融入到整个城市建设之中。一方面是炫耀,要将其它意大利城市比下去,另一方面也是一种宗教和精神追求。

 

他们都做到了。和其它城市较劲这方面,佛罗伦萨作为文艺复兴的代表城市永载艺术史册,甚至艳压包括罗马在内的许多古城。仅是圣母百花大教堂前吉尔佩蒂手制的浮雕铜门,就被米开朗基罗认为“拿来做天堂之门,怕都配得上”。

 

圣母百花大教堂前浮雕铜门


而佛罗伦萨的艺术繁荣也给予了当地富豪完美的自豪感,当时的大富翁乔万尼-鲁切拉伊就说:“我认为,我通过花钱,完成建筑,使我获得了荣耀和灵魂的满足。”

 

许多年后,佛罗伦萨还因为艺术而得到庇护。二战后期,盟军已经在西西里岛登陆,而战况不利的德国陆军元帅凯塞林却下令,将佛罗伦萨和罗马列为“不设防城市”,不在这两座历史文化名城作战,以免珍贵的艺术文物受到牵连。

 

二战后,艺术区开始在世界各地开花,而他们都有相似的四个阶段:


1)艺术家聚集;

2)政府政策支持,资本进入;

3)艺术区成型;

4)富人入住和艺术区迁移。

 

以纽约的苏荷区为例,位于下曼哈顿的该区域原本是随着产业升级而逐渐被废置的旧工业区,上世纪70年代,由于闲置房屋多,租金便宜,同时交通便利,便吸引了大量艺术家入驻。并发展出了卡尔普画廊、公园广场画廊等知名画廊。

 

诸如斯卡尔家族那样的富人,也在此时关注到了艺术区里,波普艺术等先锋艺术形式此时的发展,开始着手收购劳森伯格等人当时还不算贵的作品。而政府乐见通过艺术的方式进行城市功能的完善,出台各种政策予以支持,加速了艺术区的繁荣。

 

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之后,此处艺术文化的繁荣带来了大量游客,也带来了富人的高档住宅,以及各种品牌商店、昂贵的香水店、家具店、古董店、画廊、旧货店、新旧书店、餐厅和咖啡馆等大众消费的目的地。

 

纽约的艺术区便逐渐由苏荷区转向切尔西区——这并非一种衰退,从城市建设角度来说,苏荷区已经成为了一个高端时髦,功能完备的城市社区,艺术用自己独特的魅力,为这个区域的转型保驾护航,并将这种魅力,延展到下一个区域。

 

同样的故事也发生在旧金山的艺术宫,东伦敦艺术区,巴黎左岸,以及北京798。后者以集装箱和工厂楼为标识的当代艺术风格自成一派,直接带动了北京望京地区的繁荣。和在纽约曼哈顿发生的故事一样,现在北京也面临着艺术区的迁移和重新规划。

 

北京市朝阳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奥运功能区“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中指明了艺术区的重新布局方向,提出将在原本的“亚奥核心区”,即鸟巢一带,“打造顶级文化品牌、形成国际文化品牌集聚区”的艺术核心区。

 

艺术区之眼,开阔中国富人视野

 

说来有趣,城市的艺术核心区通常都是有“阵眼”一说的——即核心区里的“三角畸零地”,因其鸟瞰的形状,也被称为“钻石”。

 

比如位于曼哈顿第五大道和百老汇大道交汇处的熨斗大厦,于1902年完工,由芝加哥建筑大师丹尼尔·伯恩罕设计,朝北最高处形成了25度的锐角,尖头所指的麦迪逊广场公园尽收眼底,并可以俯瞰曼哈顿中城全景,成为纽约的艺术地标之一。

 

在中国国学中心、中国国家美术馆新馆、中国工艺美术馆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这些顶级的艺术场馆包围下,位于鸟巢附近的一块罕见三角畸零地上,也建起了一座拥有60度锐角的独特建筑。便是万科大都会79号国际寓所。

 

万科大都会79号国际寓所


众所周知北京的房屋规划横平竖直呈“田字格”,因此几乎不见畸零地。无先例也就意味着,万科大都会79号面临极其巨大的设计难度。只有同时具备超强的设计能力、审美水平及空间驾驭能力的大师,才能真正释放其隐藏的美和价值。

 

因此,该项目由中国国家美术馆新馆的设计师让·努维尔亲自操刀。作为法国国宝级建筑⼤师,普利兹克奖获奖者,他还曾经主持设计卢浮宫阿布扎比分馆以及法国巴黎爱乐⾳乐厅等重大项目。

 

让·努维尔本人这样理解万科大都会79号:“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产业转移、人口转移与城市规划变化将引发北京城市副中心大规模的城市变迁,这与曼哈顿的变迁模式非常类似。基于这方面考虑的这个项目我相信将会是一个艺术杰作。”

 

就如同苏荷区、熨斗大厦重新定义和补全了曼哈顿的城市功能那般,新的艺术核心区和万科大都会79号也在给北京的城市建设,赋予全新的艺术意涵和独特功能。

 

这是万科“城市更新”计划的一部分,此前万科已经在上海的上生所,以及广州田心村分别进行了更新项目。万科正在用自己丰富的房地产开发经验,配合政府政策和社会变化,为不同城市的功能做加减乘除。这其中万科大都会79号,无疑是最重要,也是难度最大的项目。

 

在努维尔和万科的规划中,万科大都会79号将成为中国独一无二的,属于高质量财富的私人艺术公馆,其一层的“艺术中心”将开放给住户为个人展示空间,他们可以在这里举办和艺术相关的一切:画展、书法展、音乐会……而顶层的Sky Club,则是一个私密的社交空间,不同的人可以用名为“艺术”的同一腔调,来完成一场名流之间的沟通。

 

Sky Club


在可以自由观览北京皇城中轴线的位置,万科大都会79号也正在和核心区的其它建筑一起,以艺术的名义,让一批中国富人先建立起文化自信:在这里,他们不仅可以观览艺术之美,受到各种艺术的熏陶,而且受过良好教育的他们,已经可以通过自己的选择与装饰,来表达自己对于世界、社会和生活方式的看法,并展示出优雅的风度和审美品味。

 

这正是在回答让·努维尔设计建筑时始终贯穿的问题:我们如何建造居所、城市及其涉及的各种场所、空间的发展,还有我们真正生活的方式?

 


流动的财富,不变的艺术

 

从大航海时代的富人,到互联网时代的富人,有钱的方式各不相同,但他们的共同点是有钱之后会寻艺术而来,找到自己作为有钱人的真正意义。

 

艺术的背后,包含了高阶的知识水平,包容的人文精神,充分的闲暇以及一种回馈苍生的慈善意识。艺术的终极目的,是塑造,塑造一个人,一个家族,乃至一座城市,一个国家。

 

巴黎圣母院倒下,但巴黎的艺术犹在。曼哈顿的富豪换了一批又一批,但纽约的艺术长存。

 

而中国富人,面对的是五千年历史的璀璨,与西方现代化的蓬勃,在泥沙俱下的学习和奋斗之后,也正在淘出其中艺术的闪光珍珠,悉心呵护。



特别策划

阅读38509
佛罗伦萨 
举报0
关注虎嗅网微信号:huxiu_com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虎嗅网”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虎嗅网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虎嗅网

微信号:huxiu_com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