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重磅!全球首个治疗脊髓性肌萎缩症药物中国上市!

作者:赛柏蓝 来源:赛柏蓝 公众号
分享到:

04-28

摘要:

★诺西那生钠注射液正式在中国上市,为脊髓性肌萎缩症患者群体带来新希望

中国脊髓性肌萎缩症诊治中心联盟成立,25家医院成为首批成员单位

渤健致力于多方合作,建立罕见病药物共付机制,提高药物可及性


中国上海,2019年4月28日 – 渤健公司宣布诺西那生钠注射液(美国及欧盟注册商品名SPINRAZA®)正式在中国上市,诺西那生钠注射液是全球首个和目前唯一一个脊髓性肌萎缩症 (Spinal Muscular Atrophy, 以下简称SMA) 治疗药物。与诺西那生钠注射液上市同步,国内SMA领域也迎来了一个里程碑事件:中国SMA诊治中心联盟成立,全国25家医院成为联盟的首批成员单位。


在今天举行的中国SMA诊治中心联盟成立大会上,国内外100多位神经科、儿科等领域专家、学者共聚一堂,见证中国SMA诊治中心联盟成立这一重要时刻,交流探讨中国SMA治疗的现状和未来。来自美国和欧洲的神经医学专家也分享了他们在SMA临床诊治和多学科团队协作领域的成功经验。

 

“今年2月,诺西那生钠注射液通过优先审评审批程序在中国获批,该药物的快速获批体现了中国政府对于罕见病临床急需用药的重视。“渤健公司亚太区总裁温浩基先生表示。“在药物获批2个月之后,我们非常高兴地看到中国SMA诊治中心联盟成立并获得全国25家医院的共同参与。我们正在积极致力于与各方合作,提升治疗可及性,使更多中国SMA患者能获益于诺西那生钠注射液治疗。“


诸多挑战阻碍我国SMA诊治发展


SMA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神经肌肉疾病,以脊髓和下脑干中运动神经元的丢失为特征,从而导致严重的、进行性肌肉萎缩和无力。最终,SMA患者可能丧失行动能力,并且难以完成呼吸和吞咽等基本生活功能,从而导致重大的医疗干预和护理帮助。如果不进行治疗,大多数患有较严重疾病类型(SMA I型)的婴儿在没有呼吸干预的情况下,无法活到两岁。[1]


长期以来,SMA在中国的诊治存在诸多挑战,包括疾病知晓程度低,接受神经肌肉病专家诊治和基因检测的渠道少,缺乏有效治疗药物,患者缺乏规范化长期随访、管理等。这些挑战严重阻碍了我国SMA诊疗的发展,也让SMA患者及家庭面临困境。


新药上市为SMA患者群体带来希望


在诺西那生钠注射液批准之前,SMA无有效治疗手段,疾病管理仅限于呼吸支持、营养支持、骨科矫形等辅助治疗方法。2018年5月,SMA被列入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部门联合制定的《第一批罕见病目录》,该目录的推出旨在支持罕见病的诊断和治疗。


2018年7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宣布对在监管体系完善的国家和地区拥有临床研究数据的创新药物可实施优先审评审批程序。2018年9月,诺西那生钠注射液作为已在境外上市且临床急需的罕见病治疗新药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纳入优先审评审批程序。


2019年2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批准诺西那生钠注射液用于治疗5q SMA。5q SMA是该疾病最常见的形式,约占所有SMA病例的95%。今天,作为全球首个且目前唯一一个治疗SMA的药物,诺西那生钠注射液的正式上市,标志着SMA在中国不再是一种“无药可医”的罕见病。


“诺西那生钠注射液拥有SMA领域最大的临床研究数据,这些临床发现支持诺西那生钠注射液治疗在各类型SMA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包括运动发育的显著改善和婴儿死亡风险的降低。”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罕见病学组组长、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王艺教授表示:“这些改善为以前没有治疗手段的SMA患者群体带来了新希望。作为中国首个获批的SMA治疗药物,诺西那生钠注射液为罕见病领域带来了重大突破,使SMA临床治疗跨入了新的阶段。”


SMA诊治中心联盟助推规范化诊治


在药物上市的同时,为提高SMA的规范化诊治水平,中国儿科专家、儿童神经病学专家、成人神经科专家共同呼吁,倡导成立“中国SMA诊治中心联盟”。这一呼吁得到了全国25家医院的积极响应,并成为联盟的首批成员单位。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神经病学学组组长、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主任姜玉武教授表示:“此次成立的中国SMA诊治中心联盟将在罕见病诊疗协作网的规范指导下自发开展工作。联盟将致力于建立一批具备规范化诊治水平的SMA诊治中心,全面提高医生对SMA的诊断、治疗和长期疾病管理水平,同时倡导实现患者集中诊治,双向转诊,早诊早治,从而更好地为中国SMA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联盟首批成员单位包括全国25家在儿童、成人神经系统疾病领域的领先医院,覆盖了中国七大地理区域。联盟成立之后预计开展的主要工作方向包括建立协作机制、实施规范诊疗、加强质量控制、保障药品供应、开展病例登记及加强临床研究等。联盟还将积极合作,为各地区的SMA诊疗医生、多学科团队提供高质量的线上、线下培训机会,全面提高医生对SMA的识别、诊断、治疗和长期疾病管理水平。



建立共付机制提高药物可及性

在SMA药物获批上市和中国SMA诊治中心联盟成立的同时,如何通过多方合作,建立共付机制提高药物可及性也是中国SMA患者群体关注的关键问题。


“诺西那生钠注射液目前在中国是一款自费药物,我们深刻理解应对支付挑战对中国患者群体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渤健公司亚太区总裁温浩基先生表示:“我们正在积极致力于与政府、医学界、患者组织、公益机构合作,呼吁建立多方共付机制,降低患者治疗经济负担,提高诺西那生钠注射液在中国的药物可及性。我们的工作包括与公益机构合作在中国推出患者援助项目,积极寻求国家和地方医保报销机会,争取早日按3%缴纳进口环节增值税等,使更多中国SMA患者能从诺西那生钠注射液治疗中获益。“


国内首家关注罕见病SMA的公益机构——北京市美儿脊髓性肌萎缩症关爱中心代表邢焕萍女士表示:“政府对罕见病领域的日益关注,包括制定罕见病目录、加速临床急需用药审评审批、降低进口罕见病药品增值税率、建立全国罕见病诊疗协作网等一系列政策,给罕见病患者和家庭带来了希望。


今年3月国家医保局公布了《2019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方案(征求意见稿)》,这是国家医保目录调整第一次明确提出优先考虑罕见病、儿童用药,充分体现了国家对罕见病、儿童用药保障的高度关注。我们衷心希望各级政府能针对临床疗效显著的SMA治疗药物启动谈判,将SMA药物纳入国家或地方医保药品目录,帮助SMA患者家庭解决治疗负担,让保障罕见病患者用药真正成为现实。“




关于诺西那生钠注射液2-5

作为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获批治疗SMA的药物,诺西那生钠注射液目前已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获批。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全球已有超过6600名婴儿、儿童或成人SMA患者接受了诺西那生钠注射液的治疗。


诺西那生钠注射液是一种反义寡核苷酸(ASO),采用Ionis的专有反义技术开发,旨在用于治疗因SMN1基因(位于染色体5q)突变或缺失,造成SMN蛋白缺乏,进而引起的SMA。诺西那生钠注射液可以改变SMN2前mRNA的剪接,从而增加完整长度SMN蛋白的产生。ASO是一种合成的核苷酸短链,可以用来选择性地结合目标RNA并调节基因表达。通过使用这项技术,诺西那生钠注射液已经被证明可以增加SMA患者中完整长度SMN蛋白的数量。诺西那生钠注射液通过鞘内注射给药,直接将药物输送到脊髓周围的脑脊液(CSF)中,正是SMA患者因SMN蛋白水平不足,导致运动神经元出现退行性变的部位。


在临床试验项目中,诺西那生钠注射液显示出了良好的获益风险比。诺西那生钠注射液组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呼吸道感染和便秘。严重不良反应肺不张在接受诺西那生钠注射液治疗的患者中更为常见。ASO给药后出现凝血异常和血小板减少,包括急性重度血小板减少。患者可能增加出血并发症的风险。在有些ASO给药后曾观察到肾毒性。诺西那生钠注射液存在于肾脏中并由肾脏排泄。


渤健从反义技术的领先企业Ionis Pharmaceuticals获得诺西那生钠注射液在全球的开发、生产和商业推广权利。渤健和Ionis共同开展了SMA领域最大的一项创新临床开发项目,该项目使诺西那生钠注射液从2011年的首次人体注射到五年内获得首次批准。


关于渤健

在渤健,我们的使命清晰明确:我们是神经科学领域的先锋。渤健为全球罹患严重神经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患者探寻、研发和提供创新疗法。渤健是Charles Weissmann,Heinz Schaller,Kenneth Murray与诺贝尔奖获得者Walter Gilbert和Phillip Sharp携手在1978年成立的全球首批生物技术公司之一。今天渤健拥有治疗多发性硬化的领先药物组合; 推出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批准用于脊髓性肌萎缩症的治疗药物;并专注于推进阿尔茨海默病和痴呆、多发性硬化、神经免疫学、运动障碍、神经肌肉疾病、神经科急症、神经认知障碍、疼痛、眼科领域的科学研究项目。渤健还生产和推广先进生物制剂的生物仿制药。


参考文献:

1. Darras B, Markowitz J, Monani U, De Vivo D. Chapter 8 - Spinal Muscular Atrophies. In: Vivo BTD, ed. Neuromuscular Disorders of Infancy,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Second Edition). San Diego: Academic Press; 2015:117-145. 

2. Hua Y, Sahashi K, Hung G, Rigo F, Passini MA, Bennett CF, Krainer AR. Antisense correction of SMN2 splicing in the CNS rescues necrosis in a type III SMA mouse model. Genes Dev. 2010 Aug 1; 24(15):16344-44.

3. Finkel R, Chiriboga C, Vajsar J, et al. Treatment of infantile-onset spinal muscular atrophy with nusinersen: a phase 2, open-label, dose-escalation study. Lancet. 2016;388(10063):3017-3026.

4. Evers MM, Toonen LJ, van Roon-Mom WM. 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s in therapy for neurodegenerative disorders. Adv Drug Deliv Rev. 2015;87:90-103.

5. Lunn MR, Wang CH. Spinal muscular atrophy. Lancet. 2008;371(9630):2120-2133.


阅读38736
中国 
举报0
关注赛柏蓝微信号:MIC366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赛柏蓝”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赛柏蓝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赛柏蓝

微信号:MIC366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