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发现这个世界又平了一些、又淡了一度。在扁平化和极简化设计理念盛行的当下,相信很多人都会有类似的感受。
前几天,又有一家公司在 logo 上做出了重大调整,优酷宣布更换新 logo,去掉笔画重叠设计,彻底拍平了 logo,同时降低了配色的饱和度,在原来的大红蓝配色基础上,增加了一层灰度。
互联网 logo 正在朝着愈加扁平化、越来越低的饱和度发展,优酷 6 次 logo 的更迭基本反映了这个趋势。
不过在这一点上,Google 的变化更为典型。
1997 年 9 月 15 日,距离 Google 上线还有将近一年时间,它的第一个 logo 先诞生了,以现在的审美来看,这个强行塑造立体感的 logo 怎么看都有些辣眼睛。
不过回到当时,这种用白色勾线做高光,突出点状或深色阴影的 logo,确实是当时设计界的主流。
一年后,随着网站正式上线,Google 的 logo 从歪歪扭扭的仰视效果变成了工整的字母组合,但浓重的阴影、棱线塑造出的立体效果仍然得以保留。
在此后的 20 年间,Google 的 logo 经历了 5 次重大的改变,阴影从有到无,字体从粗到细再到粗,但总体而言,其趋势都是在朝着扁平化和极简化发展。
现在打开手机,无论 App 还是界面 UI,都很难再看到阴影高光的繁复设计,微信、头条、Ins 这些 logo 一个比一个平,甚至连风靡一时的拟物化设计也再难得一见。
从 3D 立体效果到拟物化,在到 2D 扁平化,在设计语言更迭的背后,到底是什么发生了变化?
其实,准确来说,扁平化并不是什么新创意的产物,而是一种复古的潮流。
在上世纪的很长时间内,公司的 logo 设计都以 2D 为主,比如 1958 年诞生的索尼 logo、1977 年的第二版苹果 logo 都是很好的例子,虽然“扁平化”概念还未诞生,但这些 logo 都已经很接近现在的流行趋势。
直到上世纪 90 年代,Adobe 公司带着 Photoshop 横空出世,让数字化图形设计工具变得触手可及,纹理、阴影等 3D 元素才开始越来越多出现在 logo 和 UI 设计中。
再到后来,这些元素被融入了拟物化设计中,比如 Ins 的 logo 就被设计成一台立体的拍立得相机,而体现在用户界面的设计中,用打印机的形状代表“打印”功能,把“保存”功能的图标做成一个软盘的形状,都成了的拟物化时代的典型代表。
但三维的“拟物”,除了审美考量外,其背后还有更深层次的功能性思考。
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在电脑和互联网诞生的初期,人们对于操作页面的逻辑还不足够了解,设计师需要用拟物化的设计帮助用户更快上手,比如把用垃圾桶代表回收站,在网页上用实体按钮的设计,并配合震动和音效反馈,来告诉用户哪里是可点按的。
但随着我们越来越习惯这些逻辑,操作变成了直觉化的反应,拟物化和 3D 的存在就变得不再那么必要了。
这一点在 iOS 6 向 iOS 7 的过渡中体现得最为明显。
2013 年 9 月 18 日,许多 iPhone 用户一觉起来,发现世界突然就变平了。
在 iOS 7 中,苹果摒弃了长期坚持的拟物化和写实主义设计,App 的 logo 变得更加简洁,丢掉了光泽、斜角、高光阴影等繁复的元素,天气图标从一个精心绘制的立体太阳,变成了一个☀️和☁️组成的平面元素,图库则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Zealer订阅号”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Zealer订阅号公众号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