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华尔街见闻(ID:wallstreetcn)原创,文中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近日康美药业299亿的货币资金蒸发事件,是近年来罕见的财务造假案件(虽然公司自称是财务错误,不是造假)。加上近年暴雷的三安光电、康得新, A股公司的诚信问题再度引起市场重视。
国内资本市场的会计造假和审计失败毫不鲜见:早年的亿安科技、蓝田股份、郑百文、银广夏,近年的金亚科技、绿大地、万福生科、佳电股份、昆明机床……
有一个相当可怕的趋势是,早年的造假公司大多是中小型企业,并非市场主流公司,造假金额相对也不高。而近年来造假的知名公司越来越多,金额也越来越大。
如果从单纯的财务造假延伸到财务暴雷等广义的财务问题,这个名单上还会加上乐视网、三聚环保、神雾系、东方园林、康得新、康美药业、三安光电等一大批知名白马股。
华尔街见闻梳理了近年来的一些典型案件,年代较为久远的亿安科技、蓝田股份不再赘述,就从曾经的“造假王”皖安物流说起。
01
皖安物流:
曾经的造假王
两年虚增收入90亿
在皖安物流之前,A股上市公司造假虽然不少,但金额普遍不高,10亿级别的都算大案了。但皖安物流出现后,立刻给造假规模立下了一个标杆。
2015年11月,经过一年多的发酵,皖江物流已经从一起债务危机演变成一场重大财务造假,上交所发布对皖江物流的调查结论,认定公司通过与多家公司签订虚假交易方式,在2012年和2013年间共计虚增收入91.55亿元,虚增利润4.9亿元。
两年进百亿的虚增收入,让皖江物流霸占“造假王”的头衔多年。其股价也从当时的高点7元多,跌到现在的2.75元。
02
鞍重股份:
九好集团借壳被举报
虚构37亿优质资产
鞍重股份配合九好集团忽悠式重组,涉及的37亿虚假资产在近年来的造假案中也排的上号。
2015年11月,鞍重股份公布并购重组预案,九好集团计划作价37亿元置入上市公司,按照净资产计算预估增值率达到768.99%。然而,监管机构突然介入调查,让这场资本狂欢戛然而止。2016年5月至6月间,鞍重股份、九好集团都先后收到证监会调查通知书。
为了将“有毒资产”溢价装入上市公司,九好集团通过虚增收入、虚构银行存款等方式,将自己包装成价值37.1亿元的“优良资产”,与鞍重股份联手进行“忽悠式”重组。
鞍重股份也成为了2016年A股跌幅第一的公司。
03
金亚科技:
曾经的创业板28星宿之一
涉案金额接近12亿元
作为曾经的创业板首批“28星宿”(2009年10月30日首批上市的28家公司)之一,金亚科技因涉嫌欺诈发行股票已经被启动强制退市。
在停牌7个多月之后,被监管层立案调查的金亚科技终于拿出了一份自查报告。
在这份报告中,公司在多项重要的财务数据中出现了重大差错。公司2014年度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九大财务指标合计调整金额接近12亿元。
04
东方园林:
发债无人问津
资金问题暴露
严格意义上,东方园林并非是财务上有问题,但作为行业龙头,其遭遇也有很大的警示性。
2018年5月21日,东方园林发布公告称,公司原计划发行的10亿元公司债券,实际发行规模仅0.5亿元。被市场称为“史上最凉发债”,股票走势真的开始凉凉了,从20元以上,一路跌到现在的6.58元。
2015年之后,东方园林经营性净现金流显著提升,而投资性净现金流大幅下降,且投资性净现金流出明显高于经营性净现金流入。到2017年,公司经营活动与投资活动合计产生的现金净流出已经超过15亿。这种难以为继的问题,在2018年终于全面爆发。
以上案例都是近年来涉案金额较大的公司了,但2019年三安光电、康美药业真的是给A股扔出了“深水炸弹”。
从公司质地上来看,两家公司一直都是有名的白马股。
三安光电是A股的LED龙头公司,昔日也是市值千亿以上的巨无霸;康美药业则是中药龙头,市值也曾经在千亿以上。
05
三安光电:
86亿预付款疑云重重
今年1月遭媒体质疑,预付款远超前5大供应商交易额,大股东三安集团的预付账款一共达到86亿,虽然公司迅速进行了回应,但市场选择了用脚投票。公司的信誉已经落了一地。
06
康美药业:
300亿货币资金蒸发
财务差错新高度
康美药业的一纸公告,将A股财务问题的金额提升到了一个前无古人的新高度。
根据公告内容,2017年康美药业的年报共有22个重大项目进行了更正。包括货币资金、存货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等8个财务指标出入超过30亿元。
单是货币资金一项,就达到299.44亿元。
康美药业节前一字跌停,不知道还要跌到什么时候。
A股市场的财务问题,或许已经到了需要用重典的时候了。
全文完。
感谢耐心阅读,请顺手点下“在看”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华尔街见闻”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华尔街见闻公众号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