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龙树菩萨与量子物理

作者:加措活佛 来源:加措活佛 公众号
分享到:

05-03


推荐


龙树菩萨在印度佛教史上被誉为“第二代释迦”,他发展了空性的中观学说,是领导大乘佛教复兴的伟大论师。今天让我们来阅读这篇文章,了解龙树菩萨观点与量子物理的关系。---加措活佛



作者介绍:


克里斯蒂安·托马斯·科尔是苏黎世Rikon研究所讲授物理学的历史和哲学的讲师。他曾在法国柏林大学学习科学的历史和哲学,并于1973年毕业于政治科学专业。他力图追随爱德文·阿瑟·伯特艾尔弗雷德·诺斯·怀特海的研究路线。他的核心研究领域是量子力学的形而上基础。他也研究印尼和印度的音乐,并推广来自印度,巴基斯坦和中国的音乐。自1980年以来,他一直对印度的佛教哲学和历史感兴趣。1990年以来,他在瑞士和法国担任科学和语言历史的讲师。在过去30多年里,他一直致力于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和佛教哲学之间的“调和”工作。他的母校是弗莱堡教育大学。


向鸠摩罗什大师致敬



目录

1.概要 

2.龙树菩萨 

3.龙树菩萨的观点 

4.中论一至二十五品简述

5.中论一至二十五品释义

6.龙树菩萨著述讨论

7.量子物理的形而上学基础

8.爱因斯坦对量子物理诠释的贡献

9.玻尔对量子物理诠释的贡献

10.量子物理标准模型中相互作用的概念

11.结论

12.附录 1 :缘起的含义

13.附录 2 :什么是量子纠缠?

14.注释

15.参考文献


1.概要


关键条目。


1.关键词:“空性”。印度哲学家龙树菩萨(公元前2世纪)在佛教历史上主要是以他的关键词“空性”而知名。这个词被译为英语中的“emptiness”。这种翻译和对这个词的传统解释给人们造成了这样的印象:龙树菩萨是在宣称,物体是“空”,或者是幻觉,或者是不真实的,或者是不存在的。这种解释所断言和具体陈述的是什么呢?是在说,龙树菩萨认为,什么也找不到,什么都没有,什么都不存在吗?龙树菩萨是在否认外部世界吗?他想拒绝承认显然存在的东西吗?他想质疑我们身处其中的世界吗?他想否认以某种方式生成的事物的存在吗?我的第一个要点,就是反驳这种传统的翻译和解释方法。


2.关键词:“依存”或者“关系观点”。我的第二个要点,是用“依存”来翻译关键词“空性”。这也正是龙树菩萨自己所做的。这样,龙树菩萨的核心观点可以被称为“事物间的依存”。龙树菩萨不是寻找一种可以被宣布为这个世界基本实在的实物或者非实物。他的基本实在不是一种物体,而是物体之间的一种关系。这是一种有关实在的关系观点。实在不存在基础。或者,实在以广阔的敞开空间为基础。


3 . 关键词:“相互依存(臂挽着臂)”。但是龙树菩萨并没有到此为止。他并不满足于重复这种关于关联性实在的发现。他向前又跨出一步,以阐明,两个事物之间发生了什么。他对两者的“之间”做了阐释。他认识到,对于理解实在,首要的把握之处,不是物体的行为,而是它们之间某种东西的行为。这一“之间”不是完全的空无所有,它充满能量。这一“之间”就是两个事物的“中间”。事物总是相互依存而发展的。“之间”可以被认为是将人们束缚于世间的力,也同样可以被看作是从世间解脱的力。它可以被看作是无限空间中各种事物之间联系的纽带。


4 . 关键词:哲学。我们通常听到的是,龙树菩萨是一位佛教哲学家。当我们将哲学这一概念在更深的层面理解为是对智慧的一种热爱,而非智慧本身时,这种陈述并没有错。哲学是一条通往智慧之路。道路的尽头是智慧的开启,到此,就不再需要哲学了。怀特海(A.N. Whitehead)将描述性概括的使命赋予哲学。我们不一定需要一个通用尺度的哲学构架。为观察和理解实在,几个描述性概括步骤就足够了。龙树菩萨的哲学理论有另一套判断准则。其哲学的核心,不是他的关键概念“空性”和“缘起论”,而是25个哲学范例。这些范例是一些图像。它们不是提供给我们用作理性和概念性理解,而是让我们用眼睛去看。图像,隐喻,寓言或者符号的范例具有理性概念不能传递的鲜活性。佛法和其哲学是一种寓意的哲学。对于欧洲哲学来说,这种哲学并非全新和前所未知的。从柏拉图有关洞穴的寓言开始,人们对它已稍有了解。(柏拉图424-348 BC)德国哲学家汉斯·布鲁门贝格(Hans Blumenberg)在欧洲哲学中强调了隐喻的重要性。


5 .关键词:量子物理学。为什么将量子物理列在这里?欧洲的思维模式没有为两种事物“之间”留下任何空间。他们被实体或主体的观念——欧洲哲学史上两个主要的形而上传统观念,两个主要的原则——所束缚。实体和主体是两种非物质性的东西,被传统的欧洲形而上学家认为是存在于物体内部,或隐藏于经验性真实世界背后的某种核心。第一个用自己的肉眼看到了两个物体之间作用力的欧洲科学家是麦克·法拉第(1791-1867)。法拉第是对电磁场理论做过贡献的英国科学家。后来的科学家,如爱因斯坦,玻尔,薛定谔,海森堡等,在现代物理学上沿用了他的观点。这是本文的第五个要点。为了更好地理解亚洲,我将龙树菩萨和欧洲的科学思维模式进行了比较。我没有将龙树菩萨和欧洲的哲学家,如,黑格尔、海德格尔、维根斯坦等做比较。物理科学的原理和形而上基础比这三位哲学家的观点更能代表欧洲思维模式,并且更为精确。我们会一步一步地逐渐理解这些原理。


让我来举一个例子,就是英国数学家罗杰·彭罗斯(Roger Penrose)对量子纠缠的解释。2000年,彭罗斯曾对量子纠缠实验做过讨论,所谓量子纠缠指的是,当两个光子彼此分离直至100千米时,它们仍旧以某种不可知的方式保持着联系。这是在过去的30年中的一个著名的实验结果。对欧洲思维模式而言,这些现象是很奇特的。光应当或者是分开,或者保持联系。这是大多数欧洲思维模式告诉我们的预期结果。亚里士多德(Aristotle)最早这么认为。亚里士多德(Aristotle,384 - 322 BC) 是一位希腊的哲学家,他是柏拉图的学生和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他告诉我们:或者存在,或者不存在。没有第三种可能性。


现在,听听罗杰·彭罗斯(Roger Penrose)是怎么说的吧:“量子纠缠是事物非常奇怪的一个种类。它是物体处于相互分离和彼此联结之间的某种状态”(罗杰·彭罗斯,《大,小和人类思想》,剑桥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66页)。罗杰·彭罗斯的这段话,是怀特海意义上的哲学概括的第一步。


6 . 关键词:“现代科学的形而上基础”被三位欧洲和美国的哲学家专门研究过,这三位哲学家是:伯特(E. A. Burtt),怀特海,和伽达默尔,特别是伽达默尔,在他后期关于赫拉克利特和巴门尼德的著作中,着重对此做了研究。我试图遵循这些反实体主义哲学家的途径。但是由“形而上基础”,我并没有能理解先验的理念,而只是明白了作为科学基础的原理。


7 . 关键词:“互补原理”,“相互作用”,“纠缠”。自1927年以来,量子力学中有三个关键词给出了基础性物理实在的标志:互补原理、相互作用、纠缠。这三种观念与龙树菩萨关于实相的观点相近。由于这种相近性,并且因为这几个观念非常精确,佛教徒可以从这些描述里学习到一些东西,同时,量子力学家也可以从龙树菩萨关于实相的例子和观点中获益。他们可以在对量子物理实验的哲学概括中,学着走出第一步。我们所有人都能从中认识到,物体是怎样纠缠在一起,或“臂挽着臂”,而协同运作的。[总论结束]



2.龙树菩萨


正文前的说明


在懂得梵语词汇“pratityasamutpada(缘起)”和“sunyata(空性)”所有方面的意义之前,我们应该格外注意,不要草率地对它们进行翻译。这篇文章并不是对抽象术语“缘起”和“性空”展开讨论,本文将以龙树菩萨曾用过的图像形式来阐释他的观念。文中的图片是关系、间隙和中间态的显示。[1]


龙树菩萨关于实在的观点


龙树菩萨是印度最有影响力的佛教哲学家。他是中道派,中观哲学的奠基人,中观哲学是佛教理论中的最热门。这是因为,它是后来所有被称为大乘的佛教学术思想的基础。大乘是一条避免了极端的实体主义和主观主义观点的内在解放之路。除了各种未经证实的传说,我们尚无有关龙树菩萨的确切传记资料。他的13部作品的真实性或多或少都已被研究证实。丹麦学者林特纳(Lindtner)曾研究过这些作品,并将它们翻译成英文。龙树菩萨的主要作品,《中观根本慧论》,或称《中论》,被翻译成数种欧洲语言[2]。在《中论》里,中道被描述为:“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无,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中论,24品,18偈]龙树菩萨的观点原则上包含两方面。第一方面是有关他对实在的看法(空性,缘起)的阐述,即,实在没有一个坚实稳固的核心,它并非由独立、实有性的组分所构成,它是由彼此相互影响的两个或多个事物组成的系统[3]。对实在的这种看法,与另一关键性观念,即“svabhava(自性)”,“自身存在”或“固有性存在”,以及希腊传统中广为流行的“实体”,恰好截然相反。


龙树菩萨哲学的第二方面,与四种极端思维模式的内在矛盾相对应,这四种模式可以被归摄在四个主题之下:“实体论”,“主观主义”,“整体观”和“工具主义”。我的论点是,这四种思维模式是无法立足的。


1) 实体论


实体(或自体)被定义为某种能独立存在的东西。[4] 实体论是传统形而上学的核心,起源于前苏格拉底的哲学家,例如巴门尼德和赫拉克利特这两位“实体”思想的评论家,一直持续到伊曼努尔·康德 (1724 -1804年)。这种观点认为,实体是自身独立存在的,即不变、永恒的,并且是我们身处世界的整个非物质性基础的根本。柏拉图(公元前 4 世纪)在他的著作《巴门尼德》中对两种存在形式作了区分:一方面,是单一的客体,它的出现仅仅是一种参与,没有自身的存在,另一方面是理念,它是确确实实的自身存在。传统形而上学采用柏拉图的二元论。独立的自身存在被表征为不依赖于任何他体的一种存在(笛卡尔);自身独立存在和自身延续(莫尔);完全不受其他体的限制,不受任何形式的外部命令的控制(斯宾诺莎);无需其他任何东西的自身存在(谢林)。最高的实体通常被认为是神。


自康德的哥白尼式革命以来,哲学的基本问题已不再是领悟实在,而是理解心灵,即感受和理解的源泉。


由此,传统形而上学在现代社会已经失去立足之地。事实上,其中心概念,如“实体”、“实在”、“本质”和“存在”已被现代科学思维的还原模式所取代。现在,“原子”、“基本粒子”、“能量”、“力场”和其它源于“自然法则”的概念被看作其根本基础。


(2) 主观主义


主观主义是一种哲学理论,它认为,一切所知都是主观且相对的。根据勒内·笛卡尔 (1596 -1650年) 所述,意识是基本的存在,其它一切都是泡影般的无实之物或形式,是意识的创造物。主观主义的极致是乔治·贝克莱 (1685 -1753年) 的唯心主义。伊曼努尔·康德的主观主义,可被认为是温和的唯心主义。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1900年-2002年)强调,主观,即自我意识,已成为现代哲学思想的支点,它为我们提供了基于证据的证明和确定性。这一观点不断被现代物理科学所质疑。然而,这些质疑没有导致新的关于实在的观点,而是导致了哲学和科学的严重分离。这种分离助长了充斥于现代思想中的二元论。与此相应,物理学家 P.C.W.戴维斯在他1986年的书中阐述了下列观点:电子、光子或原子并不存在;它们只不过是一些思维模式。[5]


(3) 整体论


第三种理论通过将主体与客体合并为一体,避免了前两种理论注定带有的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这种“一体”不再有任何分离的部分,它只有一种身份︰万物归一。整体论是“这样一种观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或整合的整体,具有一种‘真实性’,或,是一种实体,这种实体独立于且大于其各个部分之和”[6]。“整体”被塑造为绝对,被神秘化,成为了一种不需要依靠它的组成部分而存在的独立的统一体。整体被理解为具体的东西,就好像它是一种事实或一个体验对象。作为创立于欧洲哲学史上伟大时期的一种哲学思想,这种观点与这些名字有着联系:托马斯·阿奎那 (1224 -1274年),莱布尼茨 (1646 -1716年),以及谢林 (1775 -1854年)。 在量子力学领域,整体论以戴维·玻姆为代表。他的关键概念是“完整运动”,一种在延续着的运动中不可分割的整体性。[7]


(4) 工具主义


不同于偏爱主观或客观或两者的统一,第四种理论忽略以上三种方式的存在。这一观点的看法是,对实在的探索是无价值和无意义的。工具主义是相当现代化、智能化的(参见恩斯特·卡西尔[Ernst Cassierer]的哲学理论),有时甚至是吹毛求疵和过于苛刻。它很难脱离其自身的这些特点。它是主观主义的延伸,它将思维过程看作是模型的构建和对信息的处理,而不关注这些信息是关于什么现象的信息。哲学家唐纳德·戴维森 (1917 -2003年)对于主观主义所作的说明,对于工具主义可能也同样适合:“一旦人们以笛卡儿哲学进行决策,似乎就无法指明,他们所作的证明揭示的到底是什么。[8]


对于工具主义而言,理论不是对世界的一种描述,而是对观察资料进行系统性分类和解释,以及对事实进行预测的一种工具。


实验物理学家安东·林格在一次采访中对工具主义方法做了概述,“在经典物理学中,我们谈及的世界万物,存在于外部的某个地方,并且,我们描述的是它们的本质。在量子力学中我们得知,对于这种认识,我们必须非常谨慎。最终极的物理科学不是关于自然的科学,而是关于对自然的陈述的科学。自然本身永远是意识的构筑物。尼尔斯·玻尔曾同样谈到:‘没有量子世界,具有的只是一种量子力学描述’”。[9]


3.龙树菩萨的观点。


龙树菩萨使用了梵语中称为“catuskoti”,即“四句法”,相当于古希腊语中的“四否定”方式,对四个有关实在的极致观点,他作了如下表述,诸法无自性:1.不自生, 2.不从他生,3.不从自、他二者共生, 4.不无因而生。 (四否定︰古希腊和东方逻辑中的一种设想,共具有四种可能性) 这种四句法否定了上文提到的关于实在的四个现代观点。这表明龙树菩萨并没有落入这些极端观点的任何一个之中,并且他的观点是全新的。四否定正是中论的第一个偈颂所陈述的内容:“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10]这个偈颂可以被理解为中论的主旨︰否定不能与诸法的缘起性相协调的四种极端的形而上学观点。中论的其余部分是对这个偈颂的说明和解释。


如果承认这一点,那么,这个偈颂就需要仔细加以研究。这一偈颂作了什么断言?什么也找不到,什么都没有,什么都不存在?龙树菩萨是在否认外部世界吗?他想拒绝承认显然存在的东西吗?他想要质疑我们生存于其中的世界吗?他想否认以某种方式“产生”或“生”的万物无处不在的存在吗?如果“生”是指实证结果,那么,我们就有责任指出,一个事物如果不从本身产生,它必然从别处产生。因此我们会问:“生”这一概念的意义是什么?从龙树菩萨另外一篇论著中,我们可以领会到应该如何理解他的观点。他在《六十颂如理论》(Yuktisastika )第19颂中写道: 依彼彼缘生,即非自性生;既非自性生,如何说性生。(译注:另一种译本为:若已生未生,彼自性无生;若自性无生,生名云何得。) […]诸法因缘生,无缘则不住;无缘故即灭,如何计彼有。(译注:另一种译本为:有因即有生,无缘即无住;离缘若有性,此有亦何得。)[11]


龙树菩萨在使用“生”和 “存在”这些概念时,他所指的并不是体验性,即经验感受到的存在,而是实体性的存在,正如我们在以下列举的例子中将要看到的。在中论的多个章节里,龙树菩萨阐述道:诸法不生 (中论7.29),不存在 (中论3.7,5.8、 14.6),无 (中论2.25,9.11),非有无 (中论15.10),虚诳、不真实 (中论13.1),显然,这些说法具有的涵义是:诸法并不是实有性的“生”。它们并不是自性存在;找不到它们的独立性。它们是彼此依赖的,因此,在这个意义上,它们实际上不是真实的。龙树菩萨拒绝的只是这种“生”的概念——所生的是一种绝对且独立的存在物。他没有否定经验感受到的存在,如下所释:“定有则着常,定无则着断;是故有智者,不应著有无”(中论15.10)


对于龙树菩萨来说,“存在”表达的是“实质性存在”的涵义。他的议题不是诸法的体验性存在,而是永恒之法的概念,即,不需依赖任何其他事物而自身存在的思想。龙树菩萨驳斥了这种不变的、永恒的、不依赖他体而自身独立存在的概念。诸法不自生,它们并非绝对和独立存在。在它们之中找不到永恒存在的东西。对龙树菩萨观点的众多解释称,他(龙树菩萨)也否定了客体在体验上的存在,这些解释对龙树菩萨的观点作了不可接受的推广,将其强行拉向主观主义、虚无主义和工具主义。这类解释源于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这类方法本身在对试验数据的实证性存在的认知方面就有困难。这根本不是龙树菩萨的观点。龙树菩萨主要以图像来阐示现象的依赖性,如同在《中论》一至二十五品中所看到的 [12]


4.《中论》一至二十五品简述


1.事物及其成因;2.运动者和移动的距离;3.观看者和所见之物;4.因色(地水风火“四大”)和果色(色受想行识“五蕴”等);5.特征和特征的表征;6.欲望和欲望者;7.生、住、灭;8.行动和行为的主体;9.领受者(即“本住人我”)与所领受之法(即苦乐,见闻觉知等);10.火焰与燃料;11.生与死(轮回);12.苦难与苦难之因;13.少年和老年;14.事物及其异体事物;15.有和无;16.束缚与解脱;17.行为和业果;18.(“我”与“五蕴”的)同异;19.过去、现在、未来;20.因和果;21.成与坏;22.获涅槃后佛存在与佛不存在;23.净与不净;24.佛陀与菩提;25.入灭(即涅槃)和存在。


第一品:成因和所成之果。

哈洛德 E. 埃杰顿的一幅高速摄影图片

图片来源:

 http://canibuk.wordpress.com/2011/11/16/harold-edgerton/


说明:穿过苹果的子弹。子弹的穿越是其直接后果——苹果爆裂­的起因。它们发生于同一时刻。因和果不能被分开。它们不是一个对象也不是两个分开的对象。在因和果之间没有空间间隔,也没有时间间隔。因即至果。没有因先果后。两者最重要的特征是它们的互相依存性,以及由此导致的它们自身的无实体性,单独、独立存在的不可能性。一个事件不能独立于因缘之外,也不等同于因缘。




第二品:运动者和移动的距离。

尤塞恩·博尔特 2012。

图片来源:路透社。


事件不独立于其因缘之外,也不与之相同。运动者如果没有移动的距离就不能作为一个“运动者”而存在。运动者和距离不是一回事。运动者和距离既非合为一体,也非各自独立。两者最重要的特征是它们的相互依存性,以及由此导致的自身无实体性,单独、独立存在的不可能性。



第八品:行动和施动者(即行为主体)。

图片来源:全体育图片社。


说明:卡休斯克雷(默罕默德-阿里)在英国伦敦伯爵府的世界重量级比赛时的一击。


评述:没有行动就不存在施动者,同样,行动本身也不能独自存在。行动和施动者不是两个独立的组成部分;它们只有依赖对方才能产生。不是单独一方的行为本身,而是他们之间某种东西的行为才是本质性的。



第10品:火焰和燃料。

摄影师不详。


说明:没有火焰就不可能有被定名为燃料的东西。由两种或者三种物质或者非物质成分组成的系统,每一种组分都不能独立存在,这些组分既不是融为一体,也不是彼此独立。它们之间一直在发生着什么,因此,它们并非是实体性的真实事物。龙树菩萨强调的核心思想是:事物非合非不合。最重要的是它们之间的互相依存性,以及由此所导致的自身无实体性以及单独、独立存在的不可能性。



第12品:痛苦和痛苦之因。

图片来源:凯文·卡特拍摄的“饥饿”。


说明:痛苦既不独立于痛苦的因,也不等同于它的因。既没有无果之因,也没有无因之果。没有“果”的概念,“因”这一概念就没有意义。因和果不是一件事物,但同样也不能分割为两个独立的概念。就像痛苦的实际经历不是由单独,独立的物质或非物质成分而组成;痛苦只有依赖其它原因才能产生。如同世界上的万法一样,痛苦和它的因非一非异。



第16品:束缚和解脱。1945年。


      说明:达豪集中营被关押者欢呼解放,获得解放的美国士兵欢呼:我们自由了…自由了…

 图片来源:http://isurvived.org/TOC-III.html


评述:没有束缚,就不存在自由。对于这两种互补的现实,束缚和自由来说,它们各自的属性和存在都依赖于对方。对实在而言,没有一个基础性的核心;它是由交互作用的事实或理念体系而构成。


第23品:净和不净。

尼格罗河和亚马逊河在巴西的玛瑙斯相遇。

图片:马库斯·莫特。

http://www.wildview.de/tag/rio-negro/.


水流在汇合时会混在一起。照片中同一条河中的两股不净水流,它们在亚马逊河的源头处是保持分离的。仅仅在向下游流过30千米之后,它们就完全混合在一起了。“净”这一概念或观念,如果没有“不净”这个与其对立的概念或观念,就没有意义。一个基本的,或者基础的,或者独立的概念或观念是不存在的。我们的概念或观念是互相依存的。一个观念以另一个为前提。


父与子。

作者,他的女儿拉里萨(左)和他的儿子尼古拉(右),

1980年12月。

图片:C.T. 科尔。


“如果儿子是由父亲所生,那么,父亲也正是由于这个儿子而成为父亲的,所以,你能告诉我,哪一个是真正的‘因’?哪一个是真正的‘果’?”(“为是父生子,为是子生父?何者是能生,何者是所生?为何者是父,为何者是子?”)(龙树菩萨,《回诤论》)


太阳风暴

太阳和地球之间正在发生着的事件。

图片来源:

http://www.picalls.com/data/media/17/Solar_storm_1.jpg


5.中论一至二十五品阐释


在《中论》二十七品的前二十五品中,龙树菩萨强调了一个核心思想:物体与他物既非融合为一体,也非相互分离和独立。物体最重要的特征是它们的相互依存性,以及由此导致的自身无实体性以及单独、独立存在的不可能性。这就是缘起和空性的含义:物体没有其实体性的存在,它们是不能彼此独立而存在的。现实并非由单一、孤立的物质或非物质组分所组成。并非独立物体的行为,而是它们之间某种东西的行为才是最重要的。


让我们专注于这二十五品︰一件事不能独立于条件之外,也不是与条件等同。没有移动距离的运动者是不存在的。运动者和距离也不是一体。观察者和观察对象是不同的,同时,没有观测对象的观察者也是不存在的。没有无果之因,或者无因之果。没有“果”的概念,“因”的概念就没有意义。因和果不是一体,但它们也不能被分隔成两个独立的概念。没有特性,我们就不能谈论特性的描述,反之亦然。怎么会存在一个没有欲望的欲望者?当没有行动时就没有施动者,行动本身也不存在。没有火焰就不存在可以被指定为燃料的东西。二体或三体系统的物质或非物质的组分并非孤立存在,它们不是一体,也不是相互独立的。这些物体之间一直在发生着什么,正因为如此,他们实质上不是真正的实体。


对于两个(或有时是三个)互补的事物,或者两个互补的概念,譬如因和果,束缚与解放,其各自的性质和存在都依赖于另一方。一方和另一方的出现或消失是同时发生的。这就是为什么说,从实质上而言,一件事物,既不能自生,也不能由他体而生,也不能由自他共生,更不会无因而生。“实在”没有一个基本的核心;相反,实在是由相互作用的物体系统组成。对于实在的这一观点首先是一种理念。是指向无法用语言描述的实在之指针。一个能够谈论超越概念的实在的人,还没有实证到它。对于基于龙树菩萨思想的佛教教派,瑜伽修炼者的无我体验,对缘起的体验,和对实在的直接感知,所有这些都以一种高层次的精神领悟为前提,它包含了对极端观点的抛弃以及对整个二元思想和哲学大厦的拆解。实证缘起性空,意味着从这个世界所有的纠缠中解脱。涅槃是这种境界的另一种简单表达。


6. 龙树菩萨思想的讨论


对于龙树菩萨,根本的问题不是关于思想,也不是关于知识的起源,而是关于物理世界的实相。塔瑞祖古仁波切的下述表述向我们展示了实相无所不包的形态,“存在的万物全部是一个基本‘心识场’的参与者,这一‘心识场’是基本的‘实体’,而心识以更为个性化的方式和个体化的形态在其中发展着。”[13]为了强调龙树菩萨所说的“没有实体性”不仅是指思想,而且也包括物质,我们将其与量子物理学家提出的关于实相的观点加以对比。物理学是关于物理现实的状况以及对其看法的学科。它首先要建立模型,因而,它所研究的,仅仅是物理学模型所假定的现实。然而,正如从事视觉感知研究的实验心理学家欧文·洛克所描述的那样,我们不应该止步于在这种认识:我们所有的感受和思维模型的建立纯属偶然。尽管我们心智的构造与现实并不完全相同,但它们之间的一致性也并非纯属巧合,而且通常不具有欺骗性。[14] 这些模型的背后是经验实体,以及物理模型和相应可触及物理现实之间结构上的相似性。


7. 量子物理的形而上学基础


“需要有大胆的科学想象,才能充分体会到,对于理清和理解事件,并非物体的行为,而是它们之间某种东西的行为,即场,可能才是必不可少的”[......] “让我们的感官形成‘物质’这一印象的东西,其实是在一个相对较小空间区域内高度聚集的能量”——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5]


这不是对量子力学的介绍或评判,而是对量子力学所依据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和原则的讨论。量子力学关于实在的观点可以用三个关键术语:“互补原理”、“四种相互作用”和“纠缠”来表达[16]


在量子力学建立之前,光的最小单元到底是粒子还是波,是无法以实验证明的。两种假设中的每一种都有许多实验为其提供证据。电子和光子表现得有时像波,有时又像粒子。这种“行为”被称为︰波粒二象性。二象性的概念在以下这一点上被认为是一种逻辑上的自相矛盾,本来,两种情况之中只有一种能够实际发生;但荒谬的是,二者都出现了。


根据对原子论的理解,电子和光子不可能既是粒子又是波。按照原子论的观点,科学对事物的解释,就是将变化的要素还原为永恒性的组分以及可以用于对其进行描述的数学规律。这是现代原子理论从古代希腊人的自然哲学那里所继承的基本二元论观点,古希腊人认为,实体和永恒性,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中所感知的物体上是找不到的,它们只能在组成物体的基本元素及其所遵循的数学规律中被发现。这些基本的物质和非物质因素将世界维系在一起,它们是不变的,虽然其它的一切都在变化。根据原子论的推测,将物体还原为独立元素,数学法则,或者简单的基本的原则,应该是可能的。直到1927年,基本元素被理解为只能够或者是粒子,或者是波,不能两者兼是。通过“独立元素”,我们能认识到什么呢?如前所述,实体这一概念是指某种具有独立存在性的东西。


8. 爱因斯坦对量子物理诠释的贡献


爱因斯坦在以下表述中遵循了上述的形而上学传统,他在1948年非常清楚地写道︰


“为了对物理研究中引入的东西进行分类,必不可少的是,在一段特定的时间内,在处于‘空间不同位置’的程度上,它们是彼此独立存在的。没有事物的这样一种独立存在(爱因斯坦使用的是德语词汇‘如此存在’,这个词类似于英语中的物质,或者存在物,或真如)的假定,用常规思维的术语来表述,就是彼此在空间上相隔一定距离的假定,通常意义上的物理思考是不可能进行的”。[17]


独立实体的理念被原子论投射为物质世界的基本元素。对原子论来说,科学对世界的解释意味着将对象和条件的变化性以及多样性,还原为它们永恒、稳定、 独立和不可分割的元素,以及它们所遵从的数学规律。根据原子论的设想,自然界中的所有变化,都可以以恒定不变的、独立的原子或更为基本的粒子的分离、结合以及运动来进行解释。这些粒子和它们所遵从的数学规律构成了所有物体的核心。它们是万物的基础,并将世界维系为一个整体。这些基本元素到底是波还是粒子,这是一个爆炸性的问题︰在这一追问之下,现成的,可以提供给量子力学的,关于实在的传统形而上学观点,已面临危机。


很明显,实在的基本元素并没有被传统的关于实在的观点所把握。如果我们已经明白,不存在独立的、稳定的原子或基本粒子,物体没有稳定的核心,那么,原子理论的诠释价值何在?这些量子对象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抑或两者都是,或都不是?什么是实在?量子世界完全不同于我们生活的世界吗?


9. 玻尔对量子物理诠释的贡献


1927 年,物理学家尼尔斯·玻尔把互补的概念引入量子力学。按照这种观点,波的形式和粒子的形式不是两种互不相干的形式,它们并非矛盾和相互排斥,而是相互补充,只有共同使用这两种形式,才能对量子对象的物理表现提供完整的描述。据尼尔斯·玻尔的阐释,互补意味着在量子世界中不可能谈论独立量子对象,因为它们彼此之间,也包括它们与测量设备之间,以某种相互作用联系在一起。他强调,量子对象和测量设备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量子对象不可分离的一个要素,因为,在量子对象的一些特性出现的过程中,这种相互作用扮演着主要角色。某些测量使得电子或光子显现为粒子,它破坏了干涉效应,而正是这种干涉效应使我们将对象辨认为波。另外一些测量使对象被确认为波。这是尼尔斯·玻尔的关于实在的新的观点。在洞察到量子物体和测量设备的不可分离性之后,尼尔斯·玻尔并没有做出量子对象不存在的推论。至少在物理学视角的讨论中,他没有这样做。当他谈到量子力学的形而上学时,他采用了工具主义的方法。[18] 对于物理学家尼尔斯·玻尔来说,量子物理的对象是由相互作用以及互补的量子对象所构成的。


双缝实验。(见上图)

图片来源︰

哈肯, H./ 沃尔夫, H.C.,原子和量子物理学。

施普林格出版社 柏林 2000年。

施普林格出版社授权许可。



如果由发射源发射出的氦原子通过双缝屏,每个原子在双缝后的接收屏上都会产生一个撞击点。原子以离散的形式,一小团、一小团地到达接收屏。开始时没有显示出干涉效应。原子像子弹一样到达接受屏。但后来,它们显示出干涉效应。其撞击点呈现出类似于水波纹的波形结构。图中所示的七幅照片,分别是从实验开始5分钟至进行到 42 小时 18 分钟的过程中拍摄的。量子对象呈现出粒子和波的双重性。它们依赖于测量设备︰双缝屏。这种双重性被尼尔斯·玻尔称为“互补性”。互补性指的是,两项特性之间的关系并非二元论性质。它们不是彼此排除对方,而是相互作为对方的补足项,就像偶极子的两个极一样。


偶极子

图片来源: leifi.physik.uni-muenchen.de/web_ph07_g8/umwe...

图 1︰ 在这幅费曼图中,电子和正电子互相湮灭,产生一个光子,

(由蓝色的正弦波表示)光子变为一个夸克/反夸克对。光子是,

或代表,或产生,或释放电磁相互作用或电磁力。

图片: http://en.wikipedia.org/wiki/Feynman_diagram


10. 量子物理学标准模型中的相互作用概念


在量子物理学的标准模型中,引入了四种相互作用力。这些四种相互作用力阻止了量子对象被还原为独立物体。这种理念在公元前3世纪就已经由德谟克利特提出。在量子对象间运作的相互作用力被加入到量子对象之上。并非单独的独立的物体,而是两体系统或者多体系统被确认为物质的基础。各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有效地将它们保持在一起。 [19]


这些相互作用是一种物体的复合物。大多数情况下,它们表现为吸引性相互作用,但是,其中的电磁力也会表现为排斥性。一种观点是将基本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看作一种基本粒子所具有的相互作用。物理学家史蒂文·温伯格对此是这样表述的:


“目前,我们所能到达的与自然的统一视图最为接近的描述,是以基本粒子和它们相互作用为术语的描述。(………)这些相互作用中最为人们熟悉的是重力和电磁相互作用,因为它们是一种长程相互作用,因而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被体验到。重力使我们的双脚稳立于地面,使星球沿着其轨道运行。电子和原子核之间的电磁相互作用,是普通的固体,液体和气体所具有的各种为人们所熟悉的化学和物理属性之因。以作用力的力程和人们对其‘熟悉度’而言,排在重力和电磁力之后的是‘强’相互作用,它将质子和中子共同维系于原子核之内。强相互作用力的有效作用范围大约是10-13厘米,因此其在日常生活里所起的作用非常微小,甚至在原子的尺度之内(10-8 厘米)也是如此。‘熟悉度’最低的是‘弱’相互作用。它们作用力程是如此之短(少于10-15厘米),而且作用强度是如此微弱,以至于看起来在将任何东西维系在一起这一点上,它们起不到任何作用。”


到了这里,解释进入了相当困难和微妙的细节。例如,仅包含一个粒子的电子与另一个量子对象如何发生相互作用呢?如果它仅包含一个粒子,它本身的哪一部分可以被发射出去呢?这些问题可以用相互作用的概念来回答。事实上,电子并不是严格地作为一个单一的粒子而存在,因为,电子所具有的相互作用也是它的一部分。对于这个问题,1978 年物理学家丹尼尔·弗里德曼和彼得·范·纽文豪岑写道“观察到的电子质量,是其‘裸质量’以及它与自身具有的电磁场的相互作用所导致的‘自能’的总和。只有这两项之和才是被观察到的量。”[21] 量子力学中为人们所知的相互作用,用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杰拉德·特·胡夫特的语言来概括,就是:“电子被虚粒子云包围着,电子不断地发射和吸收虚粒子。这种云不只包括光子,也包括成对的带电粒子,如电子和它们的反粒子,即正电子(………)。甚至一个夸克也由胶子以及夸克反夸克对所组成的云所围绕。”[22]


单个的、孤立的、独立的夸克还从未被观察到,这种现象在最近的研究中被称为“禁闭”。夸克是被俘获者,它们不能自己单独出现,只能以成对或三者组合中的一员而现身。当你用力尝试强行分开两个夸克时,新的夸克会在它们之间出现,并组成“对”或三者组合。克劳迪奥·拉比和其他物理学家已经报道过:“在基本粒子中的夸克和胶子之间,另外的夸克和胶子不断地形成,并在短时间之后又再次消失”。[23] 


这些由虚粒子组成的云代表或产生相互作用。量子力学的核心包含一种对于实在的新观察方式,它去认知的不再是单一的独立的元素,而代之以两体系统:量子对象的波和粒子两种状态,或者是含有两种概念的对象,例如,地球/月球,质子/电子、质子/中子,夸克/反夸克,波/测量仪器、粒子/量测仪器、光子对、叠加、自旋向上/自旋向下,物质/反物质、基本粒子/场或作用力、自然法则/物质等等。这些系统不能分成两个独立的部分,或还原为两个分离的独立实体或状态,也不是如同实体论和主观主义试图确立的那种形而上学非此即彼的结构物:一个是基本的,另一个是派生的,系统中的两种成分并非联接成为一个无缝的整体,它们不是一种东西,不是完全相同的事物,也不是整体论所说的那种神秘整体。


我们也不能如同工具主义者一样,最终声称:它们什么也不是,只不过是一些数学模型,是由我们创造的,并不对应于物理实在。在物理学中,实在的基本单元并不是一元系统。它是一种二元或者多体集合系统,即由中央的‘裸’粒子及围绕着它的虚粒子云所构成的系统。这些物体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也是这一系统的组分之一。物理学的这种认识是无法被撼动的,然而,却与我们的形而上学模式相悖。“云”并不符合我们的传统预期中所界定的实在基础应当具有的稳定性、实体性和规则性。


“云”怎么能是我们习惯所称的物质的基本元素呢?这种颤动着的小东西怎么能成为世世代代的哲学家和物理学家,为了到达物质核心,终极的实在,一直在寻找的东西呢?应该是它吗?从这些小小的云团里,我们总是想利用形而上学的解释,来提取具有实体性和持久的东西。


海森堡 (1901-1976)完全局限于柏拉图的实体形而上学认识,主张数学模式是有关基本粒子的一种观念,而基本粒子的实体是与这种数学观念相对应的。物理学家和哲学家卡尔·弗里德里希·冯·魏茨泽克 (1912 -2007) 称数学为“自然本质”。


按物理学家肖伯尔的说法,力场是最终的实在[24]。我们一些人想要将实在看作一个神秘的整体(整体主义),或把它当作与感官体验中的现实无任何对应的构建物(工具主义)。所有的这些只是因为我们没有发现,承认以下这一点是很容易的:我们身处的世界,其中具有的复杂的相互作用,其根源在于自身就很复杂的实在。


在量子力学里,想要逃脱这个世界中的纠缠,并找到一种不依赖于其它量子对象或者自身其他部分的基本量子对象,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想要消除量子对象的二相性特征,也同样是不可能的。物理世界的基本实在,是由相互作用的量子对象之云组成的。


11.结论


“实在”看起来不是静态的,坚实的或者独立的,不是由单个的,独立的物质或者非物质的因素组成,而是由互相依存的物体组成的各种系统。大多数系统包含的物体数量多于两个,但是没有少于两个物体的系统。在量子力学里,我们将下列系统称为基本二元系统:太阳/月亮,负电子/正电子,夸克/反夸克,粒子/场,等等等等。龙树菩萨称呼他的系统或者 “依存对”为:运动者/移动的距离,火焰/燃料,施动者/行为,观察者/所观察,等等等等。


量子科学家和龙树菩萨所涉及的二元系统或者两体组合,其中所包含的双方既没有真正地相互分离,也没有完全地相互融合。它们没有合而为一,也没有分为互不相干的部分。其中的每一方都不是独立的,且不能被单独地观察到,因为在这些系统或组合真正的存在和构造中,双方彼此依存,不能独立存在或发挥功用。


它们即使彼此相距非常遥远,却仍然因交互作用而发生纠缠。其中一方不能被还原为另一方,也不可能在一方的基础上对另一方作出解释。由此形成的系统具有脆弱的稳定性,系统的各组分通过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而维系,这些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具体机制有时是已知的,有时不完全是已知的,更有些时候则是完全未知的(譬如纠缠着的孪生光子)。


什么是真实?我们习惯于认为脚下的大地是坚实的,而天空中的云朵则是转瞬即逝的。龙树菩萨的思想以及量子力学中互补、交互、和纠缠所揭示的有关实在的观点告诉我们,万物都如同建立在沙滩之上,没有稳固的基础。更进一步,即使那些“沙粒”也不具备结实的核心。万物的稳定性是建立在其组分不稳定交互作用之间的平衡之上的。


12. 附录1


缘起的含义


首先,缘起是依存的标识。相互依存的实体处于一种中间态,他们既没有完全分离,也不是一个实体。第二点,他们彼此依赖且被其他因素影响或被其他因素确定。第三,他们的行为被他们之间的某种东西影响着,譬如移动的物体受万有引力的吸引,观察者依存于他的眼睛和物体之间的光线,钢琴演奏家的演奏由他手指的精密动作技能决定着,施动者依存于他的行动。缘起是依存,以及物体之间发生的某种事情的标识。一个物体为另一个物体所束缚,但却不与其等同。对缘起的诠释,隐含于时间,结构和空间之中(即,是指明时间、结构和空间上的关系)。


以下列举的引用和参考文献,表明了“缘起”这一术语所指的是:


1. 依存关系,在龙树菩萨的《出世赞》中云:“外道计诸苦,自造及他造、共造、无因造。佛说是缘生。”[25]

2.龙树菩萨所指的一种中间状态:诸法亦如是,非合不合成。(龙树,中论 6. 10)

3.本续中的束缚:“人们被存在所束缚,觉知存在的本质即获解脱。”[26]

4. 罗杰·彭罗斯所指的一种中间状态:“量子纠缠是事物非常奇怪的一个种类。它是物体处于分离和彼此联系之间的某种状态。”[27]

5.爱因斯坦所指的实体之间的某种东西:“需要有大胆的科学想象,才能充分地体会到,对于理清和理解事件,并非物体的行为,而是它们之间某种东西的行为,即场,可能才是必不可少的。[28]

6.现代数学中多件事物的“之间”:再次引用焦贝蒂所述:“两个或多个的东西之间,它们的接合点、并集、过渡、通道、交叉、区间、距离、联结和接触——所有这一切都是神秘的,因为它们是基于“连续”和“无限”之上的。一个想法和另一个想法,一件事情和另一件事情,处于它们之间的想法或事情是无限多的,并且只有通过创造性的行为才能超越这些想法或事情。这就是为什么“之间”的动态矩和概念上的辩证性,使得其具有的神秘性不亚于头和尾。“之间”将两个不同和对立事物统一于一体。其本质上是一个辩证的概念,含有明显的矛盾,即,一和多、同和异的同一性。这种统一体是单纯的和复合的;它是统一,综合及和谐。它参与了两个极端,却没有成为其中任何一个。它是连续体,并因此而无限。现在,无限等同地统一了对立面,使区间的本性得以明晰。在涉及运动、时间、空间、以及概念等问题时,离散的情况是容易掌握的,因为它包含的个体数是有限的。连续和区间的情况是神秘的,因为它们包含的个体数是无限的。”[29]


13.附录2


什么是量子纠缠?两个非常简洁的答案:


按照克莱格所说:


纠缠是量子物理(有关极微尺度现象的科学)的一个奇怪特性。即可以通过一种奇特的方式将两个量子粒子,比如两个光子或者两个原子连接起来,使它们实际上成为一个实体的两个部分。然后你可以把它们分开,使它们相离你希望的任意距离,但不管相距多远,它们之中一个粒子的变化,也会即刻在另外一个粒子上表现出来。这种奇怪的、比光速还要快的连接,是量子科学的一个基本特征。薛定谔,是他想出了“纠缠”这个名字,称其为 “量子力学的特征属性”。纠缠就其自身来说是非常令人感兴趣的一种现象,但是,使它真正成为特殊关注点的原因,是最近几年中它那日渐凸显的激动人心的实际应用。[30]


按照梅拉利所说:


这种奇怪的量子效应将两个或者多个物体以一种密不可分的方式联结起来,使得对其中一个所进行的测量,也即刻改变了其同伴的属性,不管它们相距多远。量子效应,比如纠缠,通常被局限于肉眼不可见的微观世界,只能使用精准仪器进行间接探测。” [31]


14. 注释


[1] See Appendix 1 for the term pratityasamutpada in Eastern and Western modes of thought.

[2] Lindtner, C. Nagarjuniana: Studies in the writings and philosophy of Nagarjuna. New Delhi: Motilal Banarsidass. 2002. It is worth noting, however, that Tilmann Vetter has raised doubts about the authenticity of one of Nagarjuna's works in: On the Authenticity of the Ratnavali. Asiatische Studien XLVI, 1992. pp. 492-506. For two well-known translations of MMK see: Kalupahana, D. J. Mulamadhyamakakarika Nagarjuna: The philosophy of the middle way. New Delhi: Motilal Banarsidass. 1999; Garfield, J. L. The fundamental wisdom of the middle way: Nagarjuna's 'Mulamadhyamakakarika'.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3] I use the expression 'body' synonymously with 'object' or 'particle' or 'field' or 'system' or 'entity'. 

[4] Cf. Webster's New World Dictionary, Second College Edition, The World Publishing Company, New York and Cleveland. 1968. p. 669

[5] See: Gadamer, H.-G.. Der Anfang des Wissens. Phillip Reclam jun. Stuttgart 1999, p.35. Cf. Davies, P.C.W.  and Brown, J.R. The Ghost in the Ato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6.

[6] Webster's New World Dictionary, Second College Edition, The World Publishing Company, New York and Cleveland. 1968.

[7] Cf. Bohm, D. Wholeness and the implicate Order. London: Routledge Classics. 2000.

[8] Cf. Davidson, D. The myth of the subjective. In: Davidson, D., Subjective, intersubjective, objectiv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my own translation from German). 

[9] Zeilinger, A. Interview in the German newspaper Tagesspiegel 20th of December 1999 (my own translation). Steven Hawkings is defending a very similar position. He says: “I, on the other hand, am a positivist who believes that physical theories are just mathematical models we construct, and that it is meaningless to ask if they correspond to reality, just whether they predict observations”. Penrose, R. The Large, the Small and the Human Mind.  In M.  Longair (Ed.),  The Objections of an Unashamed Reductionist.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p. 169. It is not meaningless to ask about the correspondence between a model and object, because if a model is correct then it has structural similarities with the phenomena that it is reconstructing; otherwise it can lead to predictions for which there are no meaningful physical explanation, because they have no correspondence to experimental data.

[10] Garfield, J. L. The fundamental wisdom of the middle way: Nagarjuna's 'Mulamadhyamakakarika' (MMK).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p. 3.

[11] See: Lindtner, C. op.cit., pp. 109 and 113.

[12] Images, metaphors, allegories or symbolic examples, analogical ideas, have a freshness which rational ideas do not possess.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MMK is the double nature of phenomena. These fundamental two-body systems cannot be further divided analytically. The two bodies constitute a system of two material or immaterial components which complement each other. One of the components cannot exist without the other; each one forms the counterpart of the other.

[13] Tarab Tulku Rinpoche. UD-Newsletter N. 4, January 2006. Rabten, Geshe. Mahamudra. Der Weg zur Erkenntnis der Wirklichkeit. Le Mont Pélèrin. 2002. Keown, D.. A Dictionary of Buddhis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14] See: Rock, I. Perception. New York: H.W. Freeman & Company. 1995.

[15] Einstein, A. &  Infeld, L. The Evolution of Physics.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38. pp. 257, 311/312.

[16] The term entanglement is explained in the Appendix 2.

[17] Einstein, Albert. Quantenmechanik und Wirklichkeit, 'Dialectica 2', (my own translation). 1948. pp. 320-324.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j.1746-8361.1948.tb00704.x/pdf.

[18] Niels Bohr says: “I do not know what quantum mechanic is. I think we are dealing with some mathematical methods which are adequate for description of our experiments” (Collected Works. Volume 6, Amsterdam: Elsevier Science Publishers. 1985, p. 103).

[19] “The most convenient context for investigating the forces of nature is a system of two objects bound together by mutual attraction. The earth and the moon, for example, constitute the most readyly accessible system in which to observe the gravitational force. The hydrogen atom, consisting of an electron and a proton, has long been an essential testing ground for theories of the electromagnetic force. The deuterion, made up of a proton and a neutron, represents a model system for studies of the forces in the atomic nucleus. Now there is a bound system in which to investigate the force that acts between quarks, the constituents of protons, neutrons and many related particles. The system is called quarkonium, and it consists of a heavy quark bound to an equally massive antiquark. The force at work in quarkonium is the strongest one known; it has come to be called the color force, and it is now thought to be the basis of all nuclear forces. Of the various two-body systems the simplest in some respects is the artificial atom called positronium” (Bloom, E. D. & Feldman, G. J. Quarkonium. Scientific American, 246, 5, 1982, pp. 42-53)

[20] Weinberg, S. Unified theories of elementary-particle interaction. Scientific American, 231, 1, 1974,  pp. 50-59.

[21] Friedman, D. Z.  & Nieuwenhuizen, P. van. Supergravity and the unification of the laws of physics. Scientific American, 238, 2, 1978, pp. 126-143.

[22] 'T Hooft, G. Symmetrien in der Physik der Elementarteilchen. In: Dosch, H. G. (Ed.): Teilchen, Felder und Symmetrien. Heidelberg: Spektrum. 1995, pp. 40-57 (my own translation).

[23] Rebbi, C. Frankfurter Allgemeine Zeitung. September 5th, 2001 (my own translation).

[24] Cf. Heisenberg, W. Der Teil und das Ganze, München 1969, p. 141. Weizsäcker, C.F. von  Ein Blick auf Platon. Stuttgart: Philipp Reclam Junior. 1981, p.134. Schopper, H. Frankfurter Allgemeine Zeitung. May 5th, 1999.

[25] Nagarjuna, Catuhstava. Hymn to the Buddha. In: Lindtner, C. Nagarjuniana. New Delhi : Motilal Banarsidass. 1982. p. 135.

[26] Farrow, G.W. & Menon, I. The concealed Essence of the Hevajra Tantra. New Delhi: Motilal Banarsidass Publishers. 2001. p. 10.

[27] Penrose, R. The Large, the Small and the Human Min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p. 66.

[28] Einstein, A. & Infeld, L. The Evolution of Physics.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38, pp. 311-312.

[29] Gioberti, V. Della Protologia. Vol. 1. Náples:  1864, p. 160. In: Zellini, P. A brief History of Infinity. London: Penguin Books. 2005, p. 53.

[30] Clegg, B. The strange world of quantum entanglement. California Literary Review. March 20th, 2007. http://www.calitreview.com/51 accessed on October 2011.

[31] Merali, Z. Quantum effects brought to light: Results of entanglement made visible to human eyes. Naturenews. April 28th, 2011. Doi:10.1038/news.2011.252.

http://www.nature.com/news/2011/110428/full/news.2011.252.html accessed on October 2011.


15. 参考文献


Bloom, E. D. & Feldman, G. J. Quarkonium. Scientific American,1982

Bohm, D. Wholeness and the implicate Order. London: Routledge Classics. 2000.

Bohr, N., Collected Works. Volume 6, Amsterdam: Elsevier Science Publishers. 1985

Davidson, D. The myth of the subjective. In: Davidson, D., Subjective, intersubjective, objectiv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Davies, P.C.W.  and Brown, J.R. The Ghost in the Ato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6.

Einstein, A. &  Infeld, L. The Evolution of Physics.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38

Einstein, A. Quantenmechanik und Wirklichkeit, 'Dialectica 2', 1948 http://onlinelibrary. wiley.com/doi/10.1111/j.1746-8361.1948.tb00704.x/pdf

Farrow, G.W. & Menon, I. The concealed Essence of the Hevajra Tantra. New Delhi: Motilal Banarsidass Publishers. 2001

Friedman, D. Z. , Nieuwenhuizen, P. van. Supergravity and the unification of the laws of physics. Scientific American. 1978

Garfield, J. L. The fundamental wisdom of the middle way: Nagarjuna's 'Mulamadh yamakakarika' (MMK).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Haken, H./ Wolf, H.C., Atom- und Quantenphysik. Berlin: Springer Verlag. 2000

Heisenberg, W. (Blum, W., Dürr, H-P., Rechenberg, H.,Eds.) Gesammelte Werke. Berlin and New York: Springer Verlag, 1985

Heisenberg, W. Der Teil und das Ganze. München: Pieper Verlag. 1969

Kalupahana, D. J. Mulamadhyamakakarika Nagarjuna: The philosophy of the middle way. New Delhi: Motilal Banarsidass. 1999

Keown, D.. A Dictionary of Buddhis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Lindtner, C. Nagarjuniana: Studies in the writings and philosophy of Nagarjuna. New Delhi: Motilal Banarsidass. 2002

Lorenz, K., Mittelstraß, J., (Eds.) Enzyklopädie Philosophie und Wissenschaftstheorie (4 Bände). Stuttgart Weimar: Metzler. 1980 ff.

Penrose, The Large, the Small and the Human Min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Rabten, Geshe. Mahamudra. Der Weg zur Erkenntnis der Wirklichkeit. Le Mont Pélèrin. 2002

'T Hooft, G. Symmetrien in der Physik der Elementarteilchen. In: Dosch, H. G. (Ed.): Teilchen, Felder und Symmetrien. Heidelberg: Spektrum. 1995 

Webster's New World Dictionary, Second College Edition, New York and Cleveland: The World Publishing Company. 1968

Weinberg, S. Unified theories of elementary-particle interaction. Scientific American, 1974

Weizsäcker, C.F. von Ein Blick auf Platon. Stuttgart: Philipp Reclam Junior. 1981


有缘请加我个人微信

长按上图二维码即可添加

公益网店

长按识别

所有盈利用于藏地失学儿童的教育

网店地址:jiacuohf.taobao.com

点击“阅读原文”可以到达我们的微店

阅读39345
举报0
关注加措活佛微信号:jiacuo19800909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加措活佛”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加措活佛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加措活佛

微信号:jiacuo19800909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