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做生意用结婚也用,它流传千年,如今即将消失?| 百匠大集

作者:吴晓波频道 来源:吴晓波频道 公众号
分享到:

05-11


文 / 满不易(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杆秤,作为我国度量衡“三大件(尺斗秤)”之一,是中华民族衡重的基本量具。千百年来,杆秤一直作为国人商品流通的主要度量工具代代相传,人们也不断赋予它更多的文化内涵。



秤杆是衡,有衡量天下、规范事物,保持公平之意,秤砣是权,权衡一词便是由来于此。除了可以用来称量物品,它也逐渐成为了公平公正的象征、天地良心的标尺。


可是,这个象征着公平公正的古老物件,却渐渐被时代抛弃、只存在于人们的记忆中。



有什么办法能留住这门古老的手艺呢?收藏鉴赏家苏彦彬,决定将它做成精巧实用的工艺品,让它承载着美好的寓意,再次走入寻常百姓家。

 

品牌专场特惠


非遗技艺 手工制作

秤心如意品牌专场

满500-50,满1000-120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5月17日)

点击下图▼立即购买


 

然而,做秤是个精细的活计,刨杆、定点、钻秤星、钉星花……做一杆秤,共需大小二十六道工序,而这些工序里就用到了两个非遗技艺(秤杆制作技艺和嵌丝工艺)它要求做秤人首先要自己“心里有杆秤”,还急不得、躁不得。


苏彦彬找来了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统杆秤制作技艺传承人、著名雕刻大师刘贵明,由他指导制作每一杆秤。



先选好坚韧不易弯折的木料,之后裁截成适宜的长度,刮刨出秤杆的尺寸与形状。一根粗料要经过五百余次刨光、三百余次打磨,才能成为一根前粗后圆,竖直圆滑的秤杆。



找准位置,定好安装秤钩、提索的“叨口”。以铜皮包焊秤杆两端。



杆秤利用杠杆原理进行称重,因此,不同的距离代表不同的重量。


中国古代秤杆采用十六进制,秤杆上的十六个刻度铜钉则被称为“星”,星秤匠人需要利用不同重量的砝码定点、找准秤星的位置,这是杆秤能否正确秤量的基础,也是最考验星秤匠人功力的一个环节。



秤星要以镶嵌的手法“安装”在秤杆上,便于秤砣移动、不易磨损:用极细的手钻在秤杆定星的地方钻出一个个花眼,并以细黄铜丝进行镶嵌。两脚规跳跃、武钻飞驰,嵌入星花、割丝,为秤杆注入灵魂。



成型的杆秤打磨抛光后,还要再次复校:越是用来称量细小物品的杆秤越是精密,而在制秤过程中,一点小小的失误都可能导致称量不准。像茶秤、中药秤这样精细小秤,稍有误差,就得整根废弃。

 

秤杆上的十六颗星也大有来头:前七颗星为北斗七星,七星齐聚,引领人辨明方向是非;


后六颗星为南斗六星,天南地北、上下有方告诫我们做人要中正、不可偏斜;


最后的三颗,则为福、禄、寿三星,寓意添寿、加禄、增福。

 


双重非遗技艺 手工制作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5月17日)

点击下图▼立即购买



为了让秤杆发挥出更大的效用,苏彦彬和老师傅一起商量,怎样才能让它具有更多的功能。

 

苏彦彬用同款木料为杆秤加上了一个底座,杆秤不用时,可斜插在底盘上。

 

一个底座的加入,就给杆秤这个古老的物件注入了新的活力,让它除了可以用来称重之外,还有了别的效用:插在底座上时,秤盘会保持平衡,可以当作香盘用以焚香。

 


底座上使用嵌丝工艺,“秤心如意”以精黄铜丝嵌入木中,寓意吉祥。摆放于室内,也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

 


秤心如意的秤杆和底座使用酸枝木制作,天然质朴、纹理优美;秤盘、秤砣和其他五金部分则使用精黄铜,耐用耐磨,久不生锈。

 


双重非遗技艺 手工制作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5月17日)

点击下图▼立即购买



秤心如意|墨染·香器


苏彦彬联合刘贵明师傅,将杆秤制作工艺用在制笔上,做了这个可以用来写字的多功能香器。



香筒、笔管一体化设计,线香装于笔管内,书写、染香两不误;笔帽顶部取下来后即成为香插,使用便捷、不易遗失。



笔杆上以银丝雕刻花纹,黄铜笔帽上也雕刻着寓意美好的“秤心如意”字样。

 

书写、焚香两不误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5月17日)

点击下图▼立即购买



秤心如意|福禄双全

 

葫芦是中华民族最原始的吉祥物之一,葫芦谐音“福禄”,人们常用它来招财祈福。

 


秤心如意以北美黑胡桃木制成葫芦形底座,配以杆秤和黄铜香炉,寓意福禄双全、称心如意。



送礼自用两相宜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5月17日)

点击下图▼立即购买



杆秤使用方法


 

刻度起点开始的第一颗星为定盘星,空盘时,秤砣置于定盘星位置,提秤悬空,秤杆平衡即为标准。


称重时使用提绳,对应秤杆上的刻度,每刻度为10g,称重时,秤盘中放入物品,右手提秤,左手拨动秤砣,直至秤杆平衡。秤砣绳所指刻度即为被称物品的重量。


送礼自用两相宜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5月17日)

点击下图▼立即购买

阅读39950
生意 
举报0
关注吴晓波频道微信号:gh_b09cb640f644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吴晓波频道”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吴晓波频道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