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直播海南”关注公众号获取最新信息
12号凌晨,在海口市滨江帝景一期小区商业街,多家店铺被盗。让人想不到的是,这一切竟然和一群十几岁的孩子有关。
监控显示,12号凌晨0点21分,两名身形瘦小的少年来到店门外,稍微推拉了一下店门便离开了。一分钟后,五名少年出现在店门外,在门口短暂坐了一会之后,这些少年开始用脚踹、拉扯等方式破坏门锁,打开店门。
经过四分多钟的踢踹后,店铺左侧玻璃门上的门把被破坏,几人立刻溜进店内,用手机照明,试图将收银机打开。发现无法打开后,几名少年便直接将收银机的机箱拆下抱走。离开店铺前,其中两人还在一台“摇摇机”旁边摸索一阵,似乎想取出里面的硬币。最终,几人在0点30分离开店铺。而当晚,被盗的店铺不止这一家。
经统计,当晚这条商业街共有五家店铺,门锁遭到破坏或店铺被盗。此外,一些店铺老板向记者反映,商业街部分店铺早先曾经被盗。而12号凌晨,这五名少年近3小时的疯狂盗窃过程中,监控画面里没有看到任何物业工作人员巡逻或阻止。随后,记者从辖区滨江派出所了解到,涉案的五人均已到案,其中最小的11岁,最大的也还没到16岁。
警方了解到,当晚,五名少年共盗窃两千多元,已经被挥霍一空。而五家店铺的损失,将由孩子们的监护人来进行赔偿。目前,已有部分家长陪同孩子一起,接受法制教育后返回家中。警方提醒,如果这些孩子再做出违法犯罪行为,可能会被送往未成年人法制教育中心接受教育。
(新闻链接)
矫治未成年人犯罪低龄化
应健全司法体系及社会机制
未成年人犯罪,是敏感又刺痛公众神经的社会话题。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呈现低龄化趋势,如何矫正,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我们继续来看。
今年4月27号凌晨,海口滨江路的一家商铺被盗,停在商铺门前的两辆轿车被砸。事发后,警方调查发现,七名嫌疑人均是未成年人,年龄最小14岁,最大的也没超过16岁。他们之所以盗窃和打砸,居然是为了寻找刺激。
而近年来,全国各地发生的一起起未成年人犯罪事件,掀起舆论的波澜。2013年,山东东营14岁少年持刀伤人,四个月后又捅死同学。2018年,湖南沅江12岁男孩因不满母亲的管教,持刀将母亲杀害。2018年6月,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发布报告,盗窃罪位居未成年人犯罪首位,未成年人犯寻衅滋事罪、聚众斗殴罪案件有所上升,16周岁以上未成年人犯罪占比近九成。1991年颁布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旨在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可是,为何受法律保护的未成年人,反而变成了法律的践踏者呢?
据相关调查研究显示,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原因,基本分为“家庭教育不当”“不良交友”“法制观念淡漠”“学校教育的缺陷”几类。如何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进行矫正和监管?首先,需要从司法体系和社会机制两方面入手来弥补漏洞。一些人大代表提议,建立少年法院,建立比较完备的教育矫正体系,盘活工读教育、收容教养等刑罚替代措施。这些建议的本质,就是在保护未成年人和防范未成年人犯罪危险之间,寻求一种相对平衡。
面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低龄化的困局,也不能完全寄托于法律和社会机制托底的矫治工作,还要注重防范工作。比如,做好普法工作,提高未成年人和其监护人的法律意识,让他们真正明晰法理界限。此外,学校和家庭的教育也起着很关键的作用。
未成年人犯罪呈现低龄化趋势
如何矫正?
请留言告诉我们↓↓↓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直播海南”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直播海南公众号所有。